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二五章 大汉天威(一)(1 / 1)

加入书签

单于呼厨泉逃了,丝毫不顾他属下的子民和军队,自顾自地开溜了。王庭内几个身份显赫的贵族们见状,也都怀揣着保命的心思,纷纷跑路了——反正就连地位最大的单于都逃了,我们当然也不能白白送死啊。

见到达官显贵相继逃命,于是将领们也不再勇敢,士兵们也不愿再战,整个王庭乱成了一团糟。

曹军不知道杀了多少人,直到他们杀得手软了,才撤出匈奴王庭,向南而去。

今夜一役,曹军所损失的人手总共竟还不足百人,伤者更是只有数十人。而此战所杀死的匈奴人,就算没有一万估计也不下八千了。

大胜!这绝对是一场能够记入史册,流芳万世的辉煌战役!纵使是卫青、霍去病,也没有过以不足百人的代价,换取近万敌人性命的战例。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所有人都坚信,今夜之后,恐怕匈奴人闻汉军之名便会丧胆,数百年前他们对于大汉朝的畏惧将会在心中重现。所有人都知道,过了这一夜,没有哪个匈奴人还会生出南下攻汉的心思,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挑衅大汉朝的勇气!

虽然这一次曹军收获颇丰,是有不少偶然因素在内,例如此番匈奴对汉人的攻势并无防备,又例如呼厨泉和刘豹的内讧。匈奴的大多数防御力量都集中在和鲜卑的交界处,他们严密注意的对象是在草原上最为强大的鲜卑人。至于南边,匈奴并未设置太多的防卫力量,在曹军突入王庭之前,恐怕没有谁会预料到汉人敢主动向他们发动攻势。正是由于这种轻视,以至于曹军骑兵能一路长驱直入而未受到什么强力的阻拦。凡是被曹军骑兵遇到的匈奴部落,必遭屠灭以保证不走漏风声,因此直到曹军出现在王庭之外,匈奴人都没有察觉到危机的来临。假如匈奴人在南边设置了一定的防御力量,又假如呼厨泉和刘豹能够团结一心,曹军想要取得胜果,其损失必定不会只有这么一些,而所能取得的收获肯定也绝不会这么丰厚。但无论如何,既定的事实是不会改变的,曹军大胜,匈奴溃败,后世史书所将记载的,如是而已。

当从俘虏口中得知单于呼厨泉早就逃之夭夭的时候,曹军众将更是感到胸中畅快。瞧瞧,我们不仅杀进了匈奴王庭,还把单于给打跑了!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心情大好之下,高顺将唐朝诗人卢纶的名作塞下曲吟了出来,自然赢得了满堂喝彩。

虽然曹军没有“欲将轻骑逐”,现在也没有下什么大雪,但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之后听闻这样一首诗篇,确实能在众人原本便已激动万分的心情上更添一分兴奋之意。

千里突袭,击溃匈奴人的王庭,逼得匈奴单于落魄出逃,这时何等的丰功伟业!前人所能做到的,自己一样能够做到!

此一刻,曹军上下,个个意气风发。

————————————————————————————————

“你、你说什么?你给我再说一遍!”听着传令兵的禀报,轲比能有些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只见他脸上的肌肉一抽一抽的,显然眼前这人带给他的消息让他非常震惊。

“乌……乌桓首领蹋顿、匈奴单于呼厨泉,都说无法派兵前来。”传令兵显然也能感受到轲比能的愤怒,他很清楚轲比能的愤怒会导致怎样可怕的后果。但是首领问话,他不能不答,于是只能战战兢兢地把方才所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轲比能愤恨而无奈地咆哮着。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两方同时违约,难道要让自己去再一次地独自面对大汉朝么!如果说乌桓旁边还有个辽东公孙家掣肘,那还罢了,可是为什么连匈奴人也会临阵变卦,这完全没有理由啊!

轲比能口中连连发出愤怒的低吟声。如果乌桓和匈奴都不来助阵,那么自己先前所做的打算,岂不都要成一场空了么?

乌桓和匈奴背盟,自己又回到了孤军战斗的状态,难不成要自己去倚靠步度根那个混蛋么?呵,他要是知道了实情,恐怕会第一个对自己捅刀子吧。

那么自己现在该怎么办?撤军?好不容易将自己所有的力量集结起来,聚集了数万兵马,难道连一场仗都不打,就这样灰溜溜地撤回去么?

这样的话,自己颜面何存,作为鲜卑一部首领的威严何存?

可是如果不撤军,凭着自己的数万人马,能打败南方的汉人么?

听说汉朝的丞相,那个曾经打败过袁绍的曹操,已经带着援军进入了九原城。九原城是自己攻入汉朝的必经之地,可如今在那里屯有为数不少且战力强大的汉人军队,自己要是开战,恐怕根本没有多少胜算。

要知道,在这些塞外民族的眼中,袁绍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家伙。而如此一个强者,竟被曹操所败,由此可见,那曹操的实力又该如何?

先前轲比能误听袁谭的建议,南下攻汉,是因为袁谭告诉他,曹操和袁绍之间打得两败俱伤,已无力作战。但是最终的结果告诉轲比能,那不过是袁谭一介竖子的谎言罢了。

如今,那个曹操和他的军队就在九原城内。自己是不是他的对手?进退两难,当真是进退两难啊!

可恶的乌桓人,可恶的匈奴人!事到如今,轲比能也只能将胸中的恶气宣泄在乌桓和匈奴身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