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七章:建立一个富强的大明(1 / 1)

加入书签

李年传来的书信,自然是传到了老朱的案牍之上,见着是李年传来的书信,老朱颇为惊喜。

对着身旁的吴公公道:“哈哈,这李年主动给咱家献策,这还是第一次,可真令咱家意外,以前,咱家让他进宫献策,他都是一脸愁眉的样子,今日倒是这么主动,你说,这是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吴公公站在一旁恭敬道:“皇上,李大人主动上策,这可是好事啊,说明李大人的心是和皇上一块儿,李大人能主动给皇上献策,这说明李大人不仅是一个能臣,还是一个忠诚呢?”

吴公公的甜言蜜语,这倒是令老朱听得很开心,当然这不仅仅是吴公公会说话,更重要的是,李年这个家伙,却实让老朱很是喜欢,自从将他从天牢里捞出来后,他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被李年轻松的解决了,试问他的朝中大臣,不是权利之争,就是洁身自爱,真就一点大臣的风范都没有。

他们与李年相比,实在是差得太多了。

老朱也先打开李年送来的书信,而是接着对吴公公道,“吴公公,你说这李年突然给咱家献策,倒是是关于什么的呢?你给朕猜一猜。”

“这...这...皇上,李大人的心思,下官怎么猜的透呢?”吴公公说话有些小心,毕竟,这可是李年,他在皇上身边这么久了,自然知道李年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他可不敢乱猜什么话。

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李年大人被皇上这般夸赞,将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自己暗自在私底下猜测他,是不好,毕竟皇宫人多口杂,他不好多说什么。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连皇上都不知道的东西,他吴公公也不敢乱猜啊。

如果猜不对还好,如果猜对了,万一皇上不高兴,认为他和李年有什么关系,那他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吴公公之所以能够一直呆在皇上身边这么多年,是有道理的。

从他说话做事就可以看出来,十分谨慎。

当然,他吴公公虽然做事小心,但是却是忠心与皇上的,这点天地可以明鉴。

所以老朱也是看中吴公公这一点,才让他一直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和其他宦官相比,吴公公是终于老朱家的,这点很是令老朱放心,所以就算吴公公说错了什么话,他老朱是不会怪罪他的。

与忠诚相比,其它对于老朱来说,都不是很重要。

老朱要的,是忠心于朱家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这也是为什么老朱会如此看重李年的原因。

李年为老朱献了这么多计策,很多都是有损于自己的计谋,一但被人知晓,他将是那些奸臣和贪官攻击的对象,能够以身入局,为老朱出谋划策,这样的人,怎能会对朱家不忠心呢?

这是老朱对李年的看法,而且李年这个人,也不是贪财好色之人,自从治理青州之后,老朱从太子的回信之中,都发现李年这个人很质朴,天性很单纯,要说心里有什么想法,那也就是为了青州一方的百姓谋福利了。

老朱对于信中太子朱标对李年的夸赞很满意。

实际上,老朱也是把李年当做好大儿的得了大臣来用的,上次之所以好大儿要想带李年一同前往青州,这也是老朱心里的一点心思。

治理一个地方,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

像青州这样经历过旱灾的地方,想要恢复生产力,是一件十分苦难的事情,但这好大儿的治理下,竟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让青州已经在全国各地排的上名,这样的事迹,就是放眼整个大明,也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的。

当然,好大儿治理青州出了这个可以名垂千古的成绩,老朱自然知道李年在其中的功劳。

所以,这次治理青州,老朱是看出了李年治理朝政的本事的。

李年这家伙,心中是真有治世之能,是辅佐好大儿的得力能臣。

对于李年的能力,老朱很是满意。

所以,这次李年突然主动上奏,要像自己献策,这倒是令老朱很是惊喜。

只不过,这家伙到底要做什么呢?

老朱心里充满了好奇。

他对吴公公道:“吴公公,你尽管敞开了说,朕倒要块看看这个李年,在青州呆了这么一段时间,忽然想起咱家了,他到底要给咱家说什么,看看咱家能不能猜到他书中写的内容。”

“吴公公,你尽管说就是,说错了咱家不怪你,你在咱家身边这么久,咱家都没换过人,咱家对你的信任,你还不了解吗?”

“皇上,臣明白了,那臣就知无不言了。”

老朱都这样说了,吴公公自然也是不敢再憋着不说话。

这样,也太不给皇上面子了,要不然,皇上可是真的会生气的。

于是联想一下最近太子从青州传回来的书信,然后又加上皇上现在正在处理的一些事情,便大胆道:“皇上,李大人书中所言,以奴婢的猜想,多半是与经济有关的,皇上,您现在不正在思考如何将大明的经济都恢复繁荣吗?您的考虑,太子也是知道的,正巧太子殿下治理的青州政通人和,奴婢想,多半是太子殿下听取了李大人的建议,决定将青州治理的一些良策推行到全国各地,所以才给皇上传来书信的。”

吴公公认真分析着自己的看法,老朱看着他,微微笑着。

他也觉得吴公公的想法,和他心中的想法差不了多少,虽然说这书信是太子以李年的名义给咱家送来的,但其中的意思,也多半有太子的意思,只是可能其中有些策论,可能引起咱家不满意,所以太子殿下便先以李大人的口吻,探探咱家的风口。

“没想到咱家的好大儿,和李年呆在一起久了之后,处事竟然也变得这么老道了,咱家真是太高兴了。”

这样想着,老朱脸上不禁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他越觉得让李年跟着朱标,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以前,他都觉得自己的好大儿太仁厚了,做事不够老道,这样以后是压不住那些淮西勋贵的,但现在看来,自家好大儿其实是胸有城府,这让老朱很是满意。

“哈哈,吴公公,咱家也和你猜的差不多,这书信里面谈的内容,多半是关于如何发展咱大明经济的。”

听了老朱的话,吴公公站在一旁,表示对老朱的深刻同意。

老朱看了一眼他,随后又继续道,“不满你说,咱家最近确实在思考大明的经济发展问题,自从建朝以来,虽然说咱家减少百姓的税赋,降低官员的俸禄,但这些举措的收效,都比见效比较慢,所以咱家一直在想,有什么好大的办法,能够快速发展大明的经济,毕竟咱也想建立一个繁荣昌盛的大明,不仅仅是在军事上,在各个方面,咱家的大明,都得前无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是老朱心中宏伟的想法,也是他一直奋斗的目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