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6章:兵强马壮(1 / 1)

加入书签

这当然是一件痛快的事!

德国,可是特种作战的鼻祖,甚至是现代陆军的鼻祖,中国人,能够给德国人上上课,至少可以小小地满足一下武爱华的虚荣心。

千万别奇怪,任何人都有虚荣心的,换句话说,就是任何人都会讲究“面子”。

不过,这只是小痛快。对德国特种部队进行培训,可以让欧洲杀得更惨烈,让欧战打得更加昏天黑地,让列强们受到更大的削弱,这才是大痛快。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条永恒的真理,那就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历史上的两次二战,美国是最大的“渔翁”;平行时空的二战,中国也有可能成为“渔翁”。

但是,世界上的聪明人并不只有武爱华一个人,中国想渔翁得利,可有人就不给中国当“渔翁”的机会。

1938年7月,国防军以杀伐果决的手段解决了盛世才之后,国防军察哈尔北方基地部队以及青海、甘肃的马家部队,迅速出兵新疆,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基本控制了新疆形势。然后,国防军西北方面军组建,四大集团军中的第4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22集团军等三大集团军一边向新疆开跋,一边整训。

此外,由马步芳担任军长,何柱国为副军长、檀自新为参谋长的国防军骑兵第2集团军5个骑兵师刚刚编成,还没来得及整训,也立即开赴新疆。

在武爱华最初的计划里,是没有骑兵编制的,或者说可以少编制一些边防骑兵,但是,武爱华在入主中枢后,却发现原国军系列里竟然还有相当庞大的骑兵编制,什么仅骑兵师就有近10个,此外还有很多的独立骑兵旅、骑兵团。

这本来是蒋介石留下的后遗症,当时,老蒋为了安抚地方,只要有实力又“听话”,就发给一张“委任状”。说实话,这些骑兵中除了少数部队譬如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骑兵军)还有一些民族意识之外,其他的骑兵都是地方军阀势力,好事没见做多少,烧杀抢掠的事却没少干。

但是,武爱华却不能对这些人进行“裁撤”。因为这些骑兵除了一身马上本领外,什么也不会。让其流窜于社会,极有可能为地方造成隐患。

因此,武爱华不得不再编制一支骑兵部队。

可如何编制骑兵,却是一个问题。

看到武爱华和尚的脑壳,无法(发),总参谋长开始建言,“总统,我们可以考虑将骑兵、重炮兵、装甲兵这类部队,组建成独立集团军,直属统帅部管辖。这样,亦可算是我国国防力量中的一支机动部队。”

经过统帅部反复研究之后,国防军除空军、海军、六大方面军、地方守备及预备役部队、海岸警卫队外,又诞生了一支庞大的“独立军群”!

这支直属统帅部的“独立军群”计有3个骑兵集团军,3个装甲集团军,3个炮兵集团军,以及S集团军、H集团军、K集团军、B集团军、F集团军等5个“代号”集团军。

至此,武爱华创建的国防军才真的具有一点“现代化”气息。

现代化,并不是装备先进就是现代化,它包括建军思想、编制的现代化、科学化。

武爱华因为来自后世,又分析过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英阿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等战争资料,因此他满脑子里都是坦克,炮火,战舰,飞机的立体战争;而在部队编制中,特别崇尚火力至上,机动至上之类。

如果按蒋百里这类真正的军事家来看,武爱华以前打仗,纯属拿钱去砸!完全是一派败家子打法。当然,武爱华的国家战略、建军方略、作战战术、部队训练等,都非常先进甚至超前,但武爱华的军事思想“刚有余”而“柔不足”。

后来,武爱华也逐渐明白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道理。

这也是这些“独立军群”得以在1939年3月以前顺利诞生的原因。

三大骑兵集团军,军长分别是孙连仲、马步芳、马占山;副军长分别是赵承绶、何柱国、郑大章;参谋长分别是陈仕豪、檀自新、门炳岳。除陈仕豪是原国防军第9骑兵师师长外,其他人都是原国军骑兵将领(国王想了很久,还是让这些历史人物闪闪光吧)。

孙连仲,最早为冯玉祥西北军将领,国军第30军军长,属于敢打敢杀的悍将;马步芳,青海马家军代表人物;马占山,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抗日英雄。赵承绶、何柱国、郑大章分别为国军第一、二、三骑兵军军长。

编制方面,武爱华依然崇尚大编制:每排38人,每连三排120人;每营三连加骑炮连(6门92式步兵炮)500人;每团三营1500人,每师三团加骑炮营(36门92式步兵炮,含骑炮连数字)5200人;每军五师加骑兵后卫团团27000人。三大骑兵集团军总人数不超过8.5万人。

骑兵基本装备为马刀、手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MG42班用机枪等。装备上主要突出轻、快两个特色。

骑兵的集团军可以按5师制编成,但下面的部队却只能暂时按3个师编制了。

装甲兵第1集团军,由原国防军装甲师改扩编而成,军长宗少华(三星上将),副军长孙元涛(中将),参谋长李奇(中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