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 林家团聚(1 / 1)
小船在水泊中飞速行驶。
到金沙滩上岸。
岸边已经停泊了几十艘小船。
有进有出。
有不少戴毡帽,穿灰色箭袍的汉子正手持盾牌和柳叶刀,身形轻巧的跳上小船。
张教头白眉耸了耸。
这伙子山贼居然很象样子的在练水军。
看身手,个头,居然都有点精锐的样子了。
大宋禁军也练水兵。
是在皇城的金明池中。
但现在就是练一些操船的花巧样子,根本没有水战能力。
这么一比较,这位老禁军教头心中一阵黯然。
沙滩上,还有大量的工匠,带着各色工具前行。
还有不少农人。
扛着猪,赶着羊,提着鸡,鸭,鹅等活禽,向着前方山关赶去。
张老教头看的目瞪口呆。
这是正经的州县村镇模样。
这真的是一伙强人山贼盘踞的地方?
这些百姓,一脸笑容,身形放松,看样子是赶集来了。
再继续向前。
眼前一座雄关在望。
城墙山石底基,碎石为墙。
不少工匠吊着,正在填平夯实墙壁底基。
砰砰之声不绝于耳。
城楼上有木匠在修箭楼。
号子声,刨子,锯子,铲削割锯之声不绝。
更令张教头和林娘子看的目瞪口呆。
好一个热闹太平所在!
再往上,看雄关漫道,三关耸立。
很多装扮严整的汉子持枪肃立。
或是按刀巡行。
这些汉子,张教头都能感觉到肃杀军伍气息。
老人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
当了一辈子军中的教头。
居然是在山贼窝里感觉到了真正的军伍气息。
这些汉子,老教头简直是不愿在心里以喽啰称呼。
他们更象是正经的军人。
而大宋的京营禁军,反而更象是一群山贼喽啰。
这种巨大的反差冲击,令老人神情相当激动。
待过了三关,押达寨子,看到大片平地和高耸的聚义厅时,林冲已经接到信,向着这边飞奔而来。
一家三口,经历重重艰难险阻,种种困难,心酸,终于重聚在一起了。
林冲紧紧拥着自家娘子。
泪水自眼中涌出。
其实这个时侯的人很难做这样的事。
感情太外露了。
咱华夏古人到宋朝时已经很内敛了。
但林冲的经历,叫四周的人都自觉转过了身去。
也是令人唏嘘和理解。
柴进也闻讯赶了来。
林冲松了手,红着眼,向柴进长揖而拜。
柴进扶起林冲,笑道:“吩咐宋兄弟和杜兄弟,去接林兄弟和武兄弟的家人,事前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接来,是以只能先瞒着,还望林兄弟莫怪。”
林冲泪目道:“大官人真的是为林某想到了一切,林冲不仅是欠大官人一命,真是阖家都欠大官人的,此生唯大官人马首是瞻便是!”
其实林冲早就欠柴进的。
按这汉子的禀性,这一世都不可能背叛。
柴进接林冲家人前来,不是再继续收买林冲效忠之心。
而是做个样子给整个梁山的人看。
大官人不仅照顾所有的兄弟,也会照顾好兄弟们的家人。
后者也是相当重要。
宋江有那种擅长邀买人心,初次见面,对话就能直入人心,叫人直呼哥哥的本领。
但宋江也没有想过要照顾兄弟们的家人。
这是一个思维盲区。
李逵就是自己想起去接老娘。
结果半道还被虎吃了。
也算是李逵滥杀无辜的报应。
柴进此举,真的极得人心。
聚义厅内外广场上数百人都看到了刚刚那一幕。
不少人都为之动容。
看向柴进的眼光,更显尊敬和爱戴。
武松家人并未成功接来。
但他内心感动,不逊于林冲。
毕竟大官人也不是没有想到自己。
只是武大不愿来,怪不得大官人。
……
待林冲夫妻情绪稳定下来。
柴进着人把林娘子先送到内宅。
接着与老张教头彼此见了礼。
这功夫,老教头已经将主峰和其余几个山峰的情形看了个遍。
山上大量的石匠和木匠,还有泥瓦匠都在忙碌着。
几个山峰,乱石堆积的地方都被搬开了乱石碎石。
砍了杂树。
整出大片的平地。
木栅围拦和棚子里养着几百头牲畜。
有几十个汉子在牧牛放羊,身上背着筐子在捡拾粪便。
山下开出的地盘极大,但规划的极好,到处都井井有条,干净整洁。
几百个汉子,穿着一样的灰色箭袍,头戴毡笠,正在持枪训练。
工匠们则是在平地上烧砖,凿石,锯木。
已经有一排排的房舍搭建成型。
五间一排,前后有十步左右的间隔。
中间摆放着刚打的木桌和长椅。
房舍,桌椅,都是整整齐齐。
整个山头,都是一副兴旺之至的景像。
叫张老教头大开眼界的便是。
一群壮汉,正捉着扫把,撅着屁股,认真的来回扫着地面上的杂物。
包括灰尘,石子,细沙。
前头扫,后头有人洒水。
真真是一尘不染。
这还是山寨?
这是军营?
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