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照不宣(1 / 1)
此刻!
市作协秘书长王烁。
正在酒店包间与人痛饮。
作协正副主席的位置,已经空悬好几年。
不是不选。
是没人能服众。
连续几届,候选人得票数都未能过半。
不过,今年不一样。
王烁已经提前跟不少人打了招呼。
他有信心,自己可以当选。
“我说老胡,下个月就要选常务副主席了,你觉得这次谁的机会比较大?”
王烁笑呵呵的看向身侧的中年男人。
办公室主任胡大海自然懂得官场上这一套。
秘书长看似随口一问。
实则是让自己表忠心。
“这还用问,除了王秘书您,别人都得靠边站!”
胡大海抹了一把嘴,笑道。
“嘿嘿,别这么说,我觉得那个赵建也蛮有希望的。”
王烁说着场面话。
“赵建?可拉倒吧,他凭什么?无非就是前些年得过一个青年文学奖,老黄历了!”
胡大海有些不屑的说道。
王烁微不可察的点点头。
“王秘书放心,这次我挺你!”胡大海端起酒杯。
王烁心领神会,也端起面前的酒杯。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喂?老柳啊?啥事?”
“顾老?没问题!”
“这是我们的荣幸!放心!作协这边但凡有点名气的,明天保证全都到场!”
说完王烁便挂了电话。
“顾老?不会是国学泰斗顾维岚吧?”
胡大海忍不住问道。
“没错,是他!顾老明天要开一场推书会,听说还请了媒体记者……“
王烁回道。
“顾维岚请记者?怎么可能!他不是从不接受记者采访吗?我记得前两年,有记者偷偷摸上门,结果硬是被他用拐杖打出来,这事当时还上了新闻……”
胡大海有些吃惊。
“不知道,难不成是莫说又出新书了?让老师帮忙宣传?”
王烁皱着眉头想了想。
“可能性不大,莫说现在得了诺贝奖,出书还用宣传?但是……除了莫说,谁还有这么大的脸面?”
胡大海也有些想不通。
“管是谁呢,明天去了就知道了,来!喝酒!”
王烁重新端起酒杯。
干了杯中酒后。
胡大海顺势从旁边的公文包中掏出平板电脑。
“王秘书,咱们今年的征文活动马上就要截止了,作品整体水平较上一年有了明显的提升!”
胡大海指着作协网站,一本正经的说道。
王烁心中暗笑。
胡大海请自己吃饭。
不可能是为了谈工作。
不过。
表面文章还是得做一做。
想到这他点了点头。
“前几天我也抽空翻看了几本,是有几部写的不错!”
一听这话。
胡大海赶紧把平板递了过去。
“王秘书,你看这本胳肢窝怎么样?”
王烁瞥了一眼作者名,胡杨树!
心中了然。
很明显。
这本书十有八九是胡大海写的。
即便不是他,也肯定是胡家人。
“这次征文,咱们协会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不但设置了高额奖金,获奖作品还会改编成影视剧,作者可谓名利双收!”
王烁并没有点评书的好坏。
反而说了另一番不相关的话。
胡大海是人精。
知道一顿饭搞不定王秘书。
于是赶紧加码:“我觉得,奖金什么的倒是无所谓,获奖证书才是咱们文化人看重的东西!”
这话的意思就很明白了。
奖金归王秘书,他只要证书。
王秘书越想拿的多。
奖项就得越靠前。
二人三言两语就搞定了利益分配。
“既然截止日期马上到了,趁着今晚喝的高兴,就把这事定了!”
王烁乐呵呵的点进后台。
作为此次征文活动的最终评审人。
他的账号有足够的权限。
一番操作下来。
《哦!胳肢窝》不出意外的获得了这次征文活动的一等奖。
紧接着,王烁又开始填写二等奖这一栏。
心满意足的胡大海,只是用眼角余光扫了扫。
并没有多嘴。
反而是王烁神色不变的解释道:“上周人事科刘科长向我推荐这本《我的悲伤像夜壶一样流淌》,我觉得很有意思,名字不落俗套,内容也算过得去。”
胡大海心知肚明。
忙不迭的点头。
最后!
《春天的风吹红了你的大脸盘子》荣获三等奖。
“都设置好了,获奖名单横幅,明天早上就会自动出现在网站首页上!”
王烁拍了拍手说道。
随后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至于那本《欧也妮葛朗台》。
二人看都没看一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