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老朱的期待(1 / 1)
“怎么没人说话了?”
当老朱看着朝堂之下,众人都沉默之后,忽然问道。
面对老朱的话,这些大臣哪里还敢说话,特别是哪些书要参李年的人,此刻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对于这些奸臣,老朱自然也看清楚了。
对于他们,老朱现在没有惩治他们的心思。
如今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所以,今日上朝时,老朱只是吓吓了他们,还没有动真格。
下了朝之后,太子朱标跟在老朱身边。
“父皇,今日这些奸臣实在太可恶了,他们竟敢如此上书参李年,儿臣实在是看不去。”
朱标对李年如此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
在青州,李年的所作所为,都被朱标看在了眼里,而现在,这些乱臣贼子,就因为自己的一些私利,而参奏一个忠臣,这实在是让朱标感到愤怒。
“标儿,治理朝堂事情,咱家告诉你,一定不能喜形于色,你这样,这些大臣很容易就猜透了你的心思。”
“你要向咱家一样,咱家越不动声色,这些大臣越猜不透咱家的心思,这样,他们的心里就越害怕咱,越对咱畏惧。”
“今天的时候,咱家虽然没出处罚那些奸臣,但通过这件事情,咱家已经让他们心里产生了畏惧,他们心里害怕咱,自然就不会再做出格的事情。”
“标儿,如今咱家都像你今天这样,那些大臣就不会害怕咱,过了些时日,也还还是会继续犯错的。”
老朱细心地告诉朱标自己处理朝政的心德,这就是帝王之术,要想成为一合格的地方,必须这样做。
“父皇,儿臣明白了。”
听了老朱的话,太子朱标微微抱拳。
“嗯,只要你明白咱家的心思就好,标儿啊,咱家的天下,以后需要你来治理,所以还有好多的事情,咱家都会告诉你的,你也不要太过于自薄。”
此时的老朱,就像是一位父亲一样,慈祥的看着自家的大儿子朱标。
看着老朱,太子朱标也是不禁心头一触。
他现在有些明白老朱的不容易了。
想着,朱标忽然对老朱道,“父皇,最近您第三次北伐的军备准备得怎么样了儿臣在青州,都一直在听说您为了北伐的事情,可是操碎了心,还亲自监督官员进行筹备呢。”
看着朱标的询问,老朱忽然大笑道:“哈哈,标了,你说道这儿,咱家可就高兴了。”
朱标一脸好奇地看着老朱:“父皇,您的意思,孩儿有些不懂。”
见着好大而不理解的样子,老朱想着对他道:“标儿,上次清剿山匪患的事情不还记得吗?”
朱标回道:“父皇,儿臣当然记得。”
“记得就好,咱家就是因为没有了匪患和倭寇的事情,所以让咱有完全的精力来筹备北伐的军备,这次北伐,咱家准备的十分充分,粮草马匹都准备的很充足,这次,咱家有信心一举剿灭元廷余孽,让大明的百姓从此安定生活。”
“父皇此次北征必会完胜。”
朱标坚定的说道。
老朱点了点头,又继续道,“说起来,要不是因为李年,咱家筹备军备这件事情,还真不会这么顺利,李年这家伙,竟然用一个计,就就结局了咱家的两个难题,这小子,果真是一个能人啊。”
说着,老朱不禁对李年赞叹了一番。
“父皇,儿臣也觉得李年是一个能臣,此次青州之行,儿臣是见识到了他的本事,他真是大明的福星,像他这样的能臣,不仅能够帮助父皇肃清贪官污吏,而且还能帮助儿臣治理地方之灾,这样的人,实在难得,要比朝中的大臣,有能力多。”
朱标一边跟在老朱身后,一边想着李年的所作所为,不免毫不吝啬的夸赞了。
“好了,好大儿,咱家知道你觉得他是个能臣,所以咱家就给你好好培养他,以后帮扶你治理天下。”
看见自己的好大儿如此夸赞李年,老朱自然是看出了朱标的心思。
现在,自家的儿子,可是对这个能臣爱不释手。
当然,李年在朱标的眼里是一个能臣,但在老朱这里,除了是一个能臣之外,老朱更多的觉得,李年是一个都士。
这倒是不怪李年。
而是因为他的策论,确实对那些贪官污吏来说,是十分的毒。
想着李年的策论,老主便不经笑了起来。
不知为何,他现在产生了一个很大的想法,既然李年治理朝政能有这么大的能力,对与地方上的事情,也能够处理得仅仅有条。
他还真期待李年的军事才能如何。
都说兵不厌诈,李年这一坏肚子的想法,要是能够懂兵法,为他在战场上出谋划策,那可就真是太好了。
想着,老朱不经对李年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确实李年这个人,从老朱在大牢里见着他的那一天,就觉这个人不一般。
现在看来,李年也确实不一般。
他给的策论,都是十分的精到。
这样的人,如果真的读过兵书,或着能够在战场上一展才华的,那老朱真是觉得自己捡到宝贝了。
想着,老朱忽然听了下来,对着身旁的朱标道:“标儿,你觉得李年这样的人,是有军事才能?”
老朱的问话,一时间让朱标有些不明白父皇的想法。
父皇怎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虽然不知道老朱的意思,但朱标还是思索了一番,然后分析道:“儿臣和李年在青州相处过一段时间,根据儿臣与他的接触来看,在青州这段时间,李年虽然在政事一事上很有才能,但是儿臣却从未听过他对局势的点评,也没见他看过什么兵书。”
听着朱标的话,老朱却也是微微点了点头。
自古文臣中虽然也有不少武将,但看李年的年纪,毕竟不像是一个精通兵法之人。
而且,李年的身子也不如武夫那般强大,要想他是一个军事奇才,或许是自己对他的气许太高了。
老朱望着朱标笑了笑:“咱家或许是对他期许太高了,毕竟在咱家没有将他从大牢里捞出来之前,他还是衙门记事的一个小杂役,而且家中父辈,也不是军伍出生的人,这样的环境下,他确实可能不太懂兵法。”
“哈哈,这李年就是给咱带了太多的惊喜,所以咱家才希望在他身上看见更多的惊喜的。”
笑着,老朱便大步向前走去。
不对李年保佑军事才能的期待。
但是,就老朱向前走去时,朱标却上前拦住老朱。
“父皇儿臣觉得,没躲过兵书不一定就不懂军事,父皇您不是也没学过兵书吗,但您却能打下大明的天下。”
朱标的这一句话,倒是点醒了老朱。
是啊,他也没有学过兵法啊,但依然还是打下了大明江山。
自己的好大儿说的确实有道理。
没打过仗,不代表不会打仗。
所以,在朱标的提醒下,老朱决定看一看,李年是否有这方的面的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