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再得“谋主”荀攸相助!(1 / 1)
数日后。
陈远正在校场上率领八百背嵬军进行训练。
虽然听闻匈奴人大军正气势汹汹而来。
但是陈远也没有多好的办法。
只能每日积极备战。
就在此时。
散关大营却是迎来了一支从洛阳而来的队伍。
听闻是刘宏派来的使臣。
陈远当即放下手上的事情,赶紧让士兵将洛阳来客请到了军营中。
初见时。
只见为首之人看看而立之年,身着官袍华服,一看便知道是朝中黄门侍郎的打扮。
只因黄门侍郎是少有可以随意出入宫中的官员
所以陈远对此印象深刻。
陈远不禁好奇,这边疆苦寒之地,怎么会让皇帝的亲信不远千里迢迢莅临此地?
“陈将军,久闻大名~”
陈远愣了一下,却是脸色不悦道:
“可是因为此前本将军抗命不肯撤退一事,所以朝廷派尔等前来兴师问罪了?”
黄门侍郎却是似乎早就猜到了陈远的态度,微微一笑道:
“在下颍川荀公达,见过陈将军了~”
陈远旋即眼前一亮。
当即疑惑道:“守宫令荀文若是汝何人?”
荀攸回道:“在下叔父是也!”
陈远当即上下打量起荀攸,这不是后来被人称为“谋主”的大才子吗?
据说此人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陈远这时候脸色才好看些,说道:
“荀侍郎前来雁门,不知道所为何事?”
荀攸讪讪一笑,说道:“陈将军此言却是明知故问了!”
“朝中有宦官污蔑陈将军在雁门抗旨不遵,故意不肯撤回河东。陛下却是深明大义,特意派下官前来查明真相,以证将军清白!”
“清白?”陈远不屑地哼了一声。
不待荀攸问话。
陈远却是主动坦诚道:“实不相瞒!本将自然是接到了朝廷的军令,但是将军外君命有所不受!”
“雁门数十万百姓,皆是手无寸铁的无辜之人。”
“若是本将贪生怕死执意离去,这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该当如何?”
“朝中之人只在乎洛阳的安危,但是可曾知晓这北地百姓的疾苦?”
“荀侍郎一路走来,想必已然是亲眼目睹,无需本将多言!”
荀攸深吸了口气,却是没有想到陈远这般硬气。
荀攸又道:
“陈将军你可知道,匈奴大单于休屠各正率领十万匈奴骑兵直扑雁门?”
“陛下有口谕在先,若是陈将军现在愿意撤回河东,那此前抗命不遵的事情便功过相抵,既往不咎!”
“还望将军三思而后行!”
“够了!”陈远当即有些失望道,“吾本以为荀氏一族皆是有志之士。”
“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罢了!”
陈远指着大营辕门上的旗帜道:“为了雁门数十万百姓的存亡,本将军以及雁门儿郎就算是全部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荀侍郎返回洛阳后,却是只管将本将的话如数传达。”
“送客!!”
陈远的一番话却是铿锵有力,铁骨铮铮。
本来有心试探的荀攸,竟然一时间被说得哑口无言。
眼看着四周的甲士就要上前送客。
荀攸终于是摆正了身子,慨然道:
“敢问陈将军,这匈奴十万大军来势汹汹,将军该当如何破敌?”
陈远脚步一顿,转而回头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本将自会想办法!”
荀攸却是作揖道:
“在来雁门之前荀某以为陈将军不过是名不符实之辈,方才一见却是自行惭秽!”
“荀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望陈将军听荀某一言。”
“这破敌之计,荀某却是一路思量,不知道陈将军是否有时间热酒一叙?”
嗯?
陈远转过身来,却是看着倚风而笑的荀攸,竟然有些意动。
难道这荀攸真的要帮自己?
陈远有些不确信道:“荀侍郎可知,本将现在乃是反贼!荀侍郎大可不必!”
荀攸却是自顾自朝军营大帐走去,笑道:
“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荀氏子弟做事从不问对错,只求因果!若承蒙陈将军信任,在下自然是愿意为了雁门数十万百姓的性命倾囊相助!”
陈远心中直呼:好家伙!
刘宏派你来当钦差大臣的,结果你现在却自己主动上了贼船?
陈远当即会心一笑。
当即朝着左右低吼道:“通知各部将校,速速前来帐中议事!!”
中军大帐中。
众人都是十分奇怪地看着荀攸。
这边疆之地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白白净净的士子。
还当真是少见。
陈远见众人疑惑,旋即解释道:
“荀大人乃是特意从洛阳而来相助我等的义士,切不可怠慢!”
帐中诸将闻言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张飞更是不满道:“洛阳而来的?俺看不怎么能相信!”
“将军要是听此人的,恐怕是必败无疑啊!”
荀攸微微一笑,却是不作计较。
陈远佯怒道:“安静!!”
众人安静下来。
荀攸这才盯着地图,目光灼灼道:
“诸位将军,此次匈奴最少有十万之众,正从四处朝府谷集结。”
“算算时日,现在休屠各已经率先渡过黄河驻扎在河水的东岸附近!”
“其余各部也在集结渡河,要不了多久十万大军兵临散关!任凭各位将军有通天本事,也就只能乖乖守在城里寸步不得踏出了!”
顿了顿。
荀攸徒然抬起头来,棕色的瞳孔骤然一缩。
“要想破敌,唯有趁敌人尚未集结完毕之际,主动出击!”
“成败之机,皆在此一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