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二六章 关羽暂降(下)(1 / 1)

加入书签

“吾今既处绝地,自当视死如归,尔安得说我降乎?”面对高顺的劝降,关羽怒极反笑,在他看来,高顺的劝降之举实乃对自己的侮辱。

“公自以为忠义,却不知此刻寻死之举,实乃不忠不义也!”高顺哈哈大笑道。

关羽素来骄傲,最重视自己的名声。此时听闻高顺将自己说成不忠不义,关羽自是勃然大怒,只见他冷笑连连道:“尔且说来,我是如何不忠,又是如何不义了?”

“公如今死去,其罪有三。”高顺朗声说道,“当初刘使君与公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公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公相助而不可得,有负当年之盟誓,其罪一也。今刘使君家眷为我军所得,正是孤苦无依之时,公为刘使君之弟,即为二夫人之叔,理当身负照顾之责,公若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则公有负刘使君之信任,其罪二也。公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与刘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死以成匹夫之勇,其罪三也。”

关羽一开始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但随着高顺话语的逐渐深入,关羽额头上的冷汗也越来越多。

他不得不承认,高顺所言,还是颇有道理的。

自己若于此战死,昔日桃园之誓则成浮云。二位嫂嫂被曹军所获,自己若贸然送死,则二位嫂嫂会遭到怎样凄惨的待遇?

关羽大汗淋漓,自己先前一心只想着以死亡来成全自己的忠义。可仔细一想,自己就这样战死的话,真的就是忠义之举么?

背弃往日同生共死的誓言,置二位嫂嫂于险地而不顾,难道这也谈得上忠义?

“既如此,汝欲我如何?”虽然关羽此时的语气仍装得十分强硬,似乎并不为高顺之言所动,但高顺却察觉到,这位关二爷此时的底气已经没先前那么足了。

“今四面皆吾主曹孟德之兵,公若不降,则必死。所谓徒死无益,不若且降吾主,同时打听刘使君音信,一旦知其在何处,即往投之。如此,公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公自思之。”高顺侃侃而言道。

关羽闻言,陷入了沉吟之中。自己眼下与刘备分离,确实不知道自己的大哥会去往何方,需要多方打探才可。然而高顺方才虽口口声声说让自己打听刘备下落,一旦知晓便即往投之,可这番话又有几分可信?自己即使只是暂投曹军,那也是身处曹营,来日得知兄长下落时,当真能自由出入么?

最重要的是,方才的言语不过是高顺自己的意见,曹操恐怕并不知道,这便令关羽心中难安。来日自己若要辞去,万一曹操以“此乃高顺妄言,吾并不知”之类的理由推搪,那又该如何是好?

“若欲我降,须让我见曹司空当面商议才可。”思来想去,还是亲自和曹操恰谈,才能令关羽放心。

和曹操亲自谈?高顺闻言一愣,显然关羽的这个要求并不在他先前的预料之内。不过细想之下也没什么奇怪的,自己不过是曹操帐下的一位将军,恐怕关羽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得了主。

呃……实际上自己确实也做不了主。

好吧,和曹操谈就和曹操谈吧。收复徐州后,高顺遂让关羽和自己同行,前往许昌去面见曹操,洽谈投降事宜。

刘备的两位夫人都在军中,料想关羽不会在途中做什么手脚,因此高顺也并未对其作出诸如捆绑之类束缚自由的举动,反而对其礼待之至。

对此夏侯惇感到有些不爽,在早先关羽和赵云相斗,两败俱伤之时,夏侯惇就立下过和关羽不死不休的誓言。只不过现在当事人赵云都没说什么,自己也没无法表示明确反对,再者如果关羽真愿意降伏的话,对于曹操而言也是一件大幸之事。

私*公义,夏侯惇还是分得很清楚的,所以他也没有特意去找关羽的麻烦。

而曹操那边也早早地收到了高顺的书信,得知了他和关羽相谈的具体内容。对此曹操自然是大喜,自己有望得到关羽啊!那可是关羽关云长啊!虽然自己手下已经是猛将如云,可又有谁会嫌自己人才多的呢,更何况还是关羽这样的顶级猛将。

至于高顺所言让关羽探寻刘备所在,一旦得知即往投之这类话语,曹操也完全能理解。所谓临机应变嘛,谈判就该这样,只要关羽能投入自己帐下,自己总有手段慢慢消耗他对刘备的忠心。

————————————————————————————————

“吾闻云长来投,真真是喜不胜言!”曹操一见到关羽,便立马热情无比地招呼道。

不得不说,曹操说话是很有水平的,人家关羽明明还没说一定会降,曹操上来就冒出句“吾闻云长来投”,在一开始便把握住主动权。

关羽果然小小地郁闷了一下,不过他还是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说道:“司空见谅,关羽至今还未说过一定投降的话语……而且,即使是降,也是暂时的……还望司空能允我三事,否则关羽即使背负失义之名,亦宁死耳。”

唉,那刘备有什么好,论权谋、治军、治政,他有哪一项比得上自己的?

“哪三事?”不过哀叹归哀叹,现在既然有了将关羽纳入帐下的可能,自己就要竭力争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