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马秀英察觉朱雄英有喜欢的姑娘(求鲜花月票)(1 / 1)
朱元璋一锤定音的事情。
再加上胡惟庸等人的有心推动。
很快,整个金陵城就知道,十五天后,公开检阅之事。
“太孙果然不怕公开检阅!”
“听说昨天闹市拦路的士子死了?朝中果然有一批不怀好意的坏人!”
“也不知,太孙训练的太子卫率怎么样?”
“俺是希望,太孙文武双全。”
“对!太孙要是文武双全就最好了,咱们百姓也能过好日子!”
……
百姓听闻后,纷纷议论,期盼着时间能过的快点。
于此同时。
朱雄英则出现在慈宁宫,马秀英的寝宫
马秀英一边给朱雄英剥瓜子,一边打量,笑着打趣道“咱们家雄英长成大小伙子了,祖母该给你物色媳妇了。”
提及媳妇。
朱雄英不由想到,那个抱着他脖子,说要做他调皮可爱小娇妻的小精灵。
唇角情不自禁露出笑容。
昨夜调皮的柔风。
让他更加确信,小精灵没有彻底消失。
虽然他不清楚,小精灵为什么会化作风,为什么等他睡着后就消失了。
也无法确定什么时候会再次出现。
但他相信,只要他不断变强。
就一定能复活小精灵。
马秀英见朱雄英唇角浮现笑容,惊讶抓住朱雄英的手,笑着询问:“雄英,真有喜欢的姑娘了?”
“那家的姑娘,跟祖母说说。”
作为过来人,马秀英一眼就看穿,朱雄英的笑容意味着什么。
朱雄英这才意识到,露馅了。
他倒是很乐意,带小精灵见祖母。
可条件不容许。
而且也解释不清楚。
于是只能笑着糊弄道:“祖母,我现在还不确定,等我确定后就告诉您,让您替我把关。”
马秀英慈祥笑着,摸着朱雄英的头,“好,只要你喜欢,小姑娘性格好,出身什么都不重要,咱们家雄英喜欢,祖母就喜欢。”
“嗯,她性格特别好。”朱雄英笑着,十分肯定道。
有点调皮。
有点可爱。
因大明香火气运而生。
集天地万千宠爱而生的小精灵,没有缺点。
小精灵本来也是他们家的人!
他一定要让小精灵回来团聚,一定要让祖母见到那么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雄英这是真的喜欢人家小姑娘。’马秀英看着,心中欣慰笑道。
……
当夜。
李善长秘密造访胡府。
密室。
因为锦衣卫机构的存在。
大明官员。
但凡有能力秘密建密室的,几乎都有。
李善长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胡惟庸。
李善长总觉,胡惟庸和往日不同。
他说不上哪里不同,但他肯定,胡惟庸变了。
因为胡惟庸是他的学生。
李善长放下茶杯,略微斟酌后,开口:“惟庸,你们这次集体犯病,是不是有什么,我不知的内幕?”
这件事,议论的人很多。
的确是太奇怪了。
一下子,朝中病倒了一大批人。
胡惟庸故作苦笑,“老师,我一个在阎王爷面前走了一遭的人,也查不出其中内幕。”
胡惟庸知道李善长是怀疑,这是他们的苦肉计。
至于曲阜显圣皇帝之事,他是不会告诉李善长的。
首先,他很了解李善长。
李善长不会跟着他造反。
李善长反对朱元璋的一些政策,可大明建立,李善长也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李善长对大明江山有感情。
而且李善长这个人很在乎名誉。
当初从郭家父子麾下,转投朱元璋,都搞得小心翼翼。
让李善长背负逆臣的名声,冒险和他一起造反,很难!
同时,李善长都已经位极人臣了,该有的都有了,和他胡惟庸造反,他还能给李善长什么?
就是他承诺裂土封王。
李善长这种聪明的狐狸,能信他?
其次,他还担心,李善长知道后,取代他在显圣皇帝心中的地位。
取代朱元璋,朱明天下的,只能是他胡惟庸!
李善长可以利用。
但没资格知道全部真相!
胡惟庸端起茶杯,低头喝茶掩饰时,眼珠子转了转,看似随意说道:“或许,只有陛下的锦衣卫能查到。”
李善长勉强笑笑,打算结束这个话题。
胡惟庸分明就是隐晦指向皇帝。
这个话题,不能继续聊下去了。
皇帝想杀人,也不会用这种方法。
皇帝会把胡惟庸他们,拉到百姓面前,公开罪证,明正典刑。
李善长转移话题询问:“你们这么逼迫皇帝,是不是太过了?万一,万一公开检阅太孙表现很好呢?”
这是李善长今晚来秘密造访胡府的目的。
李善长认为胡惟庸等人太急切。
即便和皇权斗争,也不应该如此激烈。
臣权本身就依附于皇权,斗争要委婉,要讲策略,不能蛮干。
斗争是为了利益。
不是让皇帝记恨。
今天这个斗争法,多搞几次,皇帝一定会记恨的!
“老师认为朱雄英能有出彩的表现吗?”涉及朱雄英,胡惟庸少了些冷静谨慎,多了恨意,毕竟差点死在朱雄英手中!
胡惟庸嘲讽一笑,放下茶杯,继续优哉游哉道:“就算表现出彩又如何?”
“难道表现出彩,朱元璋就能杀我们吗?”
“我们要求公开检阅,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也是为了朝廷!”
朱雄英?朱元璋?
李善长听胡惟庸直呼名字,猛然意识到,胡惟庸到底哪里变了。
没了敬畏心!
李善长表面不动声色,心脏却狠狠一缩。
笑着寒暄应付几句后。
匆匆离开胡府。
坐在马车内,李善长撩起帘子,看着灯火通明,宛若烈火烹油般显赫的胡相府邸。
喃喃自语道:“皇帝并不昏晕,做臣子的却骄纵失了敬畏心……是时候,慢慢和这个学生切割了……”
李善长眼皮狠狠抖动几下。
他感受到一股十分强烈的危机感,扑面而来……求鲜花月票评价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