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道姑清月,胡善祥的反应(1 / 1)
朱祁钰从小便在宫外生活。
直到七岁才被接入宫中。
生母吴氏身份卑微,并无资格入宫。
当时的朱祁钰初入宫中,小心谨慎。
但依旧被身为皇太子的朱祁镇各种欺负。
若不是当时尚在宫中修行的胡善祥护着。
怕是不知何日才能解脱。
胡善祥只生了两女无子。
于是便亲自将自己带在身边教导。
两人虽并非亲母子却胜似亲生。
直到后来。
胡善祥因诸多原因离宫修行。
自己也远走海外。
这一分别便是两年未见。
临行之前,胡善祥就各种嘱托。
也不知她现在怎样了。
如今大局已定。
整个大明再也不是孙氏母子的天下。
朱祁钰的第一个想法。
便是将胡善祥接回宫中好好安顿。
尽一尽孝心。
想来母亲见到自己,也会开心。
朱祁钰坐着马车,一路来到京城外的白云观。
白云观算是皇家道观。
所以每日前来上香拜佛的人也不在少数。
朱祁钰以前常来探望胡善祥。
对这还算熟悉。
朱祁钰这次虽是微服出行,但一进白云观还是被一些道姑认出来了。
不过片刻,便看到手拿拂尘的胡善祥带领一众道姑走了出来。
看着面前的朱祁钰,胡善祥眼眶微红。
自己这些人虽人不在京城,不知宫中事。
却也时刻注意京城的动向。
包括前段时间瓦剌大军压境,自己都一直在房里抄经颂文。
所以也知道后边朱祁钰临危登基为皇。
以一己之力击溃敌人。
这些种种事情,早已了解清楚。
自然也知道,对方会来见自己。
却没想到,来的竟这么快。
胡善祥不等朱祁钰开口,便忙向他行礼。
朱祁钰说了句平身,便忙向前一步,亲自扶胡善祥起身。
看着面容慈祥的胡善祥,朱祁钰笑道:
“静慈仙师,一别两年,可还安好?”
胡善祥微微点头:
“托陛下的福,有上清护佑,一切安好。”
母子两人先是简单问候了两句,便想携入了观中。
在禅房相对而坐。
一个小道姑将清茶奉上。
“施主请用茶。”
听到这清冷悦耳的声音,朱祁钰微微抬眼。
顿时被面前这位小道姑吸引了视线。
面容清冷,五官绝美,双目熠熠。
虽穿着简朴的道袍,但也生的风华绝代。
颇有倾城之貌。
大概是在外边的时候都低着头。
自己倒是没注意到对方。
胡善祥察觉到他的目光。
微微笑道:
“这是贫尼收养的弟子,道号清月。”
清月闻言微微点头,放好茶后边老老实实的站在师父身后。
朱祁钰低头品茶。
笑道:
“您还是这么善良。”
胡善祥知道这是暗示两人以前的事情。
淡笑道:
“也不知家里遭了什么难,这丫头夜间躲在道观里。”
“我见她长得端正,性情纯良,又身世可怜。”
“便将她留下。”
“清风明月无人管,彼时以清月二字做她的道号。”
朱祁钰闻言看了眼清月清冷的面容,笑道:
“这道号也算贴切。”
清月闻言微微低头,轻抿嘴角。
胡善祥摇头道:
“这孩子看着沉稳,实则凡尘未了。”
“原不适合修行,只是没有更好的去处。”
“便让她一直留在这儿了。”
朱祁钰挑眉笑道:
“她能留在您身边,已经是最好的去除了。”
像清月这种容貌,若是在外边,还不知要惹到多大的事端。
但白云观不一样。
这里都是修道之人。
平日也无闲杂人随便进入后院。
留在这里,算是她目前最好的去处。
胡善祥打量着他,微微摇头道:
“你我母子一别两年,若不是这次京城之变。”
“还不知多久才能见到。”
自从自己修行后,常来这里探望的。
也只有朱祁钰这个儿子了。
虽有两个女儿,但却不能随意走动。
一年更是见不到两次。
自己虽已修行,但心中却难断尘缘之事。
朱祁钰知道胡善祥担心,笑道:
“即便没有这次的事情,最多两年,儿子也会回来探望您。”
自己本就想从弗朗机一路打着回大明。
结果弗朗机还没开始打,大明就出事了。
只能先回来再说。
“我本想等我回来之后,便将母亲接到海外去住。”
“没想到这京城事情一变,倒是让我们母子提前相见了。”
胡善祥摇头道:
“幸好你回来的及时,否则我大明的百姓不知要受多少苦难。”
说完看着朱祁钰那张已褪去少年稚嫩的脸庞。
有些心疼道:
“这么多年,也苦了你了。”
自从朱祁镇登基后。
他们母子便一直被他们母子针对。
当时身为郕王的朱祁钰有心将胡善祥接到自己的王府居住。
但胡善祥拒绝了。
直接离宫来到了白云观继续修行。
虽然不能日日相见。
但朱祁钰总会找到时间来探望母亲。
直到后来朱祁镇对朱祁钰的意见日益增多。
母子两人这才被迫分别。
朱祁钰看到胡善祥眼眶都红了,忙安抚道:
“母亲别担心,儿子在海外过得并不难。”
有系统在,确实不难。
难的应该是那些被他们一路平推的国家。
“这次同儿子回来的,还有不少随着儿子出生入死的将领。”
“回头目前见了他们便知,儿子这些年在外边并不像母亲想的那般。”
就算是胡善祥不说。
朱祁钰也能想到对方想的什么。
自己当初带着几个小宦官出海,几乎没带什么东西。
如若没有系统,那定然过得无比艰难。
那种情况下,能活着就已经很不错了。
更别说带人解救京城了。
胡善祥闻言忙擦了擦眼角,笑道:
“你这么说,母亲信。”
“我儿一向比旁人要强许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