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鲜卑寇边(1 / 1)
曹操眼下很是苦恼,当初关羽投降自己的时候,就和自己约好,只不过是暂降而已,一旦得知了刘备下落,就要回归到对方身边。
当时,自己对这个约定也没太过在意。刘备兵败之际,生死未卜,如果他死了,难道关羽还要从他于地下不成?即便刘备活着,曹操相信,只要自己待关羽亲厚,施以重恩,委以高位,他必然会改变心思,一心为自己效命。
但是,自己能拿出来拉拢人心的手段都一一拿出来用过了,关羽却依旧心如磐石,从没有真正归顺过自己。关羽虽然对自己的态度恭敬,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打探刘备踪迹的行为,从来没打消过想要回归刘备帐下的心思。
如今刘备的行踪一为关羽所知,他便立马来向自己请辞了,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官渡之战中,关羽立下不少功劳。在关羽看来,自己已经不拖欠曹操什么,现在既然知晓了兄长的下落,那么自然就是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放关羽走?曹操当然不舍得,不说自己迟早要发兵荆州,放关羽回刘备身边无异于纵虎归山。单单是关羽的那一身本事,曹操就不愿意将其放弃。
如此忠勇无双之将,根本是可遇而不可求,怎么可能轻易放走?
但是即使再如何舍不得,自己又该怎么做呢,想办法推搪?貌似完全找不出什么可以用来推脱的理由和借口。
关羽第一次来找自己的时候,自己假装不在,让门人直接把关羽拦在了府门外。但关羽绝不会是那种轻易就会死心之人,第一次没能见着人,必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再者说了,难道自己还能从今往后时时刻刻躲着关羽不成?
正在曹操为关羽之事头痛不已的时候,北面传来一封急报。
鲜卑大军寇边!
曹操一听到这个消息,关羽什么的都立刻抛到脑后了。
你关羽是重要,但能比边境更重要么?边境遭到异族攻击,这可是天大的祸事!
鲜卑自一代雄主檀石槐死后,一蹶不振,倒也没怎么骚扰过边境。此番怎么一反常态,大举寇边?
据边关急报,鲜卑聚众约七至八万,兵锋已直指代郡。
对此曹操自是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召集众文武商议。
当众人从曹操那里得知了鲜卑进犯的消息之后,人人都是一脸凝重之色。
八万鲜卑,为数着实不少,足以形成极其严重的边患。
一个处理不当,便会造成边关大量百姓流离失所。
问题是,现在该怎么办,据长城死守?还是主动出战,迎击敌寇于长城之外?
众人争议的很激烈,即使是荀彧、郭嘉这些绝世谋臣,意见也不是时刻都能统一的。眼下这些谋士便分成了两拨,其中一拨人是建议倚靠长城,力退来犯之敌。而另一拨人则认为汉军该主动出击,予鲜卑人以深痛教训。
自官渡大战以来,曹军征战连连,早已疲乏不堪。虽然经过了三个多月的休养调整,军队的战力略有恢复。可是军队在长期征战之中所消耗的元气,绝不是通过区区数月的调养便能得到尽数补充的。
如果现在和鲜卑展开大规模的战事,恐怕军心士气未必会高昂,在战争中未必能取得优势。
但是要主动避战么?檀石槐时期,鲜卑屡屡寇边,粮食被抢,男人被杀,女人被掳掠,导致边境之地,当真是一片乌烟瘴气。
现在的鲜卑虽然分裂成数部,论实力远比不上檀石槐时期的鲜卑。可如今大汉的形势也是大为混乱,和几十年前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对于鲜卑的进犯,汉军没有什么还击之类的举动,估计以后边关之地,就再也别想得到安宁了。
战,还是不战,这是个问题。若战,就形势而言未必有利;若不战,说不定就会再度掀起一个异族寇边的*。
战!曹操最终作出了迎击的决定。消灭袁氏后,整个北方都为我所一统,天下诸侯,以我实力为最强,我不战,谁又能战!我身为大将军,保土安民,乃我分内之责也!即使现在军心士气略显不足,士兵们也还没从疲劳期中走出来,但无论如何,我绝不畏战!
曹操决定,整军十万,和鲜卑一战。
————————————————————————————————
关羽正在府邸整理着自己的东西,上一次求见曹操无果,他就知道曹操不想放自己离开。
既如此,也只能不告而别了。关羽打算挂印封金,凡是曹操所赐,一概不受。然后带着两位夫人和几个从者,悄然离去。
因此,曹操召集众将议事,他并没有前去。
正当关羽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忽有门人来报,平东将军高顺求见。
高顺?他与我并无太多交情,平日来往也不多,怎会突然来找我?
难道是曹操已允我离开?关羽心中一动,忙令人去将高顺请进来。
“云长,主公即将出征,汝当速作准备,随军同行!”高顺一进门,便大声对关羽说道。
关羽闻言,立刻便兴致索然。敢情这家伙不是来放我走的,而是让我继续去替曹操打仗的。当下关羽显得有几分不悦,沉声道:“昔日吾曾言,待寻得兄长下落便离去。吾昔日在曹营已立下功劳,如今得知兄长在沔阳,正是离去之时,安能再为曹氏效命耶?”
顿了顿之后,关羽又说道:“况袁绍新亡,现在正应是曹公整兵休养之时,而不是妄动干戈,穷兵黩武。”
“曹操又要出兵?难不成他已经想要进军荆州了?若真是这样的话,恐怕他就更不会放我离去了。”在对高顺说话的同时,关羽心中也在暗暗计较着。
“非也!主公此次绝非妄兴兵戈,乃是迫不得已耳。”高顺对关羽解释道,“况且将军此次出战,也并非为曹氏效命,而是为天下黎民苍生也!”
非为曹氏效命,乃是为了天下黎民苍生?关羽被高顺说得有些糊涂了。
“十万鲜卑寇边!”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是将关羽惊得不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