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章 派官员去琼州府?(第一更)(1 / 1)

加入书签

“王大人,你这恐怕不由所了解了!”

“如今十二弟之下,一切尽然有序,统辖十万人绰绰有余,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朱棣赶紧开口。

开玩笑,他答应朱柏的事情可不想这中途出现什么问题。

“燕王殿下,这不仅仅是琼王殿下能否管理的问题,而是朝廷很难支持这么大规模的移民戍边,这所谓耗费的钱粮,实在太大。”

听着朱棣的话语,吕昶不由皱眉,带着无奈的开口。

他也没有拐弯抹角了,而是直接说出了难度。

“王大人,此时完全可以放心,以海运前往琼州府,快则十天,慢则也不过半月就足以抵达,其耗费并不大。”

“而且对于那些没有生计的百姓来说,这何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如今,大明天灾时常发生,北方凋敝,移民一些,正好可以缓解。”

朱棣开口。

“可!”

吕昶忍不住的想再度开口。

可却被朱元璋打断了。

“好了,此事就此而论。”

“从今日起,一个月内,户部安排移民戍边,十万人一人不得少!”

老朱的声音铿锵,带着一份不容置疑。

最终吕昶也只能应声。

“另外,传令,令琼州府知府前往琼王治下学习,琼州如此富庶之地,他琼州府为何几年不见建树。”

“一年内,琼州府若不能治理好,他这个琼州府知府就不用当了,咱派一头牛过去,也比他好。”

在吕昶应声之后,老朱不由冷哼着开口。

这一刻,由于朱柏给予的印象,这让老朱对于琼州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认知。

而这一下,那一位琼州府知府无疑就受到了无妄之灾。

“诺!”

一道道的声音应声。

其他人没有谁反对。

哪怕有些反对移民,那也是因为消耗太多。

可对于琼州府知府,大家都没有啥同情的感觉。

特么的琼州府看起来这么富足,王秋浩治理了几年就这个样子,他们也不得不暗骂一句废物。

甚至若不是老朱直接下了基调。

这一刻恐怕有着无数弹劾的人影都要站了出来了。

甚至哪怕有了基调。

还是有人开口了。

“陛下,琼州府既如此富裕,一年之内若是琼州知府无法治理好,臣建议追查王秋浩渎职之罪。”

一道身影开口。

伴随着他开口,一些大臣也不由附和。

而在附和之中。

一位御史站了出来。

“陛下,琼王殿下不因发展名声,既然琼州府南部已经完善,陛下又要移民戍边,臣请陛下令派官员前往统辖。”

话语开口,铿锵无比。

而在声音落下的瞬间,整个周围不由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虽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可在场其实没有谁敢提。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朱将人分派出去,其实就效仿周代分封制度,派人治理,这一下不仅仅得罪琼王,还得罪所有藩王。

可这却又是不得不提的事情。

之前的琼州如果只是蛮荒之地,他们可以不在乎。

可如今,琼州府南部竟然每年能够给予朝廷百万斤粮食。

关键这才多久。

半年的时间而已。

给琼王在发展个几年,那还得了。

到时候不得有割据之心。

只是话是这么说。

如今周围的藩王几乎都这一种情况。

明朝初定。

老朱为了稳固大明江山,不得不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出去,这些儿子们,可后面的藩王不一样,是拥有着足够实权,也是拥有着足够封国的。

这东西一提,绝对会得罪所有藩王。

就像这一刻燕王的脸就是不由一下黑了下来。

不过好在。

此时老朱开口了。

“琼州乃蛮荒之地,如此才刚刚开阔而已,天下初定,藩王乃社稷之本,暂时不可轻动。”

“派遣官员,日后再议!”

老朱平静的话语开口。

而他的话语落下。

“诺,臣等明白!”

一名名大臣跪拜应声。

哪怕那一名御史也没有再开口,他仅仅提一下而已,让朱元璋明白就行,其他的他并不需要做了。

而听到老朱的话语,朱棣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不然,移民虽然搞定了,可却给朱柏送一堆腐儒过去,朱棣感觉自己那个十二弟会撕了他的心都有。

当然此时的朱棣,还有着群臣并不知道。

就算他们派遣了官员,朱柏其实也并不在意。

对于一般的藩王来说,这样的结果,无异于夺权,夺封国,可对于朱柏来说压根不需要考虑这一方面的问题。

因为他对于整个治下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系统招募的人,对于他有着绝对的忠诚。

他心情好,那官员能干事,正好能帮他治理一下。

心情不好,官员不干事,他随时可以把对方变成空壳子。

压根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这也是他并不在意泄露的问题。

就算泄露了,大明顶多派点官员过来,这些对于他来说真的不是什么问题。

当然这些其他人并不知道。

对于老朱来说,之所以没派人过去,一方面他压根不担心自己儿子造反,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派过去人很可能会给自己儿子捣乱,短时间自然不可能派遣人员过去。

作为从底层逐渐爬起来的皇帝,老朱可是清楚的很。

..............

(第一更感谢Otaku-ace的2000打赏,明初的藩王实际上和汉初的藩王没啥本质的区别,唯一的区别一个是刘邦不得不这么做,一个是朱元璋主动这么做,藩王有着足够的自主权,自治权,知道后面晋王,有点造反的迹象,加上朝廷儒臣多了才逐渐改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