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章 熊廷弼辽东路上练新兵(1 / 1)

加入书签

为了熊廷弼的任命,暂时避开后面朝堂变动带来的影响。

万历紧急召开了内阁廷推,并将六部尚书及都御史,都叫到了一起,

商议起了特派辽东钦差特使,总揽辽东军政诸事,

并撤回王雅量,转而安排他去负责山东等地的赈灾事宜。

这次会议没有在内阁举行,而是将地点选在了御书房。

吏部尚书:郑继之;户部尚书:李汝华;礼部尚书:何宗彦;

兵部尚书:李鋕、侍郎,崔景荣、魏养蒙;

刑部尚书兼都御史:张问达;工部尚书:林如楚,全部到场。

加上大名内阁首辅方从哲、副相吴道南,一共十二个人,悉数到场。

方从哲介绍了一下辽东严峻形势之后,便将此次会议的主题挑明,

使得一切都顺理成章,很自然人选当中,

必然就出现了曾经在辽东做出突出成绩的熊廷弼。

兵部右侍郎崔景荣,提出的人选,果然就是杨镐。

吏部尚书,郑继之则力推熊廷弼。

刑部尚书兼都御史的张问达,则强力推荐王化贞。

户部尚书李汝华则推荐了,孙承宗,并言明他是最佳人选。

万历心中有了人选,既然已经有人提出了熊廷弼,就直接点了熊廷弼的名字。

首先反对的是张问达,这位东林党人,

自然对熊廷弼是颇有微词,将芮永缙之事,又重新提起。

那有些恶心人的证据,在熊廷弼那里,

即便是在此处,也难以拿这个来说事,

况且王善叮嘱过,这件事要慢慢追查幕后黑手,千万不能打草惊蛇。

所以万历有一万个理由,却难以说服众人。

四个人选,一个王善早就提起过,导致辽东优势尽失的杨镐,

另一个适合做外交,不适合领兵的王化贞。

孙承宗倒是也合适,但此时还有其他要事安排给他,所以也不能选。

万历朱笔一勾,道:“杨镐于陕西时,有过纰漏,虽人没有大过,但明显领军不是帅才,

王化贞有奇谋,单人劝退蒙古诸部,但行伍之中历练尚短,

没有经历过战阵厮杀,因此他也不合适!

孙承宗,朕有大用,还需他教导太子,暂时脱不开身……”

方从哲马上上前,力荐熊廷弼,虽有书生丧命,

但法度适当,并无归错,

也就是说,那孩子倒霉而已,不应怪罪到熊廷弼身上。

东林党在场只有三四人,还没有像后世一样,占据了大明官场半壁江山,

而其余的尚书也都是不搞党争,人品正值之辈,

所以在万历坚持,方从哲附和的情况下,

加上熊廷弼此人的确是个难得的帅才,又曾在辽东颇有建树,

所以即便张问达等不同意,这个人选就这么定下来。

历史上,东林党人遍布朝野,那是在万历归天之后,天启年伊始。

由于当时惠世扬独闯皇宫,和当时朱常洛手下得力太监王安密谋,

联络了杨涟等一干东林党骨干,击败了郑贵妃与李长侍妄图把持朝政的阴谋,

使得天启帝能够顺利登基,才有了东林党人全面入朝堂的局面。

当然孙承宗作为太子太傅,鉴于大明朝堂许多官位空缺,

加上本身孙承宗就偏向东林党人,所以在组建内阁之时,

便将不少东林党人重新启用。

比如叶向高重新入阁,赵南星吏部尚书,高攀龙为光禄寺丞,历任太常少卿,

然后马上大批与东林党人关系密切的人,被安插在了各个紧要部门。

此时,北京城朝堂中枢,东林党人势力羽翼未成,各部大佬,不参与党争。

熊廷弼的任命,才没有遇到那么多阻力。

这也是熊廷弼得罪东林党人,在东林党大本营南直隶任官被拉下马的原因。

第二天,熊廷弼就接到了圣旨和委任书及尚方宝剑一把。

而熊廷弼竟然多一天都没有停留,领完相应官服、官印、文书凭证,及若干银两,

不等随从配齐,走前和王善又聊了半个时辰,

带着老家仆熊大,便踏上了去往辽东的征程。

而在去往辽东的路上,熊廷弼又对辽东有了新的认识。

这一天,熊廷弼在一处驿站歇脚,正吃着一碗浇头面,驿站外面忽然传来了吵闹声。

熊憨憨端着面条,嚼着蒜瓣就出去看热闹。

世人皆有好奇心,熊廷弼也不例外,

再加上重新得到重用,心情大好,对身边发生的事也敏感起来。

只见外面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正被驿卒挡在院墙栅栏外面。

听着吵吵嚷嚷的口音,是来自辽东!

熊廷弼将碗交给老仆熊大,然后走上前去,想问个究竟。

“别吵吵!你们这是打从哪里来,在这里吵什么啊!”

熊廷弼往哪里一站,直接高出一头去,

那胡子炸毛似的张着,虎背熊腰,一下就镇住了场面。

“熊大人,您咋过来了,惊动熊大人是小的不是!”

说罢转身对着那群人喝道,还不快快走开,惊了老爷,把你们都拿去官衙。

这群人一听这个凶神恶煞的壮汉,还是个当官的,马上跟耗子似的,四散而去。

却有一名妇人,迟疑着,慢慢挪动着步子,不肯离去。

“有什么难处,尽管和我说!我也在辽东做过官,说起来还是半个乡亲!”

熊廷弼一见这一定是有事啊,连忙喊住她。

“大人,救救我可怜的孩子吧!求求你了大人!”说罢这女人跪在了地上,挣扎着爬了过来。

摆手制止了要上前赶人的驿卒,熊廷弼来到跟前道:

“有啥事,你和我说,我叫熊廷弼,一定为你做主!”

这妇人一听熊廷弼的名字,马上痛哭起来:“熊大人啊,你可救救我女儿吧,她快饿死了!”

“什么?熊大,快把我的面端来,人呢?孩子呢……”

熊廷弼马上招呼熊大,带着妇人去了不远处一个用树枝临时搭建的简易窝棚。

一个八九岁的孩子,饿的奄奄一息了。

熊大将面交给了妇人,妇人马上就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大口。

熊大正要发作,熊廷弼却拉住了他,让他再去端碗面来。

那妇人嘴里的面嚼了又嚼,却不下咽,而是附身,口对口,将面送进了孩子口中。

熊憨憨看到这一幕,心里不由悲从中来。

强忍着难过,询问起身旁的人。

原来,高淮祸害完辽东之后,虽然这个太监被赶走了,

但是大多数辽东农民都已破产,没了生计。

而此时辽东那边,军户也都过不下去,又要修筑边墙堡垒,还要抽男丁入伍当兵。

本想依靠军饷活命,但是不但发放不及时,

还被层层克扣,最后落到军户手中,已经无法养家糊口。

偏偏很多夷人涌入关内,不但占了军户土地,还强占房屋。

有些夷人甚至对军户的妻女下手,使得屯边军户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而大明底层官员怕事,为了安抚夷人,让夷人当兵戍边,做自己政绩,竟然视而不见。

想活命,要不逃到关外女真人那里种地做奴隶,要不然就逃回关内回老家。

这不,熊廷弼遇到的正是不愿去给女真做奴隶,从辽东逃难回来的边民军户。

熊廷弼的收攥成拳头,捏的咯吱咯吱响,这样的辽人怎么可能会为大明卖命呢?

他们连自己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又怎么可能为了大明牺牲性命。

看着这些边民,熊廷弼实在是于心不忍。

“走!我带你们回辽东!熊某若是不能让你们安居乐业,

就把脑袋割下来,立在边墙之上!”

“熊大人,你这是要回辽东吗?您这是……”

“熊大人,辽东活不下去了啊,让我们回去干嘛?”

“是啊,熊大人!您可别害我们了!”

熊大在一旁不乐意了,大喊道:“我家少爷,如今是大明钦察,

手握尚方宝剑,此次就是专门去辽东做官!镇守辽东!”

“什么?熊大人要回辽东做官了吗?”

“还是钦差大老爷!”

“尚方宝剑,那不是可以直接杀贪官,杀那些该死的官兵头子了吗?”

熊廷弼转身对着所有人道:“难道你们就舍得打拼了多年的基业?

难道你们就舍得自己的土地?

难道你们就不想伸冤报仇?

不想看那些害你无家可归之人,受到惩罚!?

不想将那些夷人,赶出自己的家园?”

说到夷人,又结合王善所说的努尔哈赤用奸细,

熊廷弼马上意识到,这可能又是女真人搞的鬼!

如果辽东百姓都是如此遭遇,辽东恐怕完蛋的更快!

这些人,绝不能放回关内!

熊廷弼的一席话,一下将这群濒临在死亡线上的人,残存的怒火全部点燃!

既然活不下去,回到关内又如何,没有自己的土地,靠乞讨吗?

军户逃离屯田之地,就是大罪一件,必定还是四处流亡!

何处是家?

如今有熊大人给他们做主,还有皇上御赐的尚方宝剑,

能报仇,能夺回家园,谁还会去做流民?

“跟熊大人回辽东,惩贪官!杀夷人!夺回土地,夺回家园!”

随着众人的呼喊声,越来越多的辽东逃亡者,聚集在了熊廷弼四周。

本想悄然上任的熊廷弼,此时也不得不大张旗鼓,拉起旗号!

沿路各州县,就地征粮,当然是征大户,打白条!

不打白条没有那么多钱啊!

不过这也就是一个形式,毕竟沿路各地县令父母官也害怕,

越来越多的流民为了吃饱肚子,敲诈勒索富户,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了,

既然来了钦差,赶紧拉着当地大户,送上粮草银两,将流民带着钦察一路走好!

熊廷弼尝到了甜头,干脆放开了做,将这些流民中,逃兵役的军户,

直接组织起来,一边向着辽东进发,一边用王善的方法练兵,

然后一边让流民充当宣传员,将辽东新政进行传播:

再无军户,当兵自由,粮饷优厚,绝不拖欠,军功必赏,马上封侯!

这样且行且停,上任速度当然奇慢,

但是当熊廷弼快到辽东时,已经扯起了近万人的新军!

王善来不及感慨熊廷弼的骚操作,那边宫里尚衣监的太监,便过来给王善量尺寸了。

一问干嘛,那三太监支支吾吾也不说话,忙活完,就赶紧撒丫子溜了。

王善委实不知道他们怎么盘算,但想想满朝文武大臣,也不见得能同意,所以也就没放在心上。

关键是,他还有别的事要忙,比如开启那个利玛窦准备交给继任者的机关盒。

这可是个超级有挑战性的盲盒!

就是不知道,如此精巧的盲盒里,装得会是什么?

(大章送上,喜欢的朋友请点击收藏、给朵鲜花,点个必读,谢谢大家,小手一点,灵官你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