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新的东家!(1 / 1)
朱爔面带微笑,走上前微微一礼道:“朱爔见过昭德王殿下,见过王妃。”
朱济熿上下打量了朱爔一番,微微有些惊讶。
“你就是那个小举人爔公子?”
“果然是个小年轻!”
朱爔不卑不亢,朗声道:“正是,我是洪武三十一年应天府乡试举人。”
这个时代,讲究士农工商。
想要做官,必须得是举人才行。
普通百姓见了县太爷或者朱济熿这样的郡王,那是必须下跪的。
朱爔的举人,便算一个功名,正式成了老爷阶级,可以见官不拜!
若是有人举荐,还可以直接去做官。
这便是朱爔早早去考了举人功名的原因。
“呵呵,有意思!”
“映萱说你这人不简单,豪爽,够朋友,我还不信,现在见了真人,确实比那些呆头呆脑的读书人顺眼!”
老实说,朱爔如此淡定自若,让朱济熿颇为意外。
李映萱毕竟收了朱爔一块玻璃的礼物,对他极为爱护。
“那是当然,爔公子可是我李映萱的弟弟!错不了的!”
朱爔倒不想跟他们两口子扯些有的没的,客气的道:“多谢殿下王妃厚爱。”
“殿下,王妃,楼上请。”
“嗯。”朱济熿当仁不让,昂首挺胸,迈步走在前面。
来到二楼,朱爔将朱济熿和李映萱迎进书斋。
又让伙计奉上茶水点心。
这才让手下将准备好的大块玻璃镜抬将出来。
“殿下,王妃,这便是我之前说过的那块稀世珍宝玻璃镜。”
朱爔掀开盖着玻璃镜的红布丝绸。
一块比人略高的玻璃镜,显现而出。
玻璃镜中,三人的身影清晰的映照而出。
惟妙惟肖,和真人一般无二。
“原来真有这么大的玻璃镜!”朱济熿惊声喊道。
“稀世珍宝,果然是稀世珍宝!”李映萱亦是连连赞叹,双目之中,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王爷,我没说错吧?爔公子的玻璃镜,绝对不凡!”
“如此清晰,能将人从头到脚映照得清清楚楚,简直匪夷所思!”
朱济熿满是惊喜,都快手舞足蹈了:“是啊,王妃,这块玻璃镜价值连城,若是送给皇太后,她老人家一定欣喜若狂。”
“高兴之余,一定会对我们俩另眼相看,照顾有加!”
“王妃,你这次可立了大功!”
朱爔没想到,朱济熿和李映萱会如此惊喜。
早知道这块玻璃镜对他们这么重要,怎么着也得多要点东西!
现在自然是来不及。
“王爷,王妃,我朋友说这块玻璃镜,需要王爷名下的铁匠铺以及...”
“这是你要的铁匠铺地契和邓炎一家的契约文书!”朱济熿似乎早有准备,掏出一叠文书,扔给朱爔。
然后便自顾自摩挲着玻璃镜。
“这块玻璃镜,现在是我的了!”
“这么宝贝,我还真舍得送给皇太后!”
李映萱亦是一脸惆怅,“王爷,要不咱们换个礼物送给皇太后?”
朱济熿倒是保持着清醒。
“绝对不行,除了这块玻璃镜,还有什么宝贝,能入得了皇太后法眼。”
“宝贝事小,皇太后她老人家欢喜事大!”
“回头将她哄高兴了,在陛下面前为咱们美言几句,要什么赏赐没有?”
李映萱强压住内人的不舍,道:“你说的倒对!我爹爹平时也这么说,舍得小钱,换来大利!”
李映萱口中的爹爹,自然就是曹国公李景隆。
朱爔已经检查完铁匠铺地契和邓炎一家的契约文书,没什么问题。
听闻李映萱此言,不由对她们夫妇二人刮目相看。
虽然有些纨绔子弟作风,但言传身教,皆是名门。
看问题的角度,大有学问在。
本以为想跟朱济熿交换铁匠铺会有些波折,没想到这么简单。
这倒出乎朱爔的意料之外。
“那我便提前恭喜二位,祝二位得偿所愿!”朱爔笑吟吟的开口。
朱济熿喜滋滋的道:“承你吉言!”
李映萱有些迫不及待:“爔公子,将这块宝贝玻璃镜如之前般包起来,我们便带走了。”
朱济熿亦附和道:“对对对,包起来,多加些丝绸,别磕着碰着,碰坏一点点,都不美!”
“好的。”
朱爔极为有经验,亲自帮着手下伙计,将这块玻璃镜小心翼翼的用丝绸包裹。
之后放进塞满棉花的精致木盒中。
“好了,东西倒手,我们告辞。”朱济熿道。
朱爔亲自将两人送出百宝阁。
“殿下,王妃,这块玻璃镜搬运之时小心些。”
“有棉花丝绸护住,只要不是用力摔碰,不会损伤。”
临分别,朱爔嘱咐了一句。
“晓得,晓得!”朱济熿夫妇早小心翼翼的安排手下,接过木盒,轻手轻脚的抬着回去。
就连马车都不敢放,生怕出一点点纰漏。
送走朱济熿夫妇。
朱爔便马不停蹄赶到了城南坊市朱济熿的铁匠铺。
这间铁匠铺,朱爔之前便来过。
借故打造铁器,了解邓炎的事情。
熟门熟路找到铁匠大师邓炎。
邓炎年纪约莫四十来岁,正值壮年,长得颇为健壮。
面貌粗犷,因为常年打铁的缘故,脸色泛红。
见到朱爔,邓炎颇为高兴,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过来相见。
“见过爔公子!”
在邓炎看来,这位贵公子慷慨大方,为人和善,不拿架子。
他是很愿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的。
“邓大师,咱们又见面了!”
朱爔微微一笑。
“公子这次要打造什么铁器?”邓炎问道。
朱爔拿出铁匠铺地契和邓炎一家的契约文书,递了过去。
“我今后便是这间铁匠铺的东家了!”
看过地契和文书,邓炎不由一怔。
良久之后,才反应过来。
对朱爔深深一礼。
“邓炎,见过东家!”
朱爔扶起他来。
“嗯,邓大师不必客气。”
邓炎忙不迭将铁匠铺所有人召集过来,一一跟朱爔见礼。
铁匠铺中的匠人,大多都是和邓炎一样逃难来的流民。
邓炎两个十几岁的儿子,也在铁匠铺中当学徒。
见礼之后,所有人都向朱爔投来好奇而忐忑的目光。
大家今后的命运,便掌握在了这位年轻公子哥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