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13章 巫妖之争,论大势(1 / 1)

加入书签

妖族浩浩荡荡地前往天庭,自然瞒不过众仙神的眼睛。

尤其是十二祖巫,此时正聚集于盘古殿内。

帝江道:

“而今妖族迁至天庭,只留些未化形的妖族在洪荒大地,巫族口粮少了大半,有碍族人发展,你们有何想法?”

祝融嚷嚷道:

“想什么想?直接杀到天庭,将那两只杂毛鸟捉来烤了!再将所有妖族圈养起来,不就结了吗?”

共工闻言翻了个白眼,冷笑道:

“你这么厉害,怎么不见祝融部落扩张多少?就会耍嘴皮子!”

“共工,你不服我?不服出去干一架!”祝融怒道。

烛九阴皱眉打断道:

“这里是盘古殿,你们俩消停会!妖族虽已迁至天庭,儿郎们口粮减少,但洪荒大地如今妖族势力大减,于我等却是个极佳的机会。”

玄冥双眼一亮,道:

“哥哥的意思,我们可以趁势将洪荒大地完全纳入巫族版图之中?”

帝江若有所思道:

“此事可行。只是帝俊太一心高气傲,绝不会偏安一隅,我等也要早做行动,以免生出更多变故。”

烛九阴道:

“巫族扩张地盘,不可徒生事端,招惹强敌。西方贫瘠之地得之无用,无需前往。”

“昆仑山有三清与西王母,玉京山是鸿钧成圣前的道场。”

“血海一脉势大,又与火云洞红云,万寿山镇元子交好,况且祖龙复活,四海必将再生事端,我等也不必前往。”

听到烛九阴提及血海,众祖巫不由沉默起来。

半晌之后,强良道:

“祖龙复活之事太过蹊跷,可见血海一脉之不凡。帝俊那厮参悟帝道法则,与祖龙所修之道冲突,二者必有一战。”

“四海虽平静,但烛龙定然已知晓了此事,龙族若要出手,天庭妖族必然首当其冲。”

烛九阴道:

“我看未必,烛龙能够躲过龙汉初劫活到今日,又岂是鲁莽行事之辈?龙族如今纹丝不动,想来也是他的决议。”

“祖龙、烛龙若不傻,只需坐山观虎,等待时机便可。”

“洪荒,不会平静太久了。”

帝江道:

“血海一脉,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招惹,若有机会,便结交一番。”

后土点头笑道:

“我正有此意,下次紫霄宫开讲,便去会会血海一脉的三人。”

十二祖巫商讨过后,立刻回到各自部落,征集巫族兵马。

巫族大军征伐不断,在洪荒大地之上驰骋,除了少数几处有大能坐镇的仙山,处处皆是战场。

千年之后。

洪荒大地渐渐恢复平静,妖族几乎被巫族屠戮一空,圈养为口粮。

此举彻底将帝俊、太一惹怒。

但紫霄宫二讲在即,二人只好将心头怒火压下,但这份仇恨却已结下。

……

血海逍遥峰。

“妖族掌天,巫族掌地,平静无数年的洪荒,怕是要再起纷争。”镇元子道。

自巫族征伐大地之时,镇元子便时刻关注着远在东海之畔的万寿山,深怕十二祖巫率军踏平五庄观。

幸而十二祖巫知趣,巫族并未踏入万寿山,方圆千万里没有一个巫族的身影。

火云洞亦是如此。

镇元子和红云才能安然自得地看着这场大戏。

红云笑道:

“十二祖巫虽是盘古大神精血所化,当得盘古正宗之名。但洪荒众仙神,哪个不是秉承盘古大神遗泽出世的?就说那帝俊太一,不也是从盘古大神的左眼孕育而出的?”

“一个掌天,一个掌地。”

“一个想要聚拢妖族气运谋夺霸主,一个为父守护一方天地安宁。”

“争执是早晚的,只是可怜了洪荒众生,不知有多少要惨死其中。”

听了红云的见解,太微不由笑道:

“道友对巫妖之争颇有看法,不知这洪荒未来的走向,道友有何见解?”

红云沉思片刻,并未急着回答,反倒是看向了一旁沉默不语的祖龙,笑道:

“巫妖纷争将直接影响到洪荒未来的走势,决定巫妖结局的因素不外乎两个。”

“其一,便是鸿钧圣人的紫霄宫三讲。巫族不修元神,圣人之道对他们无益,但妖族却大有裨益,三讲过后妖族必将大兴。”

“其二,祖龙道友恐怕已成了帝俊的眼中钉,龙族尚有烛龙道友这张隐藏在暗处的牌,又有血海在背后撑腰。若祖龙道友出手,妖族必定陷入劣势。”

祖龙抬头看向红云,淡淡道:“道友多虑了,无论是我,还是烛龙,都不会插手巫妖之争。”

“这是为何?若能借机除掉帝俊,道友帝道之路,便可畅通无阻……”红云不解道。

祖龙长叹一声,道:

“道友所言我何尝不知?只是你忽略了一件事。昔日龙、凤、麒麟三族何等威风?但相争之后结果如何?业火焚身,永无出头之日。”

“巫族与妖族同样秉承天地气运而生,如今起了争执,与三族又有何差别?”

“龙凤麒麟三族之战,只是为道魔之争做引,鸿钧借此量劫成圣,道友可想过这一点?”

红云与镇元子听见此话,不由陷入了震惊之中。

只见红云一脸肃然道:

“道友的意思,巫妖之争,会以惨败收场,步入龙凤麒麟三族的后尘?”

祖龙并未继续开口,他虽然有这个推测,却不敢确定。

这时,太微笑道:

“巫族不修元神,只尊盘古,不为天道所容。妖族多劣根,因果业力缠身之下,无久兴之相。”

“天道岂能容两族称霸洪荒,尊不世之主?”

“祖龙的帝道之路,不需要趟这摊浑水,也会畅通无阻。又何须与妖族为敌?”

“反观道友,虽好心让蒲团,却因此与西方二人结下因果。以西方二人的秉性,会否偿还,道友心中仍需计量几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