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 朱棣上书(1 / 1)

加入书签

第二日。

早朝。

朱棣基本上是怀着上战场的心情来的,神色肃穆,不苟言笑。

路上碰到其他人跟他打招呼,都不带理睬的。

其他人也仅以为是他心情不好。

但实际上是因为利益相关,两者之间势必会产生冲突,所以和这群人打好关系没有什么必要了。

等朱棣来时,朝会宫殿之中已经聚满了人。

朝会宫殿十分宽广气派,盘龙柱一根根矗立在宫殿中,如擎天之柱。

金碧辉煌的雕饰随处可见。

大红的地毯铺满了宫殿中间的区域。

而台阶之上,正上方则是一张宽大的龙椅!

朱元璋就坐在这张龙椅之上,观望着下方的群臣,按照官职位序排列开来。

随着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朝会开启。

朝堂诸公先是例行公事般禀告了一些地方州府上的事情,又互相攻讦了一番。

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就要准备退朝。

但没有想到,朱棣这个时候突然站了出来。

“启禀父皇,儿臣有事禀报!”

作为皇子,朱棣其实是不用来上朝的,也不应该来。

要来也是太子朱标上朝更为合适。

但今日偏偏太子朱标不在,而朱棣却来了!

这显然是有重要的大事发生!

在场的群臣更是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燕王,你有何事啊?”朱元璋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说道。

语气平淡。

“禀父皇,儿臣感念天下士子、官员辛苦,所以斗胆提议,择其优者,给予他们赏赐!”

顿时群臣大喜过望,竟然有人说要给他们提升待遇了!

好事啊!

但下一瞬。

朱棣话风一转:“但念及天下士子、官员优待颇多,若是单独增加赏赐,对于我大明负担颇重。”

“故此,儿臣提议,取消天下间所有士子、官员的优待,徭役只能以银子来抵,而不能直接免除。”

“同时为了体现大明对天下百姓一视同仁的理念,儿臣建议取消士子、官员的特权!”

此话一出,顿时惹得朝堂上群情激愤!

他这是要干什么?

这是要在他们身上刮肉啊!

他们觉得自己本来就已经够辛苦了!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工作狂,每天上早朝还不够,还要上午朝、晚朝,每天当真是天不见亮就起来。

一直得熬到天黑了才能走!

现在还要剥夺他们的所有优待和特权,还要不要他们活了!

在场的诸公也都不是傻子。

朱棣、朱元璋都是一家的,谁都知道是朱元璋指使朱棣说的,但谁敢把矛头指向朱元璋?

所以只能炮轰朱棣:“燕王,朝堂之事,自有朝廷大臣、太子、皇上定夺,何须你来多问?”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士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一位老的不成样子的大臣哭诉道:“此举定然会恶了天下士子,让士子与我大明朝离心离德!”

“陛下,莫要坏了国本啊!”

一时间朝堂混乱不堪。

朱元璋不得不站出来制止道:“朱棣,且把你的想法好好说说,让朝堂诸公听听。”

“大家也别急着反驳,听完之后再说。”

朱棣连忙称是。

紧接着站出来解释道:“诸位请放心,我提议此举,绝不是为了削减天下见士子和官员的待遇!”

“相反,是提升了待遇!”

华夏人向来是喜欢折中的,如果你要开一扇窗,别人定然不许。

但这个时候你说你要开一扇门。

那他就许了。

在听了朱棣措辞如此严厉的新政后,再听到不会削减俸禄。

众人心中大慰。

转而问道:“燕王,不知此话何解?”

于是朱棣给所有人讲解了一番,什么叫做基础俸禄,什么叫做绩效奖励,以及如何用银两来免除徭役等。

林林总总算下来。

朱棣给出了一个结论,只要施行新政,如果之前一个官员尽心尽力做事只能拿一百两银子。

那现在去除了免除徭役的银子,加上基础俸禄和绩效俸禄。

可以拿到一百二十两银子!

当然……前提是尽心尽力!

这么粗略的一看,大家反而像是赚了。

不过朝堂上的诸公可不吃这一套,不是因为他们看破了其中的门道,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缺这点俸禄!

俸禄的多少关他们什么事?

他们在场的那位不是朝堂正四品大员以上?

还在乎这些?

他们在乎的是官员和士子的地位!

如果没有这些优待和特权,怎么将他们这些读书人和那些泥腿子区别开来?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特权和优待。

所以他们是人上人!

朝堂之上,一时争论不休,不过却也已经不是全然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