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二章,二人保一个,皇后李玉环(1 / 1)

加入书签

“父亲谬赞了,孩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岳山语气很谦虚,但他得意的笑容出卖了他,这还是他第一次凭借自己的理解做到了武学上的突破,这让他很是欣喜之外,也算是给他树立了一个信心,证明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悟性来修炼武功。

“呵,不要太过得意,刚才观你的刀势意境还很是稚嫩,以后的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但为父不得不夸奖一句,你的意境等级很高,不出意外,以后你在开山刀法上的修炼应该是顺风顺水,不会再有瓶颈一说。”

“不过!”岳涛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你领悟以后还要会运用,还记得为父当初说的话么?来,尝试把这开山意境用在你《开山劲》的修炼之上,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话岳涛上次也说过,但岳山当时还没领悟到任何有关刀势意境的东西,所以那时听起来有些茫然,但现在不同了,在岳涛说完之后,岳山便开始尝试。

他闭上眼,站在演武场中央,体内的气血开始随着《开山劲》的运功路线流动,岳山的皮肤开始刺痛,忍住疼痛,岳山开始往气血中融入开山意境。

“轰!”体内气血突然化成了一柄柄利刃斩向了岳山的皮肤。

“啊!”

岳山忍不住痛呼一声,这种痛感让他想起自己接受化疗时的痛楚。

虽然很痛,但他咬牙忍住,没有停下运功,最后硬生生运转了两个周天才收了功,收功之后他双手撑膝,一边喘着粗气一边体会自己身体中的变化。

“如何?”岳涛在一旁有些紧张的说道,终究是一个父亲,看到自己儿子如此难受还是会心痛。

“效果意外的好,以孩儿估计,只需要在运转两个周天便可突破到炼皮九层!”岳山语气非常兴奋。

“如此看来,你领悟的意境与你的功法非常契合,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不过,过犹不及,你只是处在炼皮境界,不宜运功太过,那样身体会留下暗伤,你且休息一会。为父先去与你母亲讲讲!”岳涛带着笑容快步离开,他要与自己的妻子分享儿子进步的喜悦。

岳山摇头,虽然身上酸痛无比,但他并没有打算结束今天的修行,既然不能运功,那便练习招式,自己的修为被拉下太多,如果不努力很快便会被远远抛开。

相比于父爱加身的岳山,林傲天的日子则苦涩许多。

“林傲天!看你做的好事!还把那张知礼抓进了缉捕司?你是怕我们晋阳王府死的不够快?”晋阳王林哲眼睛瞪的溜圆。

原本剧情中,晋阳王林哲便是一个保守派代表,就是那种什么事都要置身事外的老乌龟。

“父亲,话不能这么说!二弟也是在做差事而已。”一旁的林府嫡子林笑天在打着圆场。

“呵?差事,给他找好好的差事不做,非要去那劳什子缉捕司,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是想借着缉捕司的手给皇后娘娘添麻烦!你以为咱们林家有个“王”,便真的是王了?你看不见德阳王是怎么死的?”林哲又是一通痛骂。

林傲天只是一直跪着,并没有搭腔,他对自己非常自信,在他想来自己是给皇上做事,怎么可能刚做完一件事,便被清算?圣上一定会保自己,如果自己死了,以后谁还敢给缉捕司做事?

至于自己的父亲,白痴一个罢了,而一旁的林笑天,更是一个笑面虎,只有自己的亲妹妹林江江才是真的关心自己。

所以他便一边听着痛骂,一边继续修炼,完全当作耳旁风。

……

此时皇宫中的坤宁宫也不太平。

“嘭!”

皇后李玉环,刚刚摔碎了自己心爱的茶杯,李玉环生的美艳,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一颦一笑都带着万种风情,就算此时生气也是带着三分娇嗔,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惜。

贝齿轻启,声如无暇美玉:“一个山阳王次子和一个晋阳王庶子,便敢动本宫的人!他们可是嫌自己活的太长?还有那缉捕司,更是非不分之地,早该罢黜!”

“娘娘息怒!”一众太监宫女跪地不起。

喘息片刻,李玉环才算慢慢平复自己的心情,语气恢复威严淡然:“起来吧,去给我通传国舅进宫。”

李玉环身边的贴身嬷嬷李双燕连忙拉住李玉环,接着对下人们说道:“你们且先下去!”

待宫女和太监退去之后,李双燕才继续说道:“娘娘,此时还不宜让国舅出手。”

“哦?嬷嬷但说无妨。”李玉环并没有生气反而恢复了耐心,李双燕可是照顾李玉环长大之人,可以说是李玉环在宫中最为倚重和相信之人。

“娘娘真以为一个山阳王和一个晋阳王便敢与您作对?”

李玉环眉头一皱问道:“难道这其中还有其他事?”

“皇后可曾记得,当年那个小畜生?”李双燕语气阴沉。

“小畜生?可是那个贱人所生的女儿?”李玉环语气也有所变化,仿佛听到了什么十分恶心的事情,在这后宫之中能让她说出畜生二字的人,只有那杨媛。

“正是,前几天那畜生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并且在恭王府也没人再刁难于她。”

“…恭亲王,难道你是说着背后之人是恭亲王?是了,是了!那恭亲王妃便是西宫贱人的姐姐…但那恭亲王什么时候和晋阳王扯上了关系?”岳山和杨馨有婚约这事人尽皆知,所以李玉环并不意外山阳王会帮助恭亲王。

“根据宫外的消息,那畜生和晋阳王庶子勾搭上了。”

“原来如此!”李玉环知道这些后,并没有太过愤怒而失去理智,反而沉思了起来,李双燕也没再说话,静静等待李玉环的决定。

“给宫外传信,让族中最近安分一些,不要轻举妄动,另,通知张由巍,他女儿本宫会救,但要吃几天苦头。”

“娘娘英明,奴婢遵命!”

“还有!摆驾慈宁宫!”

“喏!”

……

“卓大伴,后宫可有消息传来?”尚书房中,文德皇帝武杰一边批阅奏折一边问道。

“回圣上,截止目前,皇后娘娘已经砸了三盏茶杯,两件花瓶。”

“啧啧,那可都是上好的官窑,朕这心中还有些心痛。”武杰笑着摇头说道。

“那便吩咐下边多烧一些便好。”卓四礼躬身说道。

“呵,那便这么办。”

“喏!”

话音刚落,便有一个小太监匆忙从尚书房外进来,脚步虽快,但丝毫不乱。

“参见皇上!”小太监双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张字条。

卓四礼接过纸条,然后递给了武杰。

武杰看完字条以后,神色变幻,目光幽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