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北平之围(1 / 1)
两日后。
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抵达北平城下。
为防止朱权从大宁方向突袭。
李景隆将大营设在北平城以东的郑村坝。
随后令瞿能父子率六万人猛攻北平。
黑云压城城欲摧,六万士卒手握刀枪剑戟。
面色严肃,杀气凛然!
瞿能手握长刀,于阵前怒吼道:“把铁炮推上来!”
嘎吱!
嘎吱!
数百门笨重的洪武铁炮被推到阵前。
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冰冷的寒光。
将铁炮调整好。
士卒开始填装。
待填装完毕后,瞿能喝道:“给老子狠狠的轰!!!”
轰!!!
轰!!!
轰!!!
数百门洪武铁炮发出怒吼。
地面上的积雪和泥土被震起。
炮弹轰击在城墙上,砸出一个个印记。
虽然声势浩大,可效果并不理想。
此时,北平城墙上的火炮也开始回击。
得益于北平高大宽阔的城墙。
朱权新造出的大炮得意放在上面。
在顾成的指挥下,火炮对准朝廷军开火。
和朝廷军的实心弹不同。
北平城墙上的火炮打的是戴梓弄出来的开花弹。
炮弹在空中发出呼啸声。
顷刻间,数十枚开花弹在朝廷军上方爆炸。
溅射的破片瞬间射杀数百名朝廷军士卒。
看到血流成河的军阵。
瞿能大感不妙!
万万没想到敌军居然有如此恐怖的武器!
他明白,不能与之对射!
为了发挥朝廷大军的人数优势。
瞿能立刻挥舞战刀吼道:“全军听令!给我杀!”
一声令下,战鼓齐鸣。
朝廷军六万人爆喝往前冲锋。
这些都是朝廷精锐边军。
一路上,炮弹不断在上空爆炸。
大量冲锋的士卒被破片击杀。
流出的血液将地面的白雪染红。
这些士卒一个个勇猛无比。
就算身边不断有人倒下,士气依旧高昂。
很快,数万人冲到城墙下方。
各千户指挥弓箭手和火铳手射击。
“快!压制住敌军!”
“其余人赶紧登上城墙!动作快!”
密密麻麻的箭矢和子弹朝城墙射击。
人数劣势的宁军被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除了弓箭手还能勉强射击外。
其余人只能暂时缩在城墙后。
朝廷军步卒则是趁这个机会,搭起攻城云梯往上爬。
登上城墙后,便迎来血腥的白刃战。
“杀!杀光这些叛贼!”
“朝廷说了,杀一人赏一两银子!”
“给我冲!!!”
双方人马厮杀在一起。
顾成提刀亲自上阵。
带着戚家军步卒一路上前。
不断斩杀着前方的敌军。
“守住!给我顶住敌军!”
戚家军步卒用盾牌掩护狼筅压上。
后面的士卒趁机将云梯推倒。
正在攀登的朝廷军士卒发出惨叫。
直接摔死在城下。
双方你来我往。
难分胜负。
远处,众将正在观看着城上的战斗。
“这宁军果然勇猛,仅凭两万多人就能让我军陷入苦战。”
“难怪宁王能率军大破长兴侯。”
“北平城墙本就高大,又加上这悍不畏死的宁军,恐怕一时半会是打不下了。”
李景隆收起单筒望远镜,问道:“可有见到宁王和燕王?”
一旁的俞通渊回道:“曹国公,我军并未发现宁王和燕王的踪迹,他们恐怕不在北平城里。”
“我猜测,这二人率军游弋在周边,妄图偷袭我军。”
李景隆点头道:“这二王十分狡猾,传令下去,在我军以北和西面构筑防御,防备敌军偷袭。”
“再令陈晖率甘凉精骑往东搜寻二王的足迹。”
...
......
北平城北部。
朱权带着辽东铁骑、三千营等两万精骑在此扎营。
前方斥候不断传来北平战报。
朱高煦听着战报,心情十分焦虑。
时不时往远处眺望,根本坐不住。
“十七叔,咱们啥时候动身啊!”
“顾成将军能顶住朝廷五十万大军吗?”
朱权则是烤着火不紧不慢道:“高煦,来烤烤火,别着急。”
朱高煦一拍大腿,面露忧愁道:“哎哟我的十七叔啊,您倒是悠闲,侄儿是真的着急啊,母妃和瞻基都在城里呢!”
从火盆里挑出和珅送来的红薯。
拨开后,散发诱人的色泽。
朱权咬了一口,道:“甜啊,高煦你快来尝尝!”
朱高煦也无奈,只得蹲在火盆边上。
嘟囔道:“十七叔你吃吧,侄儿实在没心情。”
朱权看着一脸忧虑的朱高煦,笑道:“高煦你就放心好了,凭顾成将军的本事守个几天根本不是问题,况且本王还给他留了后手。”
朱高煦一听,忙道:“十七叔,啥后手啊!”
“神机营啊。”
“神机营?那是啥玩意?”
朱权不以为意道:“反正就是比火铳手还要厉害数倍,这可是叔压箱底的宝贝。”
“要不是万不得已,本王也舍不得拿出来用。”
这些个线列步兵。
最大的价值并不是用在战场上。
而是日后分散出去成为教官。
训练大明的新式军队用的。
朱权也嘱咐顾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用。
所以现在只要斥候说没看到神机营登上城墙。
那朱权就不必着急。
对于朱权所说的神机营,朱高煦不明白。
不过总算是缓解了焦虑的心情。
“十七叔,那咱们就在这干坐着吗?”
“当然不是了。”
将红薯皮一扔,朱权淡然道:“等傍晚咱就出发。”
“你也别愁眉苦脸的了,本王告诉你个好事。”
朱高煦疑惑道:“啥好事啊?”
朱权嘿嘿一笑道:“本王打算把三千营给你指挥。”
“十七叔!你说的可是真的!”
朱高煦立刻站起身,一扫此前的阴霾。
双目发光道:“侄儿真能独自领兵了?”
朱权拽着朱高煦的衣服道:“来来来,坐下。”
“此前本王答应过你,只要立下战功便有机会领兵。”
“可别让本王失望啊。”
“侄儿定不会辜负十七叔厚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