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9章:强敌来犯(1 / 1)

加入书签

“出云号”在日本海军中同样具有象征意义,它由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制造,排水量近万吨,属于“装甲巡洋舰”,参加过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长期担任日本天皇的座舰。

而5艘重巡洋舰,每艘均装备有10门200MM左右的主炮,以及100MM以上口径的高射炮近10门。

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可谓空前强大!

可以说,如果武爱华的“功勋系统”没有升级,对付日本如此强大的海军舰队根本就没任务希望。

可是,“功勋系统”升级之后,就能对付如此庞大的日本舰队了吗?答案是:难说。

因为,武爱华的功勋系统,虽然可以“兑换”最先进的战机、重巡洋舰、导弹及火箭等装备,但是,要让这些装备形成战力,却并不容易,再加上海战与空战的机器人价格比最初贵10倍,武爱华根本不可能“兑换”大量的机器人参加战斗。因此,武爱华只得认真培养自己的海军及空军。

1937年11月底,经过全方位的调兵遣将和大肆扩编,日本的12个军终于编制完成。

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下辖第20、108、、110、27、35师团;第2军司令官东久弥宫埝彦王中将,下辖第5、16、109、21、33师团;第3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下辖第8、19、114、22、36师团;第4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中将,下辖第14、103、116、29、37师团;第5军司令官河村恭辅中将,下辖第1、101、112、24、31师团;第6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下辖第2、13、102、25、30师团;第7军司令官松井命中将,下辖第4、11、111、113、34师团;第8军司令官牛岛满中将,下辖第10、17、119、120、26师团;第9军司令官多田俊中将,下辖第7、15、105、106、39师团;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下辖第3、18、107、117、38师团;第11军司令官谷寿夫中将,下辖第6、12、115、23、32师团;第12军司令官荻洲立兵中将,下辖第9、104、118、28、40师团。

历史上,日军有17个常设师团,他们是近卫师团、番号为1-20的师团(其中缺13、15、17、18);在中日战争爆发前,不但恢复了13、15、17、18四个师团,还组建12个(番号为101-120的)“特设师团”,1938年至1941年间,日本又组建了21-29系列的“新建师团”,30-49系列的“治安师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感觉到陆军数量不足,又50-59的“补充师团”,60-以后的“增设师团”(本类划分与甲乙丙丁等级的划分并不矛盾)。可见,日本陆军的扩展,是呈“梯次”的。

但是,武爱华的穿越,却将日军历史上的“逐年梯次”增兵变成了“一次性”增兵。而且,这些部队除了近卫师团外,其余60个师团将全部开进中国!显然,这是武爱华穿越带来的“负面效应”,虽然国防军也拥有70个师的兵力,但在战争中,谁又能做到左右周全,不会出一点问题?只要战争一开打,兵力与兵力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局部敌我兵力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以小搏大,以小牵大的事情经常发生。

与此同时,日本陆军完成了四大战略集团的组建:

关东军。司令官继续由植田谦吉大将担任,主力为河村恭辅中将的第5军和多国俊中将的第9军。

中国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由烟俊六大将担任,主力为香月清司的第1军、东久弥宫埝彦王的第2军、山下奉文的第3军以及第2飞行集团等。

中国华东方面军。司令官由松井石根大将担任,主力为土肥原贤二的第4军、柳川平助的第10军、谷寿夫的第11军。

中国华南方面军。司令官由阿倍信行担任,主力为冈村宁次第6军、松井命的第7军、牛岛满的第8军、荻洲立兵的第12军。

1937年12月13日凌晨1时,在历史上的“淞沪会战”爆发4个月结束1个月之后,日军华东方面军小股特种部队利用夜色乘登陆艇在吴淞口悄悄上岸,迅速歼灭了中国驻吴淞口的警戒部队,凌晨3时,日军华北方面军先头部队第11军第6师团36旅团23联队乘坐运兵船悄无声息地抢滩成功!

凌晨4时,日军23联队与日军驻上海部队取得联系,并同时向当面之中国守军展开猛烈进攻,中日战争再度爆发!

历史,在这里发生了一个天大的误会!

历史上,由于日军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欲寻中国主力决战,但果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却选择在淞沪之地与日军决战,尽管教科书上讲是日军挑起的八一三事变,但事实却是中国军队主动向日军进攻!可是,历史的误会真的不轻,日军在华北,除了占领山东全境和河北部分地方外,还丢失了察哈尔及北平城,损失了两个师团另几个旅团,可以说华北战争是日军“败北”。这种情况,导致的恶果是,老蒋将大量精锐部队集中在苏北、安徽一线,以防华北方面军第1军南下,而上海却只有张治中的第9集团军的36、87、88师三个师防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