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章 你学生孙元化呢?快叫来(1 / 1)

加入书签

为了避免尴尬,尤其是发现万历皇帝在此,影响大明富户豪掷千金,王善不得不让皇室早早撤退。

大明皇帝怎么会觊觎他们的财富呢?但是在皇帝面前炫富,总有找死的感觉。

纯粹是对皇权的忌惮,大明王朝富豪无数,但是干明目张胆炫富的几乎没有,哪个不是撅着腚挣钱,然后能藏多少就藏多少。

但这一次不一样,不但富商出手,而且各地商会也出手。

大明万历四十三年,北京城内各地商会会馆,就已经遍地开花。

这些会馆,不但成为了各地经商之人落脚之处,也是各地学子进京赶考的住处,并且还食宿全免,若是能中得一官半职,还会有礼金送上。

这也是明末地主、豪绅、富商结交权贵之所,因此,其中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

每年由各地会馆筹集资金,为本地人,募官投献,一些厉害关口的职务,都会由会馆出钱。

所以你说,大明的大多数官员,到底会为谁说话呢?

王善相信魏忠贤的能力,就放手让他去搞,反正肯定亏不了。

他现在有个重要事情要办,那就是彻底敲定徐光启,这个站在明代科技最高处的人才。

其他事情,都可先放下。

与王善心情一样,徐光启也有很多事,迫不及待的想要求教于他。

于是两个人,真有相见恨晚,要不要拜把子的节奏。

安排好一个私密的房间,听闻天君召唤,徐光启欣然前往。

外面震耳欲聋的叫喊之声,到了这里丝毫也听不见,虽然是白天,但是点着烛火,却也明如白昼日光照耀。

王善进来后,徐光启赶紧上来迎接,这让王善感觉很不好意思,急忙爬上了神案上给自己准备的蒲团。

没办法,毕竟才五岁吗,不然说起话来太不方便,抬头仰视,总不如低头俯视的感觉妙!

两人坐定之后,徐光启不好冒然开口相求,王善不知从何问起,一时之间有些冷场。

看这个样子,王善突然想到一个人,急忙问道:“孙元化现在在你那里吗?”

“天君竟然也知道元化?他在我那里啊,已经跟着我学了两年了!”徐光启惊讶道,他也想不到天君为什么会提到他。

“那赶日子,不如撞日子,还请先生书信一封,我即刻让人将他寻来,有要事与你二人相商!”王善想到孙元化,不觉心痒难耐,有了徐光启的领导,孙元化的加入,大明科技局可以开张了,可以先从改良火器、火药开始,只要这个能进步,保住大明和自己小命肯定不成问题了。

“光启这就书信一封,他就在李之藻别院,大概一个时辰就能赶来!”

王善急忙叫来明月,端来文房四宝,让明月研磨,不一会就让人赶紧将书信送了出去。

徐光启看王善松了口气,便道:“莫非我那弟子,也入了天君法眼?”

“徐先生,不好意思,实在事关重大,我不得不如此行事!”王善不好意思了,真的有些沉不住气了,没有傍身利器,怎么都觉得拯救大明就是一句空话。

“不知天君所谓何事,如此紧急!”徐光启忍不住问道。

“以徐先生眼光,应该知道我肯定不是个孩子,至少这里不是个孩子!”王善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光启正想问天君,从何而来?”徐光启也是非常好奇,毕竟这样的事,说起来匪夷所思。

“我来自几百年以后!”王善很坦白,对这样的人,最好推心置腹,才是换取忠心的最佳手段。

“嘶……”徐光启不觉倒吸一口凉气,说是王灵官下凡,也许他都更好接受一些。

“我知道你难以置信,但这就是事实,只是我本名叫王善,而这个肉身是明末最后一个皇帝!”王善指了指自己的身体。

“委实难以置信!”徐光启差点脑淤血,揉了揉太阳穴,试图去接受这个说法,但是怎么来的呢?爱好科学的人,总是会刨根问底。

“我自己也不信,但这里就是大明,而且还有三十年就要亡国了!”王善说出了更让人震惊的话。

“什么?”徐光启的脑门上简直要冒金星了,对于他这么开放的脑洞,都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还是难以承受这样的事实。

“对!今天山东大旱已经无可挽回,明年将是大饥荒,这些我看过的史书,都已经记载了!为什么王灵官能这么灵验,就是能知道前后五百年的很多事!”王善继续吐槽,身在这样一个时代,有一个能听懂你说啥的人,简直不要太知音了。

“光启有些头晕,请天君容我稍坐片刻!”徐光启揉着脑门,有些难受的瘫坐在太师椅上,双眼无处安放。

王善只好将吐槽大会,暂且搁置,坐在那里看着房梁发呆。

良久,徐光启才重回平静,思量良久才道:“天君可有何证?”

要不说呢,搞科学的都讲证据。

“我就带了自己杂七杂八了解的知识来,并没有什么实证,但我知道你那本欧几里得《原本》,历史上记载,只翻译了六卷,就没有继续翻译下去,而且你之后,还编纂了一本汇集明朝农业、科技方面的百科全书,为我这个肉身明末最后一个中原之主,重新制订了历法!而且,你还是一个很懂战略的人,在以后辽东几年后的萨尔浒战役前,说过利害关系,如果他们能听你的建议,辽东就不会那么快完蛋!”王善说了个痛快,徐光启弄了句句惊心。

“确实难以置信!那天君唤我那学生来,所为何事?”徐光启仔细想着,其中可能的漏洞,自己翻译那本西学巨著,知道的人不多,却也不少,要想打探这些,倒也不是难事。

“你那徒弟,日后会继承你的衣钵,在火器上有很大成就,这次叫他来,就是希望能提前让他改良大明火器,应对将来内忧外患的战局,提高大明整体军事实力!”王善毫不隐瞒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个明朝历史上重要的科学家,他这样做,也是在赌,赌一个学者的风骨。

“大明内忧为何?外患为何?”徐光启忍不住问,这要是真的,那真是越早越好,自己的学识能在这上面派上用处,也不负自己一身所学。

(看到书评了,非常感谢大家的点评,给我更多的动力,写好本书,小手一点,灵官你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