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章 偷偷的打枪(1 / 1)

加入书签

为了给节目预热。

当天晚上黄金时间,播放了大作家莫说的专访。

著名主持人鲁玉,对莫说进行了一次一对一的深度交流。

一开场,鲁玉的问题就有些尖锐.

“如今舆论都说,如果诺贝文学奖晚颁发两个月,您的书可能就与奖项无缘了,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如此犀利的问题。

莫说并没有表现出反感跟恼怒。

他只是笑了笑。

“如果这个词,只是一种假设!我的书获奖已成为事实,而假设……只能继续停留在空想之中。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这样的回答,即便是鲁玉,也忍不住点头。

莫说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

而是用了一种迂回策略。

看似绕口,但稍稍一琢磨,就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他的《丰腰肥腿》已然获奖。

这是被公认的,也是不争的事实。

《欧也妮葛朗台》世人评价再高。

现如今不过是停留在舆论当中。

如此一对比,高下立判!

“您对《欧也妮.葛朗台》这本书怎么看?”

鲁玉又提出第二个问题。

“很不错。”

莫说淡淡回道。

口吻轻飘飘。

“难道,就这三个字?”

鲁玉微微一愣。

“夸赞这本书的人太多了,我没必要再多此一举,只不过……”

说到这,莫说稍显犹豫。

“您是诺贝奖获得者,又是国学泰斗的学生,您的评价肯定是站在专业角度,我想广大观众也想听听专家对这本书的评价。”

鲁玉立刻展现出自己的职业素养。

“那我就直说了,这本书的确不错,无论是文字表现又或者内涵。唯一让我遗憾的是,有些地方,略显仓促……”

莫说沉吟片刻,回道。

“仓促?什么意思?您能具体说说嘛?”

鲁玉抓住了关键词。

“一部作品,尤其是佳作,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反复打磨,短短十几万字的小说,光修改的废稿就可能有数百万之多。可我在这本书里没有看到这样的痕迹,反而……”

莫说再一次停顿下来。

“您可以畅所欲言!”

鲁玉赶忙说道。

“我在读这本书时,某些段落会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你知道,优美的文字就像是动听的音符,只要读过,就会在内心留下烙印,即便时隔许久,再看到时,依然会有种熟悉的感觉。”

莫说一口气说了许多。

鲁玉从开始的淡定,逐渐变得有些紧张。

从这一席话中,她嗅出了一丝味道。

那就是大作家江远的《欧也妮葛朗台》,有可能受过某些著作的启发。

甚至是抄袭了某些段落或者语句。

此刻,她完全可以用另一个问题遮掩过去。

可职业理智告诉她,此刻必须就这个话题深挖下去。

这很可能是个爆点!

鲁玉的呼吸有些加重。

她低着头,脑海中不断衡量着得失。

半晌之后,她才重新抬起头。

“我不知道我是否理解正确,您的意思是,《欧也妮葛朗台》这本书,有模仿的痕迹?”

鲁玉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虽然她没有直接用抄袭这个词。

但意思也差不多。

“呵呵,有时候,模仿可能是在所难免的,作家的阅读量非常海量,好的句子都会反复读上几遍,难免在创作时会受其影响……”

莫说的话看似在替江远辩解。

但细细一琢磨就会明白。

实则是委婉的点出《欧也妮.葛朗台》真有可能抄袭了某些书籍。

鲁玉自然听出了这句话的含义。

心跳骤然加速。

原本为了古今点评预热的先导访谈。

竟然炸出如此令人震惊的东西。

大作家莫说的评价,是具有专业水准的。

而且以他的身份,绝不可能乱说。

鲁玉不敢再继续下去了。

否则这档先导片会变成一颗超级炸弹。

于是她又草草问了几个问题。

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之后就结束了访谈对话。

这档先导片,一播放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脑子迟钝点的没反应过来。

可终究有不少人读懂了莫说意思。

原本一边倒的舆论,开始分化。

有一部分人提出质疑。

虽然是少部分,而且拿不出具体证据。

可在过去几天,这样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

顾维岚等人,感受到了暴雨来临前的沉闷和压抑。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

打响第一枪的竟然是自己的学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