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佛爷的留言(1 / 1)
在赵启的带领下,九门中人纷纷进入新月饭店,沿着楼梯一路来到了位于顶楼的会议室。
此时此刻,在新月饭店的顶楼会议室中,赵启正襟危坐,而吴三省和九门的其他人等,都分坐在会议室的两侧。
“赵司令,我们没太明白,您说问题出在新月饭店是什么意思?”
吴三省率先开口说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
赵启拍了拍手,站在门外的李山,迅速将一份地图挂在了会议室的墙上。
在这份地图中,赵启清晰地标注出了坟山,市医院以及福寿村的位置并画出了一个三角,将九门街包围在其中。
“通过这份地图,不知道大家能够看出些什么。”
众人纷纷看向那份地图,倒是齐羽率先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单看任何地方都没有问题,但如果连同所有的位置整体来看,这是偷天换日的风水局。
原本的九门街,乃是风水上乘之地,但如果结合坟山,市医院,以及福寿村来看,这更像是一个人为布下的大型风水,不过并不适宜人生活,更适合在此建立阴宅。
换句话说,这样的风水放在古代,乃是王侯将相坟。”
“的确如此,但这些地方彼此之间并无关联,会不会只是一种巧合?”
谢连环手指有规律的在桌面敲击着,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思考时惯有的习惯。
赵启看向了谢连环反问道:
“你们之前说过新月饭店曾是九门祠堂,可后来这里建立了新月饭店,那么祠堂去哪儿了呢?”
“赵首长,后来我们各家的祠堂都供奉在了自家中。”
“那这些先人的尸首呢?”
这个问题让众人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们倒也曾听自家前人说过,战乱之后,这新月饭店是张大佛爷,与其他九门中人共同建立而成的。
但却再没提到过先人尸首的事情,他们也就本能的认为,在战乱年间尸首早已下落无踪。
“紫水同天草臧地,数极祥地后人福。”
赵启突然开始念诵,一直写在新月饭店门口的对联,这让众人一时间都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答案其实一直藏在这副对联里,只是在座诸位,一直无人参透。”
赵启的这番话让大家更加困惑,这对联里所表述的无非是此地,乃是祥瑞之地,后人可得瑞地之福。
怎么到了赵启这里,却成了无人参透的谜题?
看着面带疑惑的众人朝起,轻轻的叹了口气,随后便开口说道:
“紫水同天草臧地,将其分开来看,草臧地为天理之数,道家所言无系而生,紫无系便为此。
水同为动,草臧为藏,所以这句话其中的含义是此地藏洞天。
数极祥地后人福,其中数极为九,后人之福便为前人所留,整体意思应该是:
此地藏洞天,九门后人启。”
赵启的这番话让九门中人纷纷瞪大了眼睛,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那再寻常不过的一副对联里竟然还藏着这样的含义。
可这地方到底藏着什么呢?佛爷那一代人又为何要如此大费周折的将其隐藏起来?
“诸位,还记得刚才我跟长沙市市长说的话吗?
今晚此时我会破获此失踪案,就是因为我判断失踪案与这九门新月饭店之下藏着的东西有关。”
“赵司令既然如此,那我们立刻派人去挖,所谓的洞天应该就在这地下吧。”
“是在地下不假,但你们觉得佛爷他们会不留下机关?
而且这地方长年累月的变化早已与他们最初设立的初衷不同,还记得咱们九门街要改建成什么吗?”
“镇魂街。”
九门众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赵启点了点头:
“没错,但我相信诸位直到现在也对于我所说的妖鬼知识充满疑惑。
所以今天晚上,或许对于诸位而言也是一个解开心结的好机会。
我的判断是,这起失踪案乃是妖邪作祟,而这妖邪很可能就藏匿在这位九门后人留下的福地洞天之中。
但我的判断还需要得到印证,所以我需要大家去帮我准备些东西。”
一边说着话,赵启一边低头写下了一份清单,并将这份清单交给了九门中人。
大家分别传阅了一下这份清单,却被其中所要求采购的东西给搞糊涂了。
一碗生米,三柱清香,红男绿女纸人各一个,还要再扎一头瞎眼的老黄牛。
除此之外还有些七零八碎的东西,不过在众人常识里这些东西都是祭祀之物。
赵启在这个时候需要这些东西做什么?
可赵启压根不给众人询问的机会,只是看向众人严肃的表示:
“我知道大家都很纳闷,但现在什么也别问,立刻前去准备,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今天晚上如果有人想一同参与进来,我随时欢迎,若不想也可在准备完这些东西之后各自离去。
不过既然佛爷他们会给你们留下这副对联,里面应该有专门留给你们的东西。
只是现在,这方风水宝地已经被妖邪利用,若不尽早解决,不但找不到失踪的人,你们也永远见不到前人留给你们的东西。”
此言一出,九门中人纷纷重视了起来,随后便站起身来向赵启告别,迅速离开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很快便只剩下了赵启和李山二人,直到众人离开之后,李山方才看向赵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首长,所以您从一开始就已经认定这案件是妖邪所为?”
赵启抬头看了看李山,随后又摇了摇头:
“不,最开始我也没有往这方面联想,直到我无意中发现的一件奇怪之处。”
一边说着,赵启一边带着李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在这间办公室的墙角,放着一面镜子。
赵启缓缓点燃了一根蜡烛,并将其放在了镜子前,随后对李山说道:
“盯着镜子里的这根蜡烛,你看出了什么?”
李山疑惑的凑近了镜子,盯着镜子里倒映的烛火。
“呼……”
突然间,镜子里的烛火猛烈的摇曳了几下,可镜子外放着的这根蜡烛,分明在那瞬息之间,烛火稳定,不曾受到影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