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皇上在炼丹吗???(1 / 1)
金銮殿上……
所有人都在因为南直隶府突然降雨的事情猜疑……
直至早朝结束也不见任何的结果……
但是他们却一直的认定了一件事情。
皇上真的不打算上朝了……
此刻他们只觉得欲哭无泪啊!!!
皇上不上朝,躲在乾清宫修炼,这叫什么事儿啊!
朝堂上的事情,有些他们能够解决,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他们能够决定啊!!!
这大明的江山可怎么办啊!
……
杨廷和也听到大臣们的猜疑了。
他也懵啊!
他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指不定哪天就归西了。
他辅佐了三任皇帝,这三位皇帝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孝宗皇帝是不论如何都不纳妃,无论朝臣如何谏言,就只守着张皇后一个,子嗣不多,最后只留下一个武宗。
武宗皇帝就更离谱了,别说是上朝了,差点把皇宫都变成民间了,后来干脆是连皇宫都不住了,修建了豹房住了进去,就连驾崩也是在那里,子嗣更是一个都没留。
当今皇上还不上朝,天天窝在乾清宫,修起了什么道法,不理朝政,不纳后宫。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真是令人头秃啊!!!
杨廷和深深的吸了一大口气。
冷静、冷静、冷静,为了多活几年!
皇上的事情是圣旨,皇上要做的事不是自己能够管的。
自己只要听皇上的话就好了!
也许哪天皇上就突然上朝了呢!是吧!
自己总要活到那天的吧!
看到大明的江山稳定,风华长存才好啊!
哎!!!
…………
早朝上的发生的一切都被冯宝看在眼里。
这些困惑、猜疑也都借着冯宝之口传入了朱聪的耳朵……
此刻的朱聪正在乾清宫研究着如何炼丹……
冯宝来的时候就看到一身道袍的皇上,围着一个巨大的炼丹炉,在摆弄着草药。
他也被眼前这一幕吓了一跳。
皇上这是在炼丹吗?
前段时间不是还在打坐呢!
这变化是不是有些大啊???
可现在他即使再懵,有再多的疑惑,他也得藏住了。
面前的是皇上,是掌控着自己命的人啊!
幸好这段时日经过干爹的教导,不至于失了什么分寸。
面对着皇上奇奇怪怪的举动,他还可以勉强“面不改色地”汇报着自己知道的消息……
朱聪一边摆弄着面前的草药,一边听着冯宝说着早朝的事情……
他听到大臣们的议论,倒也没觉的有什么。
不管大臣们信也好,不信也罢,对他影响都不是很大。
只要百姓可以平安度过此次饥荒就好。
虽然系统早已经告诉过自己南直隶府那边已经降雨了,但是现在真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自己才算彻底放心了……
“你下去吧!”
朱聪眼神也没给冯宝一个,就示意人出去……
待冯宝出去之后,他放下了手上的草药。
算算日子,这场雨也下得差不多了。
俞大猷那边儿应该也到南京了。
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俞大猷了,自己也可以安心地修习炼丹之术了……
想到这儿,朱聪随手捏了个让南边的雨停下手决……
………………
南直隶府……
俞大猷刚刚到达南京的时候,雨还没有停……
“不是说这边干旱吗?怎么还下了雨?”
俞大猷很是疑惑。
自己不是奉命来这边赈灾的吗?
这也没有干旱,又哪里来的饥荒啊?
随即向当地的知府询问情况……
“这雨是三日前才下的,直到现在还未停呢!”
知府在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这场雨下的刚刚好,如果现在开始种田,那么在秋收之前刚可以成熟一茬水稻。
只要在秋收之前,将赈灾之事安排妥帖,让百姓得以挺到粮食下来。
这场饥荒就算是度过了!
如此这般,他怎么能不开心啊!
“三日前?”
俞大猷听到这个消息一愣,那不正是皇上派自己过来负责赈灾的日子吗?
那日他回家收拾行装的时候听到了其他大臣的议论。
说是皇上去了天坛求雨……
当时他也就听了个乐呵。
毕竟求雨之事皇上怎么可能会做啊!
可这是不是太巧了?
刚求完雨,就派自己过来,而且南直隶府真的下雨了……
这怎么可能?
也许真的只是巧合罢了。
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要安排赈灾的事情。
“知府大人,不知现在还有多少赈灾粮食?”
俞大猷在正式安排事物之前还是要了解一下基本状况的。
只有知道目前还有多少存量,才好安排下一步的工作。
“赈灾粮?哪有什么粮食啊!”
知府听到俞大猷的问话也是一脸懵……
…………………………………………………………………………
求鲜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