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陛下,柴政当居首功!(求鲜花求票票)(1 / 1)

加入书签

不管怎么说,在听到柴政心声的这一刻,李秀宁彻底安心了。

她知道,这一波,稳了!

李秀宁长出一口气,粉唇轻启,道:“裴丞相,你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诸卿也不要再说其他的了,就安心等待魏征大夫和柴政将军胜利归来吧。”

裴寂听完李秀宁的话也是松了一口气,他还真的很担心李秀宁抓住这一点不放,赶紧连声应是,然后退了下去。

众臣看着裴寂,目光之中也是不觉出现几分鄙夷。

堂堂丞相,居然如此处心积虑的为难柴政这么一个年轻人。

更好笑的是,还奈何不了柴政?

无能啊!

裴寂这个丞相的威望,在众人的心中那叫一个蹭蹭的往下掉。

礼部尚书李孝恭摸了摸下巴,轻声对着身边的大将军李靖道:“你有没有听出来?”

李靖缓缓点头:“听出来了。”

李孝恭点头道:“是啊,女皇陛下似乎很相信魏征大夫。”

李靖沉吟片刻,道:“有没有一种可能,女皇陛下相信的是柴政将军?”

李孝恭的身影顿时僵住。

过了好几秒,李孝恭不敢置信的说道:“这不可能吧?”

李靖微微一笑,没有继续说话。

李孝恭还想要继续追问,突然一名宦官十分高兴的走了进来。

“陛下,刚刚得到的消息,魏征大夫和柴政将军已经成功的说服了颉利可汗,突厥人已经撤军了!”

消息一出,顿时在场的大唐君臣都是大喜过望。

李秀宁的娇躯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俏脸上都是喜色。

虽然已经从心声得知端倪,但是真正被证实的时候,还是让李秀宁发自内心的喜悦。

“朕就知道,朕就知道……”

李秀宁朱唇轻启,轻声道:“……他确实不会让朕失望的。”

大殿之中,已经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李孝恭激动,拍着李靖的肩膀:“还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大将军。没想到那柴政年纪轻轻,竟然一下子就看破了颉利可汗的虚实!”

李靖表情沉稳,轻轻点头,道:“是啊,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厉害了。”

裴寂坐在大殿之中,听着身边人的称赞,脸色相当的不好看。

“该死,竟然真的被那小鬼拿了功劳?”

原本裴寂是想要让柴政去送死,没想到柴政居然真的顺利归来,甚至还立下大功。

这下子,就显得裴寂很蠢,非常的蠢!

裴寂有点想要自扇一巴掌。

早知如此,还不如别让柴政跟着魏征一起去呢!

片刻后,魏征和柴政两人并肩走入大殿。

众人瞩目。

两人朝李秀宁行礼:“见过女皇陛下,臣等幸不辱命!”

李秀宁俏脸上带着笑意,先是看向魏征,最后一双妙目紧紧的锁定在了柴政脸上。

众目睽睽之下,柴政当然不可能抬头和李秀宁对视。

但即便是低着头,柴政也还是若有所觉。

【这女皇是在看我吧?】

【看我这么久,肯定是对我有意思!】

【别当众求婚啊,我脸皮很薄的!】

李秀宁俏脸瞬间通红,嗖一下赶忙将目光从柴政的脸庞上移开。

说来也怪,作为大唐女皇的李秀宁看过不知道多少张英俊面容,但偏偏就是柴政这张脸好像特别的有感觉,看了还想看!

魏征开口,将在大营之中如何跟颉利可汗进行博弈的细节清清楚楚的说了出来。

大殿之中的大唐君臣听得一个个心摇神苼,都被魏征和柴政所经历的惊险,以及两人面对危机时候的大心脏所惊叹。

李靖忍不住拍案而起,道:“古有陈轸说退十万楚军,今有魏征、柴政斥退十万突厥,实乃当世佳话!”

李孝恭感慨:“某虽是礼部尚书,但论及外交上的交锋,某确实不如两位!”

其他大臣也是纷纷称赞。

“魏征大夫,言辞犀利,大唐之光!”

“柴政将军,有勇有谋,大唐之未来!”

魏征朝着周围团团拱手,示意大家安静。

等到所有人安静下来之后,魏征伸手拍住柴政肩膀,真诚开口。

“陛下,诸卿,这一次老夫虽然是主使,但若非柴政将军献计并鼎力相助,老夫是万万无法从突厥大营之中生还的。”

“这一次,柴政将军当为首功!”

魏征话音落下,大唐君臣看向柴政的目光,越发不同。

谁都知道,魏征是一个嘴臭,轻易不服人的老家伙。

柴政,竟只用这短短半天时间就让魏征心服口服?

厉害啊!

大家看向柴政的目光中,顿时又多了许多钦佩。

什么叫少年英杰?

这就是少年英杰啊。

不少年老的大臣突然心中有种冲动,想要回去把家里和柴政同龄的儿子、孙子打一顿。

看看柴政如此年少有为,家里那些儿子孙子都是什么废物!

人比人,气死啊。

李秀宁深吸一口气,正色道:“魏征,柴政领旨!”

李秀宁看向魏征。

“谏议大夫魏征,出使突厥大营有功,今日起升任户部侍郎!”

魏征大喜过望,赶忙谢恩。

李秀宁又继续看向柴政,芳心中突然有些得意。

这一次,朕可是光明正大的看你哦!

李秀宁轻咬贝齿,对着柴政道:“柴政,你提出计策识破了颉利可汗的真面目,又亲自护送魏征大夫前往敌营,帮助大唐劝退突厥大军,可谓居功至伟。”

“从今天开始,朕任命你为大唐长安城九门提督,长安城之中所有军队,统统归你指挥节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