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殿下有大才!(1 / 1)
听完朱沐英的意见,众人都是一阵惊讶。
朱元璋心里是又惊又喜,他没想到朱沐英在蜀山修道,居然也能有这样的见解,也不知道这些见识是他从哪里看来的。
朱沐英的意见可不只是纸上谈兵,相反,他的意见和朱元璋自己的就有很多是不谋而合的。
就比如下一个动兵的目标,朱元璋也认为是要解决辽东的纳哈出。
这家伙在辽东拥兵几十万,虽然大多是老弱病残,可是要是给他时间,他一定会在辽东成功立足的。
所以趁他立足未稳,出兵解决他,这是上策。
不过户部尚书茹太素还是有不同的意见,他对朱沐英说:“殿下的建议很好,可是老臣还是那句话,没钱。”
冯胜不满地说:“茹尚书,你怎么总是这么一句话。这出兵辽东是正事,你怎么能这么抠门呢?”
“这不是抠门,这是为了大局着想。陛下这几年一直在奖励开荒,可是百姓们没有牛马,没有农具,怎么开荒?这些东西都要朝廷给他们准备,这些东西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是要出钱制造的。
还有办学,陛下要求每个县都要有县学,这老师和学生也都要钱粮养着。还有西南不稳,西平侯天天找我要钱要粮;南方各省今年夏天有涝灾,灾后重建才刚开始。
你告诉我,这些事哪一件不比出兵辽东更加要紧?”
冯胜被说得哑口无言,朱元璋也是一阵郁闷。
是啊,现在国库紧张,处处都要用钱,这军费真的一时半会的拿不出来啊。
就在这时,朱沐英说:“要钱也不难。”
朱允炆冷哼一声说:“你说得简单,你还能让天上掉钱不成?”
“天上虽然不能掉钱,可是我们可以借钱啊!”
“借钱?岂有此理,这不是丢朝廷的脸面吗?”
“就是,我堂堂大明朝,岂能向别人借钱?”
有好些大臣都不同意借钱,主要的理由还是不能丢这个脸。
可是朱元璋可是当过和尚和乞丐的,脸面对他来说,如果有必要,随时可以放在地上踩的。
只是他有不同的顾虑,他说:“现在天下平定没多久,百姓生活困苦,这找谁借钱啊?”
“当然是谁有钱找谁借,比如扬州盐商!”
现在的盐商虽然没有明中后期豪富,可是也已经是天下有数的有钱人了。
朱元璋一听,眼前一亮,他马上就看向了青龙,他想让锦衣卫去扬州一趟,把那些盐商的钱全都‘借’过来。
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目光,都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有些人暗自摇头,这些盐商们要倒霉了。
青龙也是会意的一鞠躬,然后就要离开。
就在这时,朱沐英说:“慢,皇爷爷,这次青龙去扬州,和盐商们商量的时候,不能用强。而且我们借了钱之后,是一定要还的!”
朱元璋不以为然地说:“这天下都是咱的,咱找他们要的钱,他们敢不给吗?”
“他们当然不敢不给,可是给完之后呢?要是皇爷爷真这么干了的话,以后还有谁敢当有钱人?就算真有有钱人,他们也会把钱藏起来,不敢再当有钱人,到时候咱们再向谁借?正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为了以后着想,咱们必须还!”
朱元璋心里有些不情愿,他不甘心地说:“难道就让这些商人拿着大量的金钱,在外面逍遥快活?”
朱元璋是穷人出身,他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还有不法商人,恨不得把这些人全都杀了最好。
朱沐英说:“当然不能让他们逍遥快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们有钱,就让他们多出钱。不过强抢不行,我觉得收商税最好!”
茹太素首先反对说:“商税?这不好吧,现在天下商业还不是太繁荣,贸然收税,只会打击商业,让大家不敢经商啊。这样粮食不流通,一些地方首先就会饿肚子!”
“我们可以分不同的税率,盐粮这些重要的物资,我们可以不收税,而丝绸、珠宝首饰这样的奢侈品我们可以收重税。”
“可是盐粮不收税,这不是便宜了那些大粮商和大盐商了?”
“当然不是这么简单,我们自己成立皇家粮行和皇家盐行,自己做这两样买卖,和这些粮商盐商竞争。我们定下最高卖价和最低买价,丰年时收粮,灾年时卖粮,这样农户可以把粮卖给我们,保证他们的利益不会受损,让别的粮商不敢太过份。
至于盐商,我的法子也和粮商差不多,不过我有一法,可以让产盐的消耗大大降低,产量大大增加,有了此法,盐就可以无穷无尽,天下的盐价也就涨不上去了。”
朱沐英说的制盐法就是晒盐法,这个法子最早在晋朝时就有人用过了,在宋代的书中就有记录,就是不知为什么,到现在,这样的法子也只是少数人在用。
茹太素马上又问道:“那如果皇家商行的人贪污呢?”
“御使是做什么的,让他们监督商行就可以了。而且为了防止他们同流合污,御使可以一年或是两年一换。”
朝堂之中,只有朱沐英和茹太素的声音,他们一问一答之间,有许多新奇的观点和办法都被掉了出来。
朱元璋是又惊又喜,没想到朱沐英的第一次上朝就惊艳了全场。
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出朱沐英是有一整套自己的治国理念的。
虽然有些在朱元璋看来是错的,可是错的也比没有要强。
在朱元璋看来,朱允炆就是没有自己的治国理念,然后被一些儒生灌输了一整套别人的东西。
这样的人要是当了皇帝,肯定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人不会是好的皇帝。
朱允炆不知道,就因为朱沐英的这一番话,他就彻底的和皇位无缘了。
可是他本能的就对朱沐英产生了嫉妒,没办法,朱沐英的表现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他吸引了皇爷爷所有的注意力。
这对于朱允炆来说,是绝不允许的。
从这一刻开始,朱允炆就起了杀心,他决定要杀朱沐英而后快。
一旁的朱棣看到了朱允炆那不加掩饰的杀意,然后不屑的笑了一下。
这样也好,让这小子去和朱沐英斗,他在旁边坐享渔翁之利好了。
朱棣不像朱允炆,朱允炆是只顾着嫉妒,对朱沐英的话是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朱棣是真的听进去了,对于朱沐英提出来的办法,他有些是深为认同。
他甚至在心里想着,要是这家伙是自己的谋士的话,那就好了。
现在朱棣身边只有姚广孝这一个谋士,可惜姚广孝满脑子就是怎么造反,怎么使阴谋,对于治国方政,他是一点也没有。
要是这两人结合一下,那就是最完美的谋士了。
可是朱棣知道,朱沐英是绝不可能成为自己的手下的,所以他只能放进了自己的必杀名单之中。
蓝玉则都快睡着了,从他们开始谈起税收的时候,他就无聊的想睡觉了。
蓝玉对别的都不感兴趣,他只对战争感兴趣,这些长篇大论也不知道有什么好聊的,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练一套刀法呢。
朱元璋认认真真的听完了朱沐英和茹太素的对话,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他问道:“茹尚书,钱的问题解决了吧?”
“是,沐英殿下真是大才,有了他的办法,臣估计在一个月之内,可以筹到五百万两的军费!”
“好,既然是这样,冯胜,你开始整备人马,等明年开春之后,带五十万大军出征辽东!”
“臣遵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