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章 陛下请三思(1 / 1)

加入书签

皇帝被俘了,新皇又是一副找死的模样。

大明的大臣们只觉得心累,可又不好直说。

万一话说重了,皇上撂挑子,大明国将不国。

可也不能由着皇上性子胡来。

于是一群人在朝堂上跪了一地,声泪俱下的恳求陛下三思而行。

这件事就算是朱祁钰想三思都没思的地方。

若是戚继光等人在的话,自己也不会跟他们掰扯这些,带人过去,直接灭了瓦剌就是。

这次自己回来的着急,根本没带这么多人。

所以暂时只能与之周旋。

“在朕看来,瓦剌根本不足为惧。”

“之前二十万将士全军覆没,是因为指挥不得当导致的。

“楚汉时期,楚霸王项羽领军三万于汉高祖的五十六晚军马战于彭城,最终汉高祖惨败。”

朱祁钰目光炯炯的看着他们。

“朕身为大明君主,手握一万兵马,难道还抵不过瓦剌的十几万兵马吗?!”

振振有词的声音自大殿中落下。

所有的大臣都低着头。

皇上这是拿自己跟楚霸王项羽做对比。

但项羽何人?

有常人所不能及之力,更有万夫莫开之武。

而咱们的陛下……

“陛下!”

石亨抱拳,朗声道:

“那西楚霸王虽英勇,但行为做事一意孤行,丝毫不听叔父劝告。”

“这才导致了大势东去,乌江自刎。”

“陛下难道也像如他一般,让人十面楚歌才肯罢休吗?!”

这句话落下,所有人都看向石亨。

都督同知可真是,冒死进言啊!

这话一出,陛下怕是要发怒。

所有人都准备好迎接新皇的怒火。

龙椅上的朱祁钰眸色微沉,定定的看着下边的石亨。

身为朝堂从一品大员,他当然能说这些话。

更何况还是在这种情况下。

朱祁钰冷冷的看着下边的其他人。

“你们心中,可也是这么想的?”

话音落下,朝堂一片安静。

是这么想的也不能说出来啊,不是谁都像石亨一样,战功赫赫。

能有开口的底气。

片刻后,于谦低头道:

“陛下,石大人的话有些不妥,但出发点是好的。”

“陛下以西楚霸王为例,是想告诉臣等,即便兵将只有一万,陛下仍能指挥得当,大破瓦剌。”

朱祁钰神色微缓。

于谦继续道:

“但此时城中百姓动荡不安,就算是城门的将士,也多有忐忑。”

“若是贸然出兵主动出击,恐让臣民以为陛下好大喜功。”

“臣认为,此时可缓缓图之,才可有一战之力。”

既然劝不住陛下要出兵,那咱晚点可以吧?

只要陛下能答应过段时间再出兵,先把城门守下来,后边的事情都好说。

大不了咱们慢慢劝!

于谦通过之前的书信来往,自然知道面前的当今陛下,曾经的郕王在领兵打仗方面颇有成效。

但在他心里。

海外不过是些蛮夷之地,就算是有一些不错的国家,也不过是小国。

跟大明相比,相差甚远!

郕王身为大明的皇氏子孙,拿捏那些蛮夷之人,不是简单轻松的事情吗?

朱祁钰知道这些人没亲眼见过,是不会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的。

这也怪不得他们。

前边有自己一意孤行的皇兄做示范。

这后边再来一个。

谁也承受不住啊。

朱祁钰深吸一口气。

跟这些家伙争辩,还真是个耗经历的事情。

若是这些都是奸臣就好办多了。

一刀一个。

永绝后患。

可偏偏,一群忠臣。

暂且杀不得。

“这么说,你们都觉得朕不应该带兵进攻?”

见陛下的语气没有丝毫松懈。

于是大臣们更加着急了,纷纷进言。

引经据典的想要新皇打消念头。

陛下啊,先皇若知道此事,定然不会同意的。

您就别闹了。

皇上啊,别玩了,大明真的要玩完了啊!

……

大殿上各种哀嚎质疑声一片。

就连于谦也忍不住进言道:

“陛下,眼前最重要的是守住大明江山。”

“那瓦剌大军不日即将抵达,若是连城门都受不住,何谈主动出击?”

大臣们闻言忙点头。

对对。

咱们先守住国门再谈,不然一切都是枉然。

朱祁钰皱眉。

这是想要先稳住自己啊。

眼看大臣们又要进言,朱祁钰道:

“爱卿们说的对,此时城门不可无兵。”

“朕决定,朕带着自己带来的五千兵马主动出击,于谦,尔等同时在京城布防。”

“如何?”

大臣们相互对视一眼,还想劝说一番。

毕竟皇上是先皇唯一的继承人,若是出了什么意外,皇位怕是要从朱家旁系中选人继承。

到时候大明的局势,就是内忧外患了。

石亨道:

“陛下若真的想要主动出击,由臣带兵即可,万不能亲自上阵。”

“臣可带领三千将士,跟瓦剌大军于阵前单挑。”

“此举既可振奋我军士气,也能将损伤减到最小。”

最差,不过是三千将士全部牺牲。

城中仍有七千人可守着城门。

吏部尚书王直也道:

“陛下,臣觉得石大人说得对。”

“国不可一日无军,就算主动出击,陛下也切不能以身犯险。”

其他人忙跟着附和。

自己都做到如此地步了,这些人竟然还揪着不放。

朱祁钰眼神一冷:

“于谦,你觉得呢?”

于谦心中一惊,陛下这是心意已决啊。

看来就算是他们今天阻止陛下亲自带兵进攻,陛下也不会听他们的。

毕竟外边那五千轻骑,可是陛下从海外带回来的。

他们也只会听陛下一人的命令。

罢了,新皇登基也只提了自己的想法。

况且,陛下已然让步。

若再继续否决了,怕是君臣离心啊。

于谦低头道:

“臣,遵旨!”

其他大臣闻言诧异的看向于谦。

“于谦大人,你!”

于谦看着众人,语气淡淡道:

“难道,你们真的要与陛下据理力争到底吗?”

此话一出,众臣沉默了。

就算他们据理力争,也得陛下听啊。

现在看陛下这架势,他们要是不同意,怕是会直接用玉玺砸死他们。

此事,无解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