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 赦免蔡邕,官员变动(1 / 1)

加入书签

皇宫之中。

“陛下,臣有事要奏!”

曹操说着,缓缓向前,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一本奏折。

刘辩点了点头,而后示意身边的小桂子。

小桂子快步走了过去,将曹操的奏折接了过来。

“陛下,自从臣当上司隶校尉以来,尽职尽责,可是,朝中总有些人,不安分守己!”

刘辩没有说话,而是打开了曹操递上来的折子。

片刻之后,刘辩眼眸凝起,身体之上的杀气也弥漫而起。

“好大的胆子!”

刘辩猛地将手中的折子甩在了地上。

“朕的大汉朝臣,可真的是养了一群忠心耿耿的人啊!”

“砰!”

看着怒气冲冲的刘辩,众群臣猛地跪倒了一地。

曹操这个时候,立刻说着。

“昨日,三公之一的江司马深夜造访臣之府邸,甚至要以深海夜明珠贿赂微臣。”

“曹操,你血口喷人!”

江司马脸色顿时变了变,眼眸也凝了起来。

“血口喷人?”

曹操冷笑一声,而后,拍了拍手。

身后,有官兵压着一名管家向着大殿之上走来。

当江司马看到这名管家的时候,脸色顿时变得苍白如纸,身体更是在这个时候不住的颤抖着。

“你来说说,你们家老爷,都做了些什么好事!”

曹操冷着脸,看着这个管家。

这个管家看了一眼江司马,脸上的神情有些犹豫。

“陛下面前,你尽可说出事情。”

“将你知道的说出来,朕,饶你不死!”

刘辩开口,顿时打消了这个管家的思虑。

“草民……草民是江司马的管家,平日里掌管府邸之中的大小适宜。”

“江司马,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暗中联合多名朝中大员,甚至……”

“你……你胡说八道,你为什么要这样陷害我?”

江司马彻底的慌了,急忙冲到了管家的面前,冲着他开口怒吼着。

“江司马!”

刘辩忽然开口,语气冰冷,带着杀气。

“陛下,臣……”

“陷害你?”

曹操嘴角上扬,露出了一抹冷笑。

然后从自己的怀里再一次的取出了一个册子,丢在了江司马的面前。

“这个你可认识?”

江司马楞了一下,可当他捡起地上的这一本册子的时候,他整个人身体剧烈的颤抖着,瞳孔之中也是写着难以置信。

“怎么可能,你怎么能有这东西!”

“我不是让你毁掉他么?你……”

“不错,管家留了一个心眼,并没有毁去你和其他三公之间的勾当。你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可惜啊,可惜!”

刘辩脸色阴沉,而后从龙椅上站起身,语气冰冷,冲着下方的三公开口说着。

“好啊,好一个三公,身为朝中大员,竟然暗自勾结,拉帮结派,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好的很啊!”

“陛下,微臣……”

“来人,拖下去,斩立决!”

刘辩立刻下达了命令。

大殿之外,走来几个将士,压住了三公,而后拖了出去。

片刻之后,一阵凄厉的惨叫响起。

整个大殿之中,气氛瞬间安静到了极点。

所有大臣跪倒在了地上,不敢言语。

“哼,我朝中大臣,食的是天下百姓一分一毫上缴的库银,用的也是黎民百姓耕作而来的粮草。”

“身为朝臣,就应该做朝臣该做的事,守护一方黎民百姓,造福他们。”

“朕的大汉,靠的是黎民百姓,更需要靠你们众卿家,为国为民。”

“哼,可你们三公,身在高位,不知百姓之疾苦,不知江山社稷安定,离不开黎民百姓。”

“竟然做出如此之事!”

刘辩一字一句,句句诛心。

“三公欺压百姓,现已诛杀,然朝中不可无三公。”

刘辩锐利的眼眸在大殿的官员身上一一扫视着。

“朕现在封卢植为太尉!”

“任命杨彪为司空!”

“任命皇甫嵩为并州牧,还有朱儁为镇北将军!”

刘辩一口气册封了几名官员。

“黄埔嵩,朱儁,明日起,你二人前往并州!”

刘辩眼眸深邃,神情严肃。

“并州目前局势混乱,北鲜卑对于并州虎视眈眈,不可不防!”

“是,陛下,臣明日启程!”

曹操看着刘辩杀伐果决,片刻便册封了新的三公,心中对于刘辩更加的信服。

他更加明白,刘辩此刻在众群臣眼前诛杀三公,不仅为了树立自己之威严,更是令的群臣警戒。

这份心思,已经远超十三岁的孩子。

“陛下,臣在彻查贪官污吏一事上,还有一发现。”

“说下去!”

刘辩重新坐在了龙椅之上,看着曹操。

曹操沉思了片刻,仔细斟酌了一下用词,而后缓缓开口。

“陛下,先帝发配的蔡邕,实际上是被人陷害的!”

“被人陷害的!”

曹操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蔡邕为当世之大儒,品行高洁,被人陷害,遭先帝发配。”

“臣现已查明事情原委,等待陛下重新处理此事!”

刘辩眼眸深邃,而后朗声开口。

“蔡邕之事,遭人陷害,小桂子,替朕传旨,赦免蔡邕之罪,重新调回洛阳,官复原职!”

刘辩话音落下,众群臣纷纷附和。

“太好了,蔡邕要回来了!”

“真的是太好了!”

朝中一些文臣纷纷面露喜色。

蔡邕为当世大儒,在世家文人心中,地位尊崇,此刻赦免蔡邕,这些文臣自是欣喜。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啊!”

文臣一时间冲着刘辩开口说着。

刘辩没有言语。

蔡邕回朝,定能够重新稳固朝中文臣之地位,也能令大汉文臣再次散发光芒。

而曹操这一次的弹劾,也令得朝中大臣纷纷感到震撼。

一个小小的司隶校尉,竟然敢公然弹劾三公。

这些群臣不傻,自然明白曹操今日之事,定是得到了陛下之首肯。

一时间,群臣纷纷收敛,不敢大张旗鼓,过于招摇。

退朝之后,所有人都没敢过多久留。

“曹操,今日之事,你做的很好!”

刘辩深深的看了一眼曹操,冲着他幽幽开口。

曹操猛地一惊,而后急忙跪倒在了地上,“能为陛下排忧解难,是臣之本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