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冒牌神棍(1 / 1)
几日前那一场夜战,几乎将整个队伍弄垮。
徐卿夫妇自带的仆人、武士死伤大半;魏苍窝里反,他的一帮兄弟自然不能再用;吴越团队实力不足,虽然面对的敌人最少,可是折损却非常大;唯一完好的只剩盖聂的一众兄弟,不过就算有荆轲顶在前面,齐丹等人并未出现大的伤亡,但人人挂彩却实在所难免。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卿虽深怕武安城中那与齐人勾结的赵国贵族把他卖掉,也只能战战兢兢的留了几天,重新招募一批人手。
好在那赵国贵族似乎并不敢做的太过分,在两百技击军覆灭之后,并没有其他的动静,让徐卿夫妇安心了不少。
只是经历那一场纷乱之后,徐卿已经不再相信武安城的安全,等到一应人手就位,次日清晨便迫不及待的让车队离开武安,转往上党。
从武安到上党,一路山势起伏延绵,草木茂盛,风光如画,山涧深溪,飞瀑流泉,教人目不暇接。
只是景色虽美,路程却举步维艰,上党地势高险,只能依秦岭山路崎岖而行,颇有一番辛苦。
好在一路上还算平静,齐人或者还未收到三百技击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或者是放弃了,又或者是另有他谋,总之并未再冒出来找麻烦,让徐卿一行足以安安全全的爬过漫长的山间小道,到达了上党城。
上党城外,旌旗飘摆,号角连绵,肃杀之处远胜武安。
这倒也不奇怪,上党可谓秦赵之间的一大心结,震慑千载的长平之战就是由上党引起。
而此次秦赵交战,上党依旧是战争的焦点,自是军容整备更甚临近都城的武安。
接连走了四五日,这一路上提心吊胆又餐风露宿,盖聂、荆轲、林青羽几人内力深厚,倒是不绝如何,其他人可就是满面风尘了,而徐卿夫妇更是精神萎靡的很,倒是听了一路神话故事的徐荣依旧活蹦乱跳的好不开心。
进了上党城,便代表这次任务完结,领完报酬便可自行散去。
盖聂领了报酬,将两袋铜元分别递给林青羽和荆轲,问道:“两位兄弟,你们接下来有何打算?”
荆轲不在意的接过钱袋,随手往衣襟里一塞,方长叹一声道:“天下大变将至,我想趁着还有时间,去各处走上一走,以后么……便隐居山林,以山水为戏吧!”
林青羽听了,认真地看了他一眼,低声道:“兄长游历天下是好事,可一定要切记,不要掺和进诸国纷争中去,免得成为六国权贵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荆轲淡淡一笑:“放心,我明白。”
他说的笃定,但林青羽怎么可能放心,历史上的荆轲就是为人情所迫,不得不上演了一出“图穷匕见”的戏码。
可惜就算不放心,他也只能劝到此处,再多言就要惹起怀疑了。
路上的时候,他先讲八仙的故事,其后又讲《封神演义》、《西游记》,中间还夹杂着大量《聊斋》片段,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让不少人对他很有些敬畏。
在先秦时期,因为人们极重鬼神,所以号称能通天地、交鬼神、寄生死的巫师普遍受人尊敬。甚至,楚国本就是一个由巫师建立的国家,而历任楚王不仅是一国之君,更是引导楚人精神世界的大巫。
其他诸国不如楚国全民尚巫,可是巫师的地位也同样极高,除了官方的“宗祝”、“卜尹”等巫官之外,民间也有大量巫师存在。
在这种全民崇尚鬼神的大环境下,能随口讲鬼神故事,而且讲的那么合情合理的林青羽,自然就成了其他人眼中高尚且神秘的大巫师。他说的话,很多时候比徐卿这位雇主都更加好用。
盖聂、荆轲两人与他相交为友,就算同样将他认为巫师,也不至于像其他人那样恭恭敬敬,不过言谈之间却也会先信上三分。
“咦?”
想到一路上众人的误会,林青羽忽然意识到,这未必没有好处。
见他面色古怪,盖聂问道:“青羽,何事?”
林青羽干咳一声,道:“只是忽然有一些不好的预感。”
盖聂两人神色一肃,他们认为林青羽非常人,自然会重视他的话。
林青羽脸色肃穆,一本正经的忽悠:“方才轲兄称‘隐居山林,以山水为戏’时,小弟隐有触动……轲兄欲游历天下,必将有血光之灾。”
荆轲容色变了一变,又笑道:“你我江湖人,血光之灾岂非常事?”
林青羽摇了摇头:“这次血光之灾与以往不同,涉及天下,更危机性命。”
荆轲张了张嘴,疑惑道:“兄弟莫要吓我,我一小小剑手,如何涉及天下?”
林青羽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反问了一句:“长空、残剑、飞雪,三人如何震惊天下?”
荆轲沉默不语,却是盖聂皱着眉接道:“刺秦!”
荆轲想了一想,问道:“兄弟曾多番劝我莫涉国事,莫非就是因此?”
林青羽沉吟一下,认真道:“兄长之行不利于燕,只要不去燕地,当无性命之忧,兄长只需知晓这点,足矣!”
荆轲微微蹙眉,没有再问,只是眸中显然仍有怀疑,或者说倔强的执拗。
对于这等剑客来说,固然相信鬼神的存在,却也深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因莫须有的危险而退避,让人听了必然笑话。
对于荆轲、盖聂这样的人来说,名重而命轻,哪怕信了林青羽的话,他也绝不会因此而退避,反而会迎难而上。
林青羽看他眼神,便猜出他的想法,不由有些头痛,想了一下,又道:“两位兄长,可愿听小弟讲一个有关秦王幼年的故事?”
“秦王幼年?”
两人怔了一怔,不知为何话题转到这里,不过对这个故事却大感兴趣。
“众人皆知秦王生于邯郸,其后才随父归秦,十三岁成为秦王,却少有人知幼年的秦王有一至交好友,就是燕国太子丹。”
林青羽娓娓道来,“太子丹和秦王政幼年时同在赵国当质子,在邯郸的那段岁月里,两个遭遇相似的稚童同病相怜,一起游戏、一起玩耍,一起慢慢地长大。可是造化弄人,随着时光的推移,两个亲密无间的孩子迎来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秦王政跟随父亲回到秦国,在吕不韦的精心策划下,秦王政的父亲赵异人(PS:秦国王室都是嬴姓,赵氏,所以称秦始皇嬴政和赵政都是对的,他爹异人也一样,不过这个时代不会直呼姓,只会称呼氏)成为秦国国君,可惜赵异人是一位短命的君王,只在位三年就去世了,然后少年赵政登上秦国的王位。
在秦王政登上王位十几年后,燕王喜为了争取秦国的支持,把太子丹送到秦国抵押。
太子丹满以为曾经的好友会善待于己,可惜……不知为何,秦王政不仅不再认他这个生死兄弟,甚至比对其他诸侯质子更加冷酷百倍,可谓是百般折磨,千般侮辱。
自此,太子丹对秦王政之恨深似渊海,恨不得生啖其肉,为了报复秦王政,他甚至可以拿燕国的命运去赌……”
故事听完了,这种大八卦,让荆轲盖聂这种硬汉也颇感惊奇。
只是……这和荆轲有何关系?
盖聂心中一动,低声问道:“听闻太子丹离秦归燕,莫非准备招募死士刺杀秦王?”
荆轲一怔,随即不以为然道:“我无欲无求,他又如何招揽于我?”
“人皆有欲望,只是所好不同。”林青羽微一挑眉,道,“兄长若是不信,也不妨去燕地一行,只是切记小弟之劝,也莫忘了太子丹与秦王政之间的恩恩怨怨。”
所谓“堵不如疏”,既然劝告作用不大,不如让他去亲眼见一下,知道了这许多秘闻,他就算不信也会心有防备,若他依然中招,那也只能叹一声“时也命也”了。
三人正说着,徐卿笑微微的走了过来,行礼道:“青羽先生,盖聂先生,荆轲先生,两日后就是舍弟大婚,三位若是无事,不妨留下喝杯喜酒再走,如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