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剑意初成(1 / 1)
秋去冬来,万物俱寂。
秦赵之战,因为天气转冷,不利兵甲,不得不暂时进入了修整阶段,颓废的赵国迎来了一丝喘息之机,但谁都知道,只待冬去春来,便是大战再起之时。
在那之前,若赵国无法寻来援兵,覆灭之期不远。
林青羽掐指算了下,无名刺秦发生在秦破陉城之后,如今秦国大军尚远,他的时间还算充裕,便安心留在此处学剑。
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即为华夏最有影响的学派。
然而,儒者为何名为儒,儒字又是何种含义,“儒家、儒学、儒教”有何区别,却是很少有人去探寻。
其实,“儒”发源自尧舜禹的五教时代,原本是负责治丧、祭神等各种宗教仪式的术士。殷商亡国之后,原本的殷商术士沦落为执丧礼者,周朝对此类文化之术士、巫师则蔑称为“儒”,因已遭亡国,其文化只能以柔弱之势存在。
后人常说“儒、释、道”三教,多认为儒教即为孔子所立之道,其实这是不对的,真正的“儒教”应是比之道教成型更早的上古教派。
直到孔子开始,“儒”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孔子将儒教中的“德”与“礼”剥离出来,承袭殷商以来的巫史文化,发展西周的礼乐传统,渐渐地脱离了巫的知识范围,形成新的儒家学派。
残剑的儒家剑上承上古儒教,下继儒家新学,以“中正”为里,以“阴阳”为变,既有“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的微妙玄通,又有修身治国平天下之大气概。
残剑教导林青羽儒家剑。
每日清晨,纯以双腿奔到陉城数十里外最高的山丘之上吐纳,吞吐日出东来紫气化为体内浩然正气;其后,潜入山丘下冰冷刺骨的深潭之内,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绞扫,每个动作三千次,不是为夯实基础,而是要借助潭水之柔、重磨去他剑法中最后一丝匠气,借机体悟“圆转如意,生生不息”之意境;再后便是写字,日写千字,只写一个“剑”字,自书法中遥望儒家剑意之真谛。
至于飞雪,果然如残剑所言,因为心结太重,她从未正面教导林青羽,甚至从未在林青羽眼前露过正脸,更别提说上几句话。
残剑让林青羽亲自去拜见,叩响门扉,门开之处,却见满眼剑光,然后就莫名其妙的退了出来。
虽是吃了闭门羹,林青羽却只有惊喜。
以飞雪剑术,若想伤他,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那一剑却毫无伤人之意,反倒是无形中让他开拓了眼界,见识到了道家剑意精髓。
林青羽隔日再去拜会,虽然小心戒备,却又被一剑迫退,依旧没有见到人的正脸。
日复一日,每日必至,飞雪始终没有露面,也从未对他的打扰表示不满。
就这样,七天之后,他终于能勉强看清,那满眼剑光其实并非无序,而是一个个串联在一起的圆;十五天之后,他纵起斩将,硬抗了一剑,结果虎口被震裂,浑身气血倒流,休息了大半日才能起身;三十天之后,他硬抗一剑而毫发无损,虽然紧接着那“圆”化为“一”,不等他见到内中人影,便又将他一剑打了出来。
至此,飞雪虽无一言以教,林青羽却自其剑意中领悟到了“太虚太无,太空太玄”的道理。
《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钦,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虚无者,无物也;自然者,亦无物也。
寄虚无生自然,寄自然以生道,皆明其自然。
又三十日,大雪纷飞。
林青羽潜于潭底,气做龟息之眠,剑随意念缓缓而动,杳杳冥冥之间,所学兵家之理、道家之理、儒家之理由三合一,又由一分二,由二而三,由三而万物。
佛家说人生有三大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以前的林青羽初出狼孟时只在第一境界,看见山就认为是山,看见水就认为是水;前来陉城之前位第二境界,看见山觉得山不是山,看见水觉得水不是水。
而现在,他终于踏入最高境界,将一切招式尽皆放下,得到真正的超脱,领悟剑中真意。
《六韬》中有言:凡用兵之道,莫过乎一。
何谓“一”?
天地万物皆从道生,莫有能离道者,复谓之一,一之布气,二仪由之而分,故曰一生二。万物莫不由天地氤氲之气而生,故曰天地生万物。
一阶于道,几于神,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为兵学最高境界。
十步一杀,同样是万剑归一。
悟通剑意,气息如潮,林青羽一剑刺出,剑气浩荡,剑鸣水啸,数丈深潭,自下而分。
鼎立,神出。
出将,入地。
到了此时境界,代表林青羽精气神圆满,可以己身为炉鼎,以精、气、神为药物,修炼金丹大道。
金丹成时,身若琉璃,心似金刚,内外明彻。
林青羽自汹涌落回的潭水中辛苦爬出,也顾不得天寒地冻,便光着身子,盘膝静心,呼吸吐纳,过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将消耗干净的内力补充了小半,这才站起身来,换上干燥衣衫,向着陉城缓缓走去。
他走的极缓,可是一步一个脚印,每一个脚印间隔都几无差距,就好似丈量过一般。
待越过数十里路,回到陉城之时,天色早已黯淡下来。
北风呼啸,乌云如铅。
林青羽再一次来到飞雪门前,微躬行礼:“飞雪先生,学生拜见!”
内中无声,唯有灯火轻摇。
林青羽也未期待她回话,只是稍稍顿了一顿,便抬手推门。
“吱呀”一声,木门应声而开。
摇曳灯光之中,一剑纵光而来,一化二,二化三,三化万,转眼间铺满视野。
同样是一式“三生万物”,比起最初拜见时那一剑却不可同日而语。
锵!
长剑在手。
林青羽进步,一剑挥出,重逾泰山。
只听“当”的一声大响,铺满视野的剑光顿时消失,斩将剑仿佛是一根钉子,钉在了一柄雪白长剑的七寸。
林青羽终于见到了飞雪。
与残剑一样,她也是一袭白衣,说不上天姿国色,却自有风骨傲然,立于激荡剑风之中,颇有飘飘欲仙之感。
“学生拜见飞雪先生!”
林青羽收剑入鞘,再次行礼。
飞雪神色依旧平淡,将飞雪剑收回,平静道:“你的剑已成,日后无需再来。”
林青羽拱手:“剑术已成,学生要继续游历,多谢先生教导!”
“去吧!”
飞雪随口应了一声,仿佛浑不在意,甩一甩手,将大开的门再度关上了。
林青羽摇头苦笑,扭头望去,正见残剑满脸苦涩的站在那里。
木门紧闭,内中再度无声无息,甚至连灯火也熄灭了,残剑无奈的叹了口气,仔细地看了林青羽一眼,轻声道:“你的剑意成了,比我预想的更快一些。”
林青羽认真道:“若非两位先生悉心教导,学生要领悟剑意至少还需一年时光。”
“成了便去吧!”
残剑摇了摇头,叹道,“只希望,你我还有再见之日。”
林青羽犹豫了一下,低低道:“天下太平之日不远,还望先生珍重,不要为一时意气而自伤。先生为天下忍辱负重,不惜为心爱之人误解,又怎能不去看一眼太平盛世?”
残剑眸中微露憧憬之色,点了点头:“我会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