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9章 新家园.被流放者---为千山雪月兄弟加更【10/10】(1 / 1)

加入书签

从人类控制的千针石林,到被精灵控制的菲拉斯荒野,两个地形截然不同的地区之间,有一条天然形成林间峡谷贯穿其中,在人类帝国和高等精灵冰释前嫌之后,这条两者间联络的通道,也被重新启用。

当然,为了避免激怒实际控制此地的暗夜精灵们,两族之间架设道路的时候,尽量避免破坏已经生长了千万年的自然植物,只是在天然形成的峡谷通道两侧加固地面,来保证可以允许中等规模的车队出没。

这样一来,修建道路的工作就变得非常缓慢,不过好在不管是人类,还是高等精灵,现在都有足够的时间可用,也有足够的人力使用。

而在埃雷萨拉斯争夺战结束之后10天,第一批从古城的大图书馆里起出的珍贵书籍,在经过魔法拓印之后,在高等精灵破法者们的护送下,被送到了人类帝国,这一批书籍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大都是关于上层精灵们秘传的魔法技巧以及一些晦涩的魔法研究手稿。

也许对于继承了精灵帝国高度发达的魔法文明的高等精灵来说也许不值一提,但对于人类施法者们来说,这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其中还有一批被从高等精灵的典籍里复刻的文本,在进入人类帝国之后,就得到了人类法师们的疯狂追捧。

还有些急不可耐的研究者们,在道路尚未贯通之前,就通过自己的手段,来到了正在重建的埃雷萨拉斯古城,向高等精灵官方申请,进入埃雷萨拉斯的大图书馆里修行。

当然,这样的请求大都被驳回了,只有那些得到了各个人类王国官方认证的法师们,才会被允许进入藏书达到几十万本的大图书馆里学习,这直接导致了游离在人类社会各个阶层中的法师们开始踊跃的向人类官方请求认证,让人类的施法者们也一点一点的重新被团结在了一起。

达拉然,这个一度破灭的法师组织,也在大法师们和术士们的艰难谈判中重新成立,但新生的达拉然不再具备对魔法知识专制的垄断,现在的它,与其说是个独立的城邦,不如说是人类帝国体制下,主管魔法力量和知识传播的一个重要部门。

这也是人类国王们唯一接受的达拉然新生的方式,尽管有很多古板的法师认为这样的重建只是一种羞辱,但不管怎么说,真正继承了达拉然意志的那些人,还是为此欢呼雀跃。

“看啊!那座城市,真漂亮啊。”

在人类帝国运往埃雷萨拉斯的物资队伍中,一名身穿轻便盔甲的高等精灵圣骑士站在马车顶棚,指着远方山麓之间若隐若现的埃雷萨拉斯城,对身边的朋友们喊到:

“那里就是我们的新家!”

一群年轻的高等精灵圣骑士和牧师们纷纷响应了这呼唤,他们站在马车上,或者干脆站在那些大包小包的物资顶上,向新家的方向瞭望,这让车队里也多了一丝欢快的声音。

这些高等精灵都是在北疆之战之后,被高等精灵官方送往人类帝国学习圣光法术的战士,在意识到亡灵的威胁之后,哪怕是再固执的精灵法师,都不得不承认,高等精灵需要一支专门克制亡灵的部队,而年轻的太阳王也顺从了大臣们的建议,将一部分年轻的,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族人送到了帝国境内。

当时两族之间的关系还保持着友善,圣光教会对于这些异族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们乐于看到圣光的信仰在高等精灵的文明中生根发芽,就想是数百年前,圣光教会接纳第一批矮人牧师们一样,法奥冕下甚至亲自接见了这群精灵的首领,并且尽最大可能,给这些圣光的求学者们安排了最好的学习条件。

而高等精灵在能量使用上的天赋确实不是人类可以比拟的,这一批求学者在还没有背熟圣光典籍的情况下,就已经学会了很多初级的圣光法术,其中的一些佼佼者甚至在没有接受洗礼的情况下,就有了向圣骑士转变的征兆,这种从未出现过的情况,也让教会内部对此有了很多不同意见的讨论。

有人认为圣光的使用必须和信仰联系在一起,也有人认为高等精灵们对于圣光的使用方式也许能给教会开创新的模式,还有些激进分子认为这是对圣光的亵渎。

这场讨论的规模最后闹得很大,但当时时值西进战争时期,教会甚至承认了暗影牧师的存在,因此,这场关于圣光和信仰的讨论最后也不了了之,最后由大主教迦勒底亲自出面,为这些高等精灵背书。

而据说人类教宗法奥冕下也认为这种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退一万步来说,不管这些精灵们对于圣光信仰持什么态度,最少他们使用的依然还是纯洁的圣光,这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十几分钟之后,这批负责押送物资的精灵圣骑士们来到了埃雷萨拉斯正在修复的城门入口处,一名背着长剑,穿着盔甲,留着红色马尾的女性圣骑士抬头看着被藤蔓包裹的城门,她眼中多了一丝感慨,她挥了挥手,对身后的年轻人们说:

“自由活动吧,2天之后在这里集结。”

“遵命,莉亚德琳队长!”

在圣光教会里憋了好几个月的年轻人们早就按耐不住了,在得到了解散命令之后,这些远离故土的年轻人们便一哄而散,有的去寻找自己的父母,有的去游览高等精灵的新家,还有的则捧着圣光经文,开始对同伴讲述圣光教义...呃,信仰嘛,总会让人稍有些盲目,哪怕是精灵也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