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章 赐名山河(1 / 1)

加入书签

嘴里的话啃吧了半截,高远盯着这词发愣。

“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

“可称盖世之精品!”

“绝品呐!”

前比秦皇汉武,后比唐宗宋祖,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敢数落。

傲气凌人呐!

就算当年李太白,也不一定能写出如此狂诗。

“败了,我败了!”

高远自愧不如,摇头感叹。

他已经七老八十,再也写不出心境如此豪放的诗句。

况且就算是他二三十岁,也不可能写出这等惊天词句。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呐!”

连着喊了三句,高远败下阵去。

老朱还不信邪,不知道高原这老家伙怎么了?念念叨叨的。

一把推过高远,目光全撒到朱政的纸张里去,正巧朱政补上了最后一句。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先是砸吧两下嘴。

越看老朱脸上表情越古怪,似哭非哭,似笑非笑。

“咱……咱没看错吧。”

“这词是你娃子写的吧?”

说实话,老朱被这诗词给震撼到了,只有帝王才能感受到这词中的王霸之心。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老朱起义的时候何尝没有这么想过,何尝没有把自己和这些千古一帝对比过。

可老朱不敢把自己排在这些皇帝之上。

他只是勤勤恳恳,希望这大明江山能够万代永存。

可这娃子敢呐!

他敢说,唐宗宋祖的不是!

他敢言呐!

“像是咱的后生!!!”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小子口气不小得很!”

这词自然不用高远评判,老朱也知道写的功底如何。

情景一体,气势万丈。

凭着穷酸儒生的小肚鸡肠,必然是写不出来。

老朱也看到了朱政身上与朱标不一样的地方,这娃子心中有股霸气是朱标身上没有的。

像他曾经,光着个膀子手拿一把菜刀起义的时候。

“高远啊,你且说说。”

“咋样?”

老朱努了努嘴,脸上笑得得意洋洋。

能让这些穷酸儒生吃瘪,也是老朱的一大乐趣。

“不如。”

“在下不如呐!!”

“惭愧得紧。”

高远低头面子上的表情有些挂不住。

好歹他也号称儒学之首,却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一句词来,能压住这首词的锋芒。

“少年应有凌云志,心气堪比天地高!”

“恐怕当今少年郎里,朱家郎君能当一二了。”

“高远,你可别拍咱的马屁,这小子真有那么厉害吗?”

老朱嘴上说着不信,可心里早已经乐开了花儿。

他就是故意发问,就是要扫一扫这高远的面子,让这老家伙再装孤高。

“不过政娃子啊,你也不能太自满了。”

“心气太高容易栽跟头。”

“做诗论文,高远可能不如,当官为民,他远在你之上呢。”

朱政连着做了两个疑惑的表情,眼睛都有点大小眼了。

“高远?”

“儒首?”

“老黄头,你在朝中到底当的什么官?你不说你是翰林院的吗?怎么可能请来高远?”

朱政先前是设想过高远会来,但那终究只是设想。

凭老黄头的官级,怎么可能与儒首高远搭上关系。

“少瞧不起人。你这娃子啥时候也学得这般高低眼了?”

“咱……咱就不能有几个朋友?”

“论辈分,他高远还得叫咱一声兄长呢,是不是高远?”

高远会意,点头称是。“小友才情甚高,是可造之才,入我门下,乃是老朽三生有幸。”

“不知小友可愿?”

朱政连忙跪下。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怎么能够错过。

成为儒首,背后便是万千的儒家学子。

先不说高远精通为官行政,就是他背后的实力也是朱政所向往的。

“弟子愿意。”

“快快起来,可有学名?”高远。心里也舒畅,白捡一个便宜徒弟,诗文造诣还如此之高。

日后若是教的好,必定会有一番建树。

朱政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起身之后作揖。

“请先生赐名。”

明朝流行一股风气,若是老师觉得弟子日后有大器,必定要起学名。

普通的庸碌儒生,是不配享有学名的。

高远既然这么说,必定是已经做好准备,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了。

征服文人墨客的唯有真才实学。这一首词,足矣。

“你词文磅礴大气,山川河岳,历史前年,尽收眼底。”

“纵观历史千百年,朝代更替称不上大气,帝王变换亦称不上大气。”

“唯有山河不变,江山永存。”

就为你赐名“山河”,可好?

………………

ps:认真的吗,读者大大们,昨天就一个评论,心里慌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