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三章 天王和教授目瞪狗呆(1 / 1)

加入书签

柴进说的煮盐改晒盐。

确实是在南宋中后期在福建出现。

一直到明清,福建都是采用晒盐法。

那么为什么这种简单方便快捷节约成本的方法没有在全国推行?

一是地方官和朝廷不在意。

民如牲口,节省那些民力物力做什么?

其二,是对技术的忽视,或者说完全不放在心上。

其三,就是便于控制。

宋明清三朝官盐都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全放开推广了晒盐,阿猫阿狗都能到海边晒盐出来,朝廷怎么控制生产和流通,怎么收取高额的盐税?

煮盐法要大铁锅,要大量的柴薪,要成为编户的灶户。

方便控制,出盐,核算成本,便于控制运输。

就算这样还有大量的私盐贩子。

要是推广晒盐法,宋明清三朝海量的盐税就完蛋了。

为了朝廷收益,就只能牺牲灶户,还有普通百姓的盐摄入量了。

煮盐法,时间周期长,费时费力费工费炭,相当不易,所以成本相对高昂的多。

先是“纳潮”。

纳潮颇有讲究,“旱晴天纳潮头,平时纳潮中,雨后纳潮尾,夏秋季纳夜潮”。

围堤纳潮,在海边筑坝围堤,引入海水,七天左右,待海水自然蒸发掉,底部的泥土就蓄含了相当浓度的盐分,之后便可取土备用。

再下一步,便是“制卤”。

以海边的茅草晒干,再用湿土垒成灶,用竹片上搭茅草,铺好之后,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盐漏,可以制卤了。

将纳潮收集好的盐泥铺在草上,用大桶取来海水,不停的冲涮盐泥和茅草,过泥草之后,滤出来的便是可用的卤水。

卤水再次过滤,去除杂质,装入坛中沉淀一段时间,就是最后一部煎煮。

用大灶,大型铁锅,先大火猛烧,卤水沸腾之后,文火慢煮,八小时后,水份煮干,白色的盐成型,这就是完整的煮盐之法。

晒盐法,就是挖蓄池,由高至低开渠,让海水源源不断的涌入进来,一直到将蓄水池装满。

蓄水池的水慢慢引流入坎池。

坎池底铺瓦片,等于是省了纳潮后用海水和茅草加盐土制卤水的过程,也是将煎盐这一步给省了。

经过暴晒和风水之后,引到最低处化晶池的海水再经过人力不停的搅拌,逐渐化为晶盐,然后再用木铲铲出,垛堆晾晒,最后打包成盐。

晒盐法,省了煮盐的工具。

省了制卤的过程。

省了烧煮的过程。

这要节省多少人力和物资成本?

最大的本成,就是在化晶池里搅来搅去。

所以一个坎池配套的化晶池,需要有最少十个壮汉。

另外还要有铲盐和装盐的仓库人员。

运输人员。

由于这里是梁山泊,运输可以完全借助船只来进行。

这方面又节省了大笔的成本。

柴进说的眉飞色舞。

甚至蹲下来,用手划出蓄水池,坎池,化晶池。

给眼前这几个夯货讲怎么引流,蓄水,制卤,通过风干日晒和不停的搅动来化晶成盐。

这个过程周期,只要日晒充足。

风力够大。

过程也并没有想象的艰难。

而且一次蓄水成卤后可以不停的蓄水。

保持盐池每天不停的出产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那就是按柴进计算过的结果了。

如果生产出来的盐都能在短时间内售光。

一年二百万轻松到手。

四十万贯养一个军,二百万就是养五个军,加上平安钱就是六个军。

等若是大宋六个厢都。

如果都按现在的标准,不停的打造精铁兵器,盾牌,强弓,劲弩,加上铁甲和皮甲。

这支军队有多可怕,可想而知。

晁盖蹲在湿地上,两眼的眼光涣散着。

显然晁天王还没有把帐算完。

两个护卫一脸呆滞和茫然。

吴用嘴巴张开,口水流出来也不知道。

简单来说,眼前这几个听完了柴进的话之后。

都象是被雷劈中的蛤蟆。

天翻地覆。

目瞪狗呆。

无话可说。

柴进极为满意。

可惜这时候不能点根烟。

吐个烟圈啥的。

装逼只装一半,遗憾哪。

他说的话,根本不是什么神术。

也没有那么多玄妙。

只有一些细节柴进没有吐露。

真的要开办盐场时,这里一定要戒严。

要将技术要点给彻底保护好。

毕竟这玩意太容易学了。

在柴进有足够的实力之前。

这个盐场会是最大宗的收入来源。

且还会大举冲击大宋北方盐业管制带来的财政收入。

妙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