第二十二章 青楼经济学!(1 / 1)
“嘁!”
“那朱重八,我问你,你刚才笑什么?”
“嘴里还对着那些女子,连连叫好,到底是什么意思?!”
马秀英依然是不依不饶,穷追不舍,继续追问道。
而一旁的两个儿子,也是连忙支楞起来了耳朵,想要看看他们父亲,会如何为自己狡辩。
正好也顺便可以学上一手。
“妹子,你真想让咱说?!”
朱元璋也撇了一眼,看到两个儿子的异样,眼睛白了一下。
“那当然了。”
马秀英架起了双臂说道,不过神情却是有一些紧张了。
生怕听到一些不堪入耳的话。
朱标倒是情商挺高,赶紧拉住朱棣的手。
“老四,看那边在卖什么书,咱俩看看去!!”
“好嘞大哥!”
二人正准备离开,给他们父母留下独处的机会。
不过,朱元璋却是当即叫住了他们两个。
“两个混账小子!你俩留这!”
“有什么不能听的?!”
“咱的笑,也是正经的笑!你们三个人,都想歪了!!”
“呵呵!”
“对着青楼女子笑,竟然也是正经的?!”
“那朱重八,你就赶紧揭晓答案吧!”
“老大、老四,你俩也好好听听,好好学,看你们的父亲,是多么正经!”
马秀英听到“正经的笑”一词,不禁也是噗嗤一声,嘲讽了几句。
而两个儿子,也是忍俊不禁起来。
不过依然还是努力保持着自己的正经。
既然父亲说是正经的,那他们也必须表现得正经一些。
看到他们的反应,朱元璋也不禁哭笑一声,摇摇头。
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也有一天,会被老婆和儿子怀疑不正经。
也对,不少皇帝的晚年,都会变得昏庸起来。
但是朱元璋坚信,自己绝对不会如此。
他便是解释说道。
“正所谓,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临淮县能够有这么多的青楼,这说明什么?”
“说明临淮县百姓的饱暖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了!!人人衣食无忧!”
“那咱看到如此之多的青楼,能不高兴吗?”
听到父亲的解释,朱标和朱棣,连连点点头。
这就是,
青楼经济学啊!!!
通过青楼,就可以看到一个地方的百姓温饱情况。
确实,在其他县里,从来都不可能看到如此林立的青楼。
即使有一两个,那也只是给当地的达官显贵们用的。
平民挣扎在温饱线上,哪有闲钱去逛青楼。
可是在临淮县,就不一样了。
如此之多的青楼,
可以保证,每个临淮男子的青楼自由!!!
甚至,不光是男子!
每个临淮人所支出中,温饱只是占了极小一部分。
这里的经济水平,已经领先了别县至少一百年啊。
“父亲所说极是!”
“这证明,临淮县的温饱情况,确实是没有问题了!”
二兄弟称赞道。
“呵!荒谬!”
“朱重八!你每天读圣贤书,都在研究一些什么东西?!”
“到底是跟谁学的?!”
马秀英嘴上依然是不服气。
不过她心里,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理论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如果临淮那么贫困的话,定然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去逛青楼。
“妹子!圣贤书,咱要读!”
“可那三教九流,咱也要研究啊!”
“咱当皇帝,个个阶层都要熟悉,你说是不,哈哈!!”
朱元璋得意地说道。
“好!朱重八,我说不过你!你研究去吧!”
“最好直接进青楼!找个年轻貌美肤白的,好好研究,深入研究!!”
看到马秀英有些吃醋。
朱元璋随即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接着马秀英的手,温柔说道。
“好妹子!秀英~~”
“咱是那种人吗?”
“难道咱研究罪犯,还真得去犯罪去?!”
“咱承诺,咱永远也不会去干那种龌龊事!好了吧。”
听到了他的话,马秀英脸上的笑容,也终于回来了。
“这可是你说的!”
“咱说话算数!”
“好!那我记住了!”
马秀英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如同少女一般的笑容。
完全不顾两个儿子在身边,直接依偎在朱元璋的胸膛之上。
“秀英,你这……”
“都老夫老妻了,你还……”
虽然嘴上说着不要,朱元璋却也是紧紧抱住了马秀英。
二人情挚几十看,感情历久弥坚。
一旁的两个儿子,默默地吃着来自父母的狗粮。
虽然是儿子,却是露出老父亲一般的笑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