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孔明,恐怕你回不去徐州了(1 / 1)
嬴昭一把抱起她,便下城而去。
吕玲绮幽幽转醒时,迷迷糊糊睁开眼,抬头一望,蓦然发现,自己竟被嬴昭抱在怀中。
她虽性如烈火,但到底有是女儿家。
生平头一次,被一个男人这般亲近的怀抱着,立时羞辱面红耳赤。
“公子~~”
她挣了挣身子,想要下来。
“不要动!”
嬴昭语气却如在命令,并没有松手。
吕玲绮心头一震,眼前这少年,仿佛有种与生俱来的威严,竟让她不由自主的想要顺从。
她只得含羞低头,红着脸,任由嬴昭将她抱回县府,安放在了房中榻上。
“你只是精神受了打击,好好休息几日吧。”
嬴昭只叮嘱一句,转身就要离去。
“公子!”
吕玲绮忽然想到什么,一声轻唤。
嬴昭回过头来,目光看着她。
吕玲绮定了定神,恳求道:“如今小沛已攻下,我想好生安葬了先父,还请公子应允。”
她倒是个孝女。
对吕布,嬴昭除了鄙夷他的反复无常之外,倒还颇为佩服。
此人以一介寒门,硬是凭着不世武艺,搅到汉朝天翻地覆,令多少身世显赫的诸侯为之忌惮。
这样一个人,配得起一个体面的安葬。
念及于此,嬴昭便点头道:“你们爵封温侯,就以侯爵之礼安葬他吧。”
“多谢公子!”
吕玲绮俏脸堆起喜色,一脸感激的拜谢。
嬴昭也不多言,转身而去。
他来到府堂时,商鞅张仪,早已等候在堂中。
“公子,这吕布之女,倒是个美人呢....”
张仪笑眯眯说道,语气似乎别有意味。
嬴昭呷一口茶,淡淡道:“张卿,你想说什么,明说便是。”
张仪干咳几声,与商鞅对视一眼。
“吕布麾下张辽高顺等人,皆是当世良将,确实可为公子所用。”
“臣与商君商量了一下,觉得公子不如纳了那吕玲绮,借此显示对吕布旧将的笼络,才好让他们安心为公子赴汤蹈火。”
张仪一本正经的进言道。
嬴昭剑眉微挑,却不答话。
“公子,自古以来,借联姻来笼络人心,乃是帝王之术。”
“公子有始皇之风,不用臣说必也懂这个道理。”
“先前公子既能纳糜夫人,那臣以为,现下再纳吕布之女,亦是顺理成章。”
商鞅最喜欢讲大道理,当即搬出一番道理来规劝嬴昭。
嬴昭心怀大志,自然不是贪图女色之人。
但商鞅张仪所说的帝王之术,他也了然于心,否则当初也不会纳糜贞为姬妾。
对他二人提议,嬴昭并无抵触。
略一沉吟后,他却道:“此事我会考虑,不过她到底刚刚丧父,现在纳她还不是时候,今后再说吧。”
商鞅张仪见嬴昭愿纳吕玲绮,便宽下了心,遂不再催劝。
“袁术的大军到哪里了?”
嬴昭的目光,转向了淮南。
商鞅忙拿出地图,指着道:“根据糜家眼线传回消息,袁术亲率五万大军北上,现下已逼近盱台城。”
嬴昭的目光,落在了盱台二字上。
袁术兵犯徐州,大军要沿淮水东进,再转入泗水,逆水北上,直逼下邳。
盱台城,正座落于淮水与泗水交汇之处,乃扼守南北的咽喉要地。
“传令下去,命王贲先率三千兵马,赶赴盱台增防。”
“我大军休整几日后,便亲率主力南下,与袁术决战。”
“这一战,我要灭了袁术,拿回我嬴家的传国玉玺!”
嬴昭一拍地图,做出决断。
“诺!”
商鞅张仪齐声领命。
…
宛城以上。
一脸灰暗的曹操,正率令他的残兵败将,黯然走在北归许都的路上。
宛城一战,张绣先降反叛,令他遭受惨败不说,还痛失长子曹昂,爱将典韦。
曹操无力再灭张绣,只能无奈班师。
“徐州急报!”
一骑飞奔则来,大叫道:“嬴昭已于数日前攻陷小沛,吕布陨命,刘备陈宫北逃青州!”
曹操灰暗的脸色,立时一变。
小沛,竟然这么快就被嬴昭攻陷?
天下第一的吕布,竟也就此陨落?
他原以为,凭吕布实力,小沛之战会持续很久。
却不想,嬴昭会胜的如此神速!
“此人用兵,在我之上啊。”
曹操发出一声慨叹。
左右曹营诸将,无不震惊,一时议论纷起。
“这个嬴昭,到底什么来历,怎能强到这般地步?”
曹仁是啧啧称奇,眼满的困惑。
“奉孝,你执掌司闻曹,刺探天下机密,到现在还没查出那嬴昭来历吗?”
曹操目光看向郭嘉。
“我细作已赴徐州详查,那嬴昭麾下几员谋臣武将,叫什么商鞅,王翦,李信,皆与古之秦朝贤相名将同名。”
“他在下邳与吕布交锋时,还用了一种秦弩的弩机,威力竟与传说中的秦弩相同。”
“除此之外,细作还刺探到,那嬴昭在海外还有部属,正分批登陆徐州。”
郭嘉将关于嬴昭的种种线索,一一道来。
“商鞅,王翦,秦弩?”
“怎么他的一切,皆与秦朝有关,难道仅仅只是巧合?”
曹操愈发觉的古怪,百思不得其解。
“关于这嬴昭,嘉会继续刺探,相信必能查清他的来历。”
“不过他逼死吕布,这徐州算是坐稳了。”
“此人用兵如神,又坐拥一州之地,已有左右天下局势的实力,万万不可轻视低估才是。”
郭嘉语重心长道。
“奉孝言之理。”
曹操重重点头,拂手道:“你派人继续调查他的来历,本府自会派使者再往徐州,笼络结好这个嬴昭。”
“诺!”
郭嘉领命。
“好端端的,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少年奇人横空出世,这天下之势,只怕要大变了呀....”
曹操望着徐州方向,意味深长的感慨道。
…
荆州,隆中。
草庐内,书僮们正忙忙碌碌,将件件行李搬上院中马车。
那一身儒衫,高冠长剑的年轻公子,正手摇羽扇,负手而立,遥望着徐州方向。
“离乡七载,终于能回去了么。”
年轻公子喃喃自语,眼神深邃莫测。
脚步声响起,另一位年长些的文士,踏入了院中。
“孔明,你这大包要包的是要做什么,搬家么?”
年长文士奇道。
年轻公子轻摇羽扇,淡淡道:“刘玄德执掌徐州,我家乡已重归太平,亮自然是要起程回乡,早先我不是与元直你说起过吗。”
那年长文士,正是徐庶。
年轻公子,便是诸葛孔明。
刘表治下的荆州,远离战乱,俨然如世外桃源一般,故天下各州不少世家子弟,皆举族迁至荆州避难。
诸葛亮原本为徐州人氏,当年曹操为报父仇杀入徐州,杀的徐州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诸葛亮为避兵灾,才随叔父迁到了荆州避难。
徐庶亦是如此。
他二人拜入水镜先生门下,结成了同窗,彼此志同道合,便成了好友。
“孔明啊,这徐州,我看你是回不去了。”
徐庶叹息道。
“为何?”
诸葛亮依旧摇着羽扇,脸色平常如水。
徐庶沉声道:“我刚刚从水镜老师那里得知,一个叫嬴昭的少年逼死吕布,赶走了刘玄德,已抢下了徐州!”
诸葛亮手中羽扇,蓦然悬滞在了半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