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1 / 1)
两小时后。
首都。
国防科工局。
“袁工,让你久等了。”
局长孙克勤将一摞材料放在了桌子上,嘴角挂着笑容。
袁野抵达首都已经三天了。
主要任务就是向上级领导汇报。
而孙克勤就是他的主管顶头领导。
作为科工局的一把手,孙克勤负责国防科技工业计划、政策、标准及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情况监督。
既是管理部门,又是执法部门。
甚至科工局还有一部分情报业务。
除了总参装备部之外,这里就是国防工业的掌舵之地。
孙克勤也是在百忙之中才抽出时间。
袁野知道局长的时间很忙,便立刻开门见山道。
“局长,关于131式狙击榴的各项相关专利,我已经和其他部委的专家上交了一份详细的文件。”
“我们的看法是这把枪在单兵作战领域有极高的价值。”
“建议科工局立刻下发各单位学习,安排力量量产。”
袁野来首都,主要就是为了汇报这件事。
实际上。
过去这两三个月,他都一直在忙这方面的理论构建事宜。
孙克勤点点头。
“看到了,理论角度很新,具体的技术模型也很完备。”
“没问题!这把枪我会报请总装,让他们定一个数量,由你们201所牵头生产。”
袁野也没有想到领导会答应的这么利索。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那把枪太强了。
这就好比石器时代突然出现了一把钢制剑一样。
不量产才是傻子。
但孙克勤说完,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孙克勤。
“但是,这把枪你就不要参与了。”
袁野:“为什么?”
孙克勤:“上级准备筹备建立一个新单位,主要试稿创新武器研发,顺带搞一些外贸型武器。”
“这个事儿已经上过会了,命令即将下达。”
“雏形上,这个单位直属总装部,集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由兵装集团、北工集团抽调人手组建。”
“你袁大工程师作为单兵武器领域的翘楚,我已经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了。”
“到时候你去那边当个负责技术的二把手。”
袁野微微一愣。
怪不得最近201所给他没有分配新的任务。
新单位建立是好事。
这样只能更加细分,工作效率更强。
袁野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抵触,在哪里都是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
可他唯一不放心的是许超。
“局长,上级的安排我坚决服从。”
“但如果要我去这个新单位,你得给我批一个人!”
这话也在孙克勤的意料之中。
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
他眯着眼睛问道:“谁啊?”
“许超!就是131式这把枪的设计者,他现在还在民企任职。”
“听说了。”
孙克勤。
这个名字这些天一直在各种报告上出现。
除了学术报告之外。
还有一部分情报上也有他的名字。
“正常的话,这个人我可以给你。但是国安十局那边还在对他进行背调。”
“他的名字现在还在疑似泄密的人员名单里。”
话说到这。
袁野拍案而起。
“国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许超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泄密?”
“让他们履行一个背调程序,走了几个月还走不完!”
“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小算盘!”
他坚决道:“领导,如果新单位没有许超,那我坚决不会去履新!”
要挟领导!
袁野为了许超豁出去了。
听到这话的孙克勤自然也不能舒服。
打量着袁野,问道:“这个人有那么重要吗?”
“有!许超之于单兵武器研领域,就像狙击枪之于单兵武器界,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袁野是个踏实肯干的人。
孙克勤也知道他的为人。
一旦对一个人说出如此高的评价。
那么这个人的水平比袁野说的只高不低。
孙克勤倒是有些好奇了。
国防科研的人才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科班出身。
从十四五岁就在天才少年班崭露头角了。
很少会有人是半路出家。
而这个许超,就是那百分之一。
“行吧,这个人可以给你!”
孙克勤点头道。
“但是国安那边的背调程序必须走完,多事之秋,我们可不能再出岔子了!”
“你知道的,兵装集团的副总工叛逃,对我们打击很大。”
“一把手亲自交代,要加强国防科技人才的保密工作。”
“局里最近在进行这方面的整顿。”
“一旦牵扯到泄密案件,一定要百分之百背调清楚,才能录用。”
话说到这里。
袁野也不好在说什么了。
兵装集团副总工叛逃对国防工业的打击太大了。
不仅仅是人才的流失。
更是无数的先进科技成果的泄露。
一人叛变,几千几百人十年二十年的努力就成为了泡影。
突然。
孙克勤桌子上的黑色座机响起。
他的眉头立刻一紧。
“袁工,你先到门外回避一下!我有一点事儿要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