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章 皇后也是很聪明(1 / 1)

加入书签

酒足饭饱之后,玉娥马上提出。

“咱们该逛街了。”

皇后猛然一出宫,感到处处新鲜,也不想坐轿子,于是这七个女人就在街上逛悠起来。

皇后多年没有出宫,突然发现这街面变得格外的繁荣。

皇后不由的感慨起来,自己过的日子怎么如此的贫困?

外表看起来这皇宫住的地方,神圣不可侵犯。

谁知道里边的人,因为缺少银钱,每天喝着瞪眼儿稀粥熬日子。

皇后也非常理解皇帝目前的处境。

因为该收的税钱早就收到了,而且提前预支了三年。

可是要养活这么多的官员,就这么点钱,根本不够支付工资的。

更何况随着动乱,两次搬家,只能随身带着少量的珠宝。

那规矩就是,搬一次穷一次。

到最后所有的珠宝全部抵押出去,那真是有去无回,没有钱赎不回来。

最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你作为皇帝,只能发些文件催各地来交税金。

可是所有的回答都是一致的,这道路艰险,无法运送税金。

既找了理由,又卖了人情,干答应不办事儿。

刘协对这种现象也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苦熬着。

总不能明目张胆的,要求城里的富商你出钱捐献吧,或者说给你们卖个官儿。

你既是卖,也有人在买,因为出了外地,这官儿就等于一纸空文,没有人承认你这官爵地位。

这大汉的江山,现在败落的如此凄凉。

这真是皇家的一种隐痛,皇后何尝不知道现在的地步。

幸亏曹操忠心耿耿,派了个特使陈东,现在总算过上好日子了。

今天能受到貂蝉的邀请,可以说也是一种荣幸。

现在不是摆着皇后的臭架子,而是如何拉拢貂蝉,这才是皇后答应吃饭的最终目的。

走在街上,皇后不由自主的轻松多了。

你要说皇帝无能,这把京城治理得如此繁华。

可是你要说很有本事,那只是体现在一座城。

而是全国各地,却民不聊生,百业凋零。

幸亏听着貂蝉的一番介绍,曹操领导的这块地域,目前发展的很不错。

经济各方面都比较兴旺,所以才有强大的财力支撑,来养活着朝廷。

对于曹操绝对不能松手,无非是封他一个大大的官儿。

皇后私下里曾经跟皇帝刘协说过这个事。

两个人的意见达到空前的统一状态。

先度过眼前的难关,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更何况当初发了三道文件,只有曹操一个人理睬。

在发文件的时候,皇帝曾经判断,刘备肯定第前来迎驾,他属于刘家的人。

然而事实却响亮的给皇帝刘协打了个耳光。

当初刘协看着刘备的回信,气愤的直跺脚。

“这个刘备太假了,你看看他回信。

既表达了对我的忠心,又卖了一个空大的人情。

说什么自己无力支撑,也没钱供养朝廷,只能遗憾抱歉。

袁绍不来我能理解,因为他势力强大。

没必要讨好我这个外强中干的皇帝。

再说我这个皇帝,也对他来说没什么个价值。

我估计这后起之秀曹操,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绝对来个直接不理睬,也不回信。”

现实却跟皇帝的判断截然相反。

这一切都是皇家的隐秘,皇后很聪明,不可能把这事情跟貂蝉泄露一句话。

既然不能失了皇后的身份,又必须对貂蝉热情。

现在就靠着曹操活着,千万不能得罪这曹操的使者,陈东的夫人貂蝉。

这两个人表面上有说有笑,实际上各怀鬼胎,各有各的盘算。

对面有一个招牌,上面写着丝绸店。

皇后想起来了,若干年前自己微服出访,偷偷来这店铺里转了一遍。

当时这是京城最著名的一个店铺。

于是皇后就以主人的身份,向貂蝉介绍着。

“这是一家百年的老子的号,我们进去看一看。

这里的绫罗绸缎,品种齐全,各种样式的都有。

貂蝉,你看中哪样,你就挑选上,然后我们一起做几身衣服,这钱嘛自然由我出了。

咱们是好姐妹,不分什么彼此。”

听听这皇后的话说的,如此的得体。

貂蝉当然高兴了,这就等于皇后承认他俩之间的关系。

两个人的距离,现在姐妹相称,这真是最好的结果,我的任务就等于完成了。

这进了店铺里,却让貂蝉大感失望。

整个铺子哪里有什么绫罗绸缎,只是一个手工织布制作的布匹摆在那里。

这皇后吃了一惊,问着店员。

“这不是京城最大的绫罗绸缎铺吗?

我记得我以前逛过这里。

这货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绫罗绸缎,怎么败落成如此样子?

为什么不进一些货物?

是城里的人没钱买吗?所以你们不进货。”

这小二一脸疑惑,看着衣着华丽的女子。

“听你这口音是本地人,看样子多日没来店铺光顾了。

难道你不知道,五年前因为战乱,这道路整个被截住了,从哪里进这货物?

这大户人家想要绫罗绸缎,都派专人带着人保护,从外地采购。

我们这个铺子只是勉强撑着,粗布又卖不出去。

现在要开绸缎子铺,那是谁家开谁家倒霉。

谁不知道这是好买卖,只要一开张,日进斗金不成问题,可是你怎么能搞来货源。

没有哪个镖局,为了你这点押运费而去卖命,运送着丝绸。

更何况这丝绸作为硬货,凡是有钱人家都拿它做交易,那就比金钱还珍贵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