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奇袭洛阳,路遇伏虎勇士!(1 / 1)
雁门原平大营。
足足数万步骑大军的营寨连绵数十里而不绝。
旌旗蔽空,气势如虹。
帐中。
只见张飞火急火燎地闯了进来,然后急吼吼道:
“他娘的!这阉人不知道是在干什么?”
“方才斥候来报,朝廷兵马到达阳曲之后又突然转道前往羊肠仓了!”
“敌军来来回回在太原转了快不下一个月了,你说这赵忠到底想干嘛?”
众人闻言皆是浓眉紧蹙。
想不通这朝廷的兵马到底是什么意思。
明明出兵一月有余,却偏偏没有丝毫要与雁门将士对战的意思。
反而是一路躲躲藏藏避而不战。
简直就像是躲猫猫一样。
陈远环顾帐下,一时间凝声道:
“想必这赵忠颇有自知之明,知道不是吾等对手,所以这才多次拖延战机。”
这时候。
高顺主动开口道:
“将军!既然朝廷兵马并无死战之意,那我等是否要撤回马邑静观其变?”
陈远却是没有应声。
反而是沉吟道:“本将不愿与河东大营的将士死战,毕竟这只会让十常侍等阉党拍手叫好。”
“可是若不出兵,本将心中又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想我等为大汉百姓出生入死,结果到头来却被安上了一顶反贼的帽子,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日后还有谁敢入伍戍边?”
帐中的将校议论起来。
一时间都没有什么好主意。
就在这时候。
帐外小校前来禀告道:
“将军!栾提呼厨泉率领骑兵前来援战,此时正在大营外等候!”
“哦?想不到这小子速度还蛮快的!”
陈远眉头稍稍舒展,起身道:“出营迎接栾提部落的勇士!”
众人紧随其后。
来到大营的辕门处。
只见数月不见的栾提呼厨泉强壮了不少,应该是最近在草原上的小日子过得十分舒坦。
刚刚见到陈远。
呼厨泉连忙上前抱拳道:
“见过将军!在下奉单于之命特率五千勇士前来助阵!”
陈远微微颔首道:“不错!想不到你们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呼厨泉连忙说道:
“接到将军的消息后,在下立即召集了部落勇士,路上皆是一人双马轮流换乘,所以才能这么快就赶至原平!”
陈远看了眼刚刚抵达的匈奴骑兵。
心中不由得盘算起来。
加上这些能征善战的匈奴精锐。
自己手上单是骑兵的数量便达到了将近两万骑。
要知道朝廷的北军大营河北精骑加起来也才不过八千人。
最重要的是。
栾提部落的骑兵、背嵬军全都是百战之士。
陈远大手一挥,喝令道:
“帐中议事!”
中军大帐。
基本上在场的全都是心腹。
陈远这才放心道:“要想迫退河东兵马,而又不发生正面的冲突,唯有围魏救赵!”
“本将意欲携轻骑从太行上西侧南下,然后佯装进攻洛阳!”
“届时京师被围,刘宏必然下令让河东兵马回援!”
高顺却是皱眉道:
“从太行山西侧南下,虽然绕过了朝廷的兵马,但是必然要经过虎牢关。”
“虎牢关乃是天下第一雄关,将军率领轻骑南下要想通过虎牢关,几乎是不可能的!”
虎牢雄关,天下闻名。
至今已有数百年没人能攻破虎牢关。
面对高顺的担心。
陈远却是面无惧色道:“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固若金汤的雄关城邑!否则当年咸阳也不会被一把大火烧成废墟了!!”
“本将心意已决!”
“呼厨泉率领部落精锐随本将同行,其余各部继续驻防雁门!”
“只待赵忠携兵马回援洛阳,云长率兵本部兵马拿下西河!”
“翼德驻防五郡之地不得有误!”
“高顺、文远二人则领军进攻太原。”
诸将纷纷上前抱拳应诺。
......
太行山脉连绵不绝,几乎将冀州和并州彻底隔绝开来。
山脉高峰迭起,海拔多在两千公尺以上。山脉东南为河北平原,西北则为山西高原,河北平原通向山西高原的陉道多分布在太行山脉之间。
多年前黄巾起义被镇压后。
不少黄巾余孽都被逃入太行山中。
而在太行山的南端则是有一黑山,由于聚集了大量的黄巾贼寇。
所以这些起义军又被称为黑山军。
因此太行山的南端几乎百姓绝迹,全都是贼寇聚集之地。
十日后。
陈远率领背嵬军以及呼厨泉麾下的五千匈奴精锐。
一路轻装疾行南下。
路上倒是碰到了不少的贼寇,不过大都是闻风而逃。
所幸这些贼寇都是小毛贼,和朝廷更是死对头,所以洛阳朝廷还不知道有一支庞大的骑兵。
正在悄悄地靠近虎牢关。
行至一处山谷中。
忽然林间狂风大作。
各种扬尘草屑迷得众人睁不开眼睛。
匈奴人的战马更是被吓得连连后退,悲鸣不已。
“吼!!!”
一声低沉的虎啸突然间响彻山林。
周边的飞鸟尽皆一哄而散。
全都被这百兽之王的气势给吓得落荒而逃。
陈远心头一怔。
只见前方的山林中,竟然蹿出一条浑身雪白的吊睛白额虎!
硕大的虎头一扬一顿。
骇人的虎爪还有獠牙犹如锋利的匕首般。
浑身都散发着不可一世的怒气。
只不过。
这条白虎却是目露惊恐,竟然像是在逃命一般?
难道它的身后还有更恐怖的东西?
是什么能让百兽之王都落荒而逃?
就在周围的战马逐渐要失去控制的时候。
徒然间。
一道虎背熊腰的身影从山谷中一跃而出。
整个人犹如大鹏展翅般朝着吊睛白额虎扑上去。
众目睽睽之下。
只见一人一虎竟然扭打在了一起,缠斗不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