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一百八十二章:末世心态(1 / 1)
靖康元年九月初九,钦宗皇帝端坐在御书房内,看着龙案前的两份奏折,心情如同室外的天气一般,秋寒阵阵。
今年的天气特别反常,才入秋不久,已经是寒气逼人;不要说北方已经开始下雪,就连东京汴梁城,也出现了大面积的霜冻。
登上皇位已经十个月粉,钦宗皇帝其实并没有享受多少舒适的日子,几乎每天都在吵吵闹闹中度过。
也不知何解,无论大小事情,朝廷中的官员都会给出几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就拿这冰冷的鬼天气而言,耿南仲和唐恪都说是瑞雪兆丰年,乃大吉之象;而李纲等人偏偏说是上天责怪朝廷出错,于是降异象来警示,是大凶之兆。
这个时候,耿南仲趁机上奏,说李纲“专主战议,丧师费财”,两次出兵,解围太原不成,导致国库耗用甚巨,而且激怒金国,云云。
一气之下,钦宗皇帝颁下旨意,把李纲给赶出开封府,先责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安置,.再谪夔州(今四川奉节白帝城)。
李纲临出京前一刻,居然还给朝廷呈上了两份奏折:一份是刚刚收到的太原陷落的战报;另外一份是转交种师道临死前所写的一份奏折。
经过李纲半年多的解说,钦宗皇帝也知道太原城的重要性,所以才有后面的两次解围太原的行动。
如今解围不成,太原终归还是陷落于女真人之手。东京汴梁城变得无遮无掩,直面金国,几乎成了前沿阵地,钦宗皇帝不由得心里发虚。
第二份种师道的奏折更是让人心烦意乱。
种师道在京师过世也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得到宋钦宗亲临祭奠,为之恸哭,并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官,文阶,第一阶,从一品);毕竟前方战事频频,葬礼也只能草草了事。
李纲兔死狐悲,临离开京师之前,替种师道整理遗物,才发现这道还没有及时上奏的折子。
这道奏折上是劝告钦宗皇帝尽早安排两项部署:
第一项部署是在开封府汴梁城内集结重兵。
种师道认为,无论是以前的契丹辽人还是如今的女真金人,其用兵有很大的季节性---都是“秋冬用师,春夏休兵”。金兵即便入侵,也不可能对汴梁城持续围城直到明年夏天;假如在汴梁城内囤积有足够的兵力,只要能顶住金兵三四个月的进攻,金兵不战自退。
种师道的第二部署就是主张钦宗和徽宗两位皇帝撤离东京汴梁城,到西京长安暂住,避开女真人的锋头火势。
种师道在信中写道:“度知虏情,必大举入寇,即疏请驾幸长安,比避其锋。守御战斗之事,本非万乘所宜,任责在将帅即可也。”《三朝北盟会编》卷六零和本卷种师道行状、《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一三。
.....................................
这些天来,钦宗皇帝原本心情大好。
种师道已经不在了,李纲被贬职了,吴敏之流的李纲同党也愈渐乖巧和听话;而耿南仲和唐恪等人更是投钦宗之所好。
朝廷之中,一团和气;所有的事情,唯皇帝的脸色是瞻;这让钦宗皇帝终于体会到了九五至尊的威严。
正所谓君临天下者,一言九鼎、言出法随。这是何等的风采!
回想起之前李纲和种师道等人凡事诸多劝谏,每每以忠言逆耳而自我标榜,钦宗皇帝真是后悔没有一早把他们都打发掉。
然而见到种师道的这份临终遗奏,钦宗皇帝原本很舒坦的心情,仿佛是被狂风吹皱的一池春水,再也难以平静。
钦宗皇帝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子,这是太子太傅---马依泽天师的遗物,钦宗皇帝一直不舍得丢掉。
小瓶子虽在,里面确实空空如也,小瓶内的无色无味的三日香药液,已经全被用在了种师道的身上。
钦天监的药物果然非同凡响。种师道的死亡完全没有半点异象,朝中也没有任何人怀疑,毕竟种师道的年纪摆在那儿,而且种师道也得到了朝廷的追封。
只是钦宗皇帝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痛下杀手,换来的竟然是一份如何保卫朝廷,抵挡金兵的计划书。
莫非马天师和自己都错了,误会了种师道和他的西北军?
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自毁长城?
古语有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何况是种师道这种三朝元老宿将!
....................................
宋钦宗赵桓自幼聪慧,诗词书画俱佳,而且身为长子,深得徽宗的宠爱。
然而赵桓为人懦弱,完全没有主见;耳根极软,容易听人唆摆,所以在位还不够一年的时间,却走马灯似地拜罢了多名宰执大臣:其中既有种师道、李纲、吴敏等主战派,更多的是耿南仲、唐恪、白时中等投降派。
后世有评论家指出,只要宋钦宗有主见,哪怕是一降到底,也总比忽左忽右,时而要降,时而要战好得多。
假如能抵抗到底,采信种师道等人的策略,宋朝也能与金国周旋;最坏的结果,大不了如同后来的宋高宗,偏安于江南一隅。
相反,假如是一降到底,起码能讨好女真人;最坏的结局,也就是南唐李后主一般,起码能得个安乐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