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三章可喜巨悲(1 / 1)
介绍候选人的简历后,便由举荐人详细介绍候选人的情况。张志东是李向东的举荐人,当组织部长介绍完后,便咏咳了两声,正欲发言,却有人插话了。
那人说:“我有个疑问想澄清一下。”
张志东便卡住了。
会场所有的目光都看着说话的那人。那也是另一个候选人的举荐人。
主持会议的书记很严厉地问:“你想说什么?”
那人说:“我想问一问,李向东有没有资格列为临市市长的候选人?”
说老实话,每一个举荐人都希望自己举荐的候选人能脱颖而出,然而,一看李向东那分量,举荐人也好,非举荐人也好,应该心里有数了。所以,有人很疑惑,想这人不是在跟书记、市长作对吗?有人却又觉得,这人不会哪么傻,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疑问,一定有他的道理。
大家已经分散的目光又一次集中在那人身上。
书记说:“说出你的疑问。”
那人说:“我对向东同志并不是很了解,对他个人更没有成见。我只是以事论事。记得,几个月以前,我们研究讨论过他晋升的事,而且,也通过了。也就是说,向东同志几个月前才晋升的,几个月后是否还能晋升。我记忆中好像是,一个领导干部至少要晋升两年后,才能再次晋升。”
此话一出,大家便哄哄地议论起来。
张志东有点始料不及,看了一眼书记,书记那眼神也有点飘忽。然而,他很快镇定下来,看着组织部部长说:“你回答这个问题。”
组织部部长看着发问人,轻蔑地笑了笑,说:“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问题,我想,应该是对政策了解不够,对职务的理解有偏差。”
他说,向东同志的确是刚晋升,但是,要知道,他是从副处晋升为正处。我们知道,临市市长也是正处,因为这个正处是市(县)主要领导,有人就误会了,认为向东同志由一个副秘书长担任这个职务是晋升了。
他说,临市常务副市长只是副处,不是也列为这次候选人吗?他那个职位才属于晋升。准确地说,向东同志列为这次候选人,不属于晋升,只属于平调。像这种性质的平调,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所以,向东完全有资格列入候选人。
他说,向东同志曾在市(县)担任过市长助理、政协副主席,那时候就已经是副处级了。
显然,组织部部长对提出这个疑问的人很不满意,你想把李向东弄下去,想把自己举荐的人推上去,可以想别的办法想别的招,怎么拿这个说事?这不是在怀疑组织部吗?怀疑他组织部部长工作没做好吗?
他很不客气地说:“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每一次人事安排,在审核候选人资格这方面,我们组织部事先都做了大量的细致调查,并按政策严格把关,绝对没有问题。这次也不例外!”
提出疑问那人听出了组织部部长话里的意思,很尴尬地点头说:“误会了,理解错了,现在明白了。”
书记巡视大家一眼,最后目光又落在那人身上,像是问大家,又像是问那人:“还有什么疑问,不管谁有不明白的,有疑问的,都可以提出来。”
一片沉寂。
书记还是盯着那个人,盯得他心虚了,脸就涨红了,不得不表态。
他说:“没疑问了,没疑问了。”
书记这才对张志东说:“张市长,你继续介绍向东同志的情况。”
于是,张志东便谈李向东的优点,从李向东担任市(县)市长助理开始谈,谈他抓招商引资,说他有丰富的基层经验。谈他抓旧城区东的改造,说他敢于创新大胆干事。仿佛这么些年来,张志东一直都在关注李向东,非常了解李向东。其他两位举荐举人虽也依次谈了,但谈着谈着总觉得底气不足,总觉得自己没戏了,只是个陪衬。
接着便是大家轮着谈对三位候选人的看法。不是三个候选人逐一逐一谈,而是谈自认为那个候选人最适合当临市市长,谈到的,自然就认为是最适合的,没谈到的,必然就是否认了。
不是每位在坐的市委常委们都认识了解三位候选人,因此,大家只能谈自己认识的了解的。由此可见,想要晋升想要获得这个层面的通过,候选人至少得让常委们认识你了解你。
当然,李向东属于例外,大家已在会场上捕捉到了信息,都清楚地知道他的分量,看法都比较一致,认为李向东是最合适的人选。
书记见大家都议论得差不多了,就进入下一个表决程序。
他作为主持人,不允许偏谁重谁,三个候选人都要综述一遍。然而,综述也有技巧,不是无目的的综合,见大家意见比较一致,但他还是要按照他的思路展开他的综述。他综述李向东的优点时,说了五分钟,综述另两个候选人时,加起来的也没有五分钟。而且,另两个人都提到了缺点,提到了待改进了地方。这让在坐各位吃了一颗定心丸,证实了自己并没有误解领导的意图。
表决结果可想而知,另两个候选人也放弃了自己的观点,于是,在很民主的气氛中一致通过了任命李向东为临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候选人的决定。
然而,这天对李向东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日子。他听到了小姨子的噩耗,包括他那个还没出生的孩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