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四章 虎牢关破,兵寇洛阳!!(1 / 1)

加入书签

虎牢关上。

杀声震天。

密密麻麻的人头在城墙上攒动。

眼看着呼厨泉率军直接攻入墙头。

陈远暗中叫好。

数日前陈远便让士卒四处搜集各种竹料。

目的就是用来打造这辆庞大的攻城车。

古人只知道用树木去打造大型的攻城器械。

可是从未想过。

竹子这种材料不仅坚固,而且还十分轻便。

携带、运输都远比木材要优越。

此次正是利用了竹子的这些优点,才得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如此庞大的攻城车。

否则要想在虎牢关前打造攻城器械。

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还没等你把攻城器械给打造完毕,估计早就被朝廷的兵马给夷为平地了。

就在陈远胡思乱想的时候。

虎牢关的铁闸已经缓缓升起。

只见那黑黝黝的洞门中,呼厨泉身先士卒,正在奋力挥舞着刀盾驱赶守军。

十几名匈奴勇士正拉扯着沉重的绳索。

铁闸门一点一点开始上升。

这种纯铁打造的千斤闸,一般只有在守军面临生死关头才会放下。

城门一番血战。

由于千斤闸升起的空隙太过狭小,堵在外面的士兵进不去。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门里面厮杀惨烈。

陈远见城门迟迟不能拿下,略显担忧道:

“典韦,速速前去助呼厨泉一臂之力!”

“属下遵命!”

典韦轰然抱拳应诺,脚下生风,就是几个呼吸的时间直接冲至闸门之下。

眼看着升起的闸门竟然有往下降落的迹象。

典韦当即撸起袖子,虎吼一声。

树枝般粗细的双臂死撑着闸门。

“开!”

典韦这一嗓子势若奔马,全身的力气轰然爆发出来,直接将沉重的铁闸高举起来。

关内的匈奴士兵见状,连忙将铁索固定住。

这才将千斤闸给彻底掀起来。

城门大开。

外面蓄势已久的士兵旋即蜂拥而上。

陈远见状也终于是松了口气,旋即手臂超前方微微一引。

“入关!!!”

......

洛阳皇宫。

深墙之下,竟然摆满了各种摊位。

宫女、太监尽皆扮做商贩的模样来回吆喝。

刘宏则是与张让等人在“街头”闲逛,望着这车水马龙的景象很是高兴。

一直以来。

刘宏都认为自己如果没有当皇帝,那一定会是个出色的商人!

就在这宫人尽量逗笑刘宏之际。

只见一大队的朝中重臣竟然齐刷刷地浩浩荡荡而来。

为首的赫然是大将军何进。

三公九卿尽皆紧随其后,脚步匆忙,神色更是慌张!

张让看着这些大臣们气势汹汹的样子,当即吓得一跳,还以为是奔着自己来的。

“你们这是干什么,难道想造反不成?”

刘宏也是疑惑道:

“爱卿这是何意?”

何进却是大声驳斥道:“洛阳已然在生死存亡之际,陛下何故于此游乐?”

“尔等还不快滚下去!!”

周围的宫女、宦官立即吓得四散而逃。

方才还宛若街市的皇宫,瞬间一片狼藉。

司徒崔烈急不可耐道:

“启禀陛下!”

“方才北军中候传来消息,虎牢关外突然杀出了一支敌军,仅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攻破了虎牢关!”

“眼下敌骑一路摇旗呐喊,已经朝着洛阳而来了啊!”

轰~

像是一道晴天霹雳直接打在了刘宏以及张让的脑门上。

“什么!?”刘宏惊得面色惨白,当场失声大喊起来。

瘦弱的身子更是抖如筛糠。

若不是张让眼疾手快搀扶住,恐怕早就倒在地上了。

刘宏急急忙忙道:

“爱卿!眼下该当如何是好?”

“朕是否要立即弃城逃命?”

何进叹了口气道:“陛下请立即下旨,调遣北伐之军速速回援洛阳!”

“再以千里急报召集司隶各部兵马前来救驾!”

“洛阳四门即刻紧闭,北军入城驻防,刻不容缓啊!”

刘宏闻言总算是恢复了几分清醒。

震惊之余。

刘宏颤声道:“对!就依照大将军的意思,速速昭告所有能调集的兵马,速速前来洛阳救驾!”

直到此时、

得到了刘宏的金口玉言之后。

何进这才稍稍露出一丝得逞之意。

总算是找到理由把河东兵马调集回来了。

如此之后。

何进才宽慰道:“陛下不用担心!”

“敌骑虽然强势,但是洛阳城内尚有万余兵马驻防,只要将士们死守城门不出,敌军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骑马越过城墙!”

“届时各部将士前来救驾,四面合围,定能击溃敌军!”

张让也是无奈地劝慰道:

“大将军所言极是,敌军再厉害也不可能骑马攻城!陛下龙体为重啊!”

刘宏听到众人这般相劝,稍才觉得急促的心脏微微平复下来。

“爱卿务必要守住城门啊!”刘宏鼓励了一番百官。

然后又是剧烈地咳嗽起来。

整个人就像是风中的柳絮一般,风一吹就要倒下的样子。

张让连忙招呼宫人将刘宏抬回了寝宫。

眼看着刘宏的身体如此羸弱。

何进的虎眸中,忽然闪过一丝诡异的精光。

或许。

自己要不了多久就能当皇帝的舅舅了!

中平五年,春。

百年未曾经历战火的天下雄关虎牢关,却是在半日之间宣布告破。

雁门铁蹄气势汹汹地直奔洛阳杀去。

此事一经传出。

几乎是天下震惊!

就算是当年的黄巾起义,也从未这般威胁过京师的存在。

洛阳一时间成了整个天下的焦点。

而陈远等人更是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