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真正的纵横捭阖(1 / 1)
“大使阁下,朕不喜欢外交辞令,出于我对您和您身后国家的敬意,朕更不会虚言哄骗于你。所以,接下来的话,朕会说的相当直接。”
赫尔松经历过多少次外交场面,但没想到一进来是这样的场景。
征了一下之后,赫尔松神情严肃的道:“陛下请说。”
“贵国现在是奉行孤立主意,但恕朕直言,你们不会看着世界落入条顿国或倭国之手,你们迟早会下场的。”
“远东这边,倭国一家独强,日不落留在远东的力量太过薄弱,根本挡不住倭国。”
“倭国不会如你们所愿那样北上,他们只会南下。南下,才有他们需要的石油,橡胶。”
“所以你们需要在远东有一个能抗住倭国的盟友,大秦是!”
“大秦在半年内,会扩充陆军到六十万人,连同海军,空军,计划扩军到百万人。”
“秦军悍勇,铁血,骁勇善战,百万秦军,绝对能稳住这一大片远东南洋的大片区域。日不落,高卢,还有郁金香国在这里的殖民地,他们守不住,我大秦可以。”
“大秦可以奉行门户开放,自由贸易。”
“大秦需要战争经费,朕需要在一个月内,收到贵国五千万美元的借款,这笔款子,朕明确告诉大使,我们将用来和暹罗,掸国,寮国开战。”
“贵国在远东需要一个强悍但不强大的盟友,我大秦就是!”
“朕会叫贵国精英们明白,暹罗国靠不住!”
“请大使阁下,尽快将朕的诚意和想法回报国内,朕期待贵国政府会有令朕欣喜的回应。
赫尔松已经有心理准备。
但他没想到赢君度这位大秦皇帝,居然这么直接。
这么“耿直”。
简直是令他目瞪口呆!
但细思之下,赫尔松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位皇帝的眼界,纵横捭阖的手段,都是显示出了一流的国际政治家的眼界和手段。
赢君度最后干脆直接告诉赫尔松。
目标就是解决日不落和高卢几国在远东这边的殖民地。
破坏大日不落国的全球殖民体系。
要知道,米国和日不落,说好听点是盟友。
难听点就是老子和儿子。
问题的关键就是谁当老子,谁当儿子。
一战前,米国是后起之秀,哪怕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超过了日不落,它还是儿子。
二战之后,日不落国力严重衰落,米国又和毛熊配合,在远东和中东狠狠插了昔日老子几刀,使得日不落的殖民体系彻底崩盘。
世界进入米国主导的新体系,就是门户开放,自由贸易。
以工业附加值,金融手段来掠夺财富,比直接殖民更省事,利润更大,吃相还好看。
所以不要以为米国和日不落是铁板一块。
最少在殖民地这一块,米国有自己的想法。
以米国那么高的财富积累,工业产出……
要是全世界还和以前一样,大半是列强的殖民地,它和谁做买卖,如何展开贸易?
所以一战前后,米国的国策就是不搞殖民地,大家门户开放,自由贸易。
这才是米国的强国之路和选择。
相比之下,条顿的工业产出也高的惊人,仅次于米国。
但条顿人太轴了……
一根筋。
“本人完全明白皇帝陛下的想法,也明白秦军的骁勇善战,更明白皇帝陛下如山峦岩石般坚定的意志。”
赫尔松恭维了几句,还是正色道:“但五千万美元不是小数,我国总统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要过国会那一关,就算总统在内心是支持皇帝陛下,支持大秦帝国,但也得有说服国会的理由。陛下也知道,我国现在真的是盛行孤立。”
米国是一战后期参战,战死了好几万人,军费花销也不小。
结果日不落和高卢两大强国实力犹存,米国根本没占着什么好处。
结果国内就大为不满。
认为欧洲大陆人头打出狗脑子也别管了。
自己关起门来过好日子就行。
这种想法肯定是头脑简单,一个大国想要强盛,闭关自守肯定没有好结果。
但这种论调,在珍珠港之变前的米国,还是相当有市场。
公然援助秦国,打的还是日不落和高卢。
这就更困难了。
所以赫尔松的意思,他已经被说服,总统也会被说服。
但怎么说服国会?
就算总统手腕高明,也需要一个说法上的支撑点才行。
赫尔松这么说,也是隐隐觉得,眼前大秦皇帝的这套说词,还有利害分析,一定能打动已经第三次连任的总统!
以总统的手腕,只要有一个说的过去的借口,这一次借款肯定能成功!
“朕以刚发现的大型金矿为抵押,在还清欠款前,金矿收入的五成直接交付给贵国政府。”
这个条件,很说的过去了。
当然,随着世界大战的爆发,条件肯定会越来越宽松。
甚至会有不少无偿援助。
这个且待以后再说。
赫尔松点了点头,微笑道:“这应该可以了,请陛下等我的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