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十世灵体(1)(1 / 1)
再说岁月流转,光阴似箭,忽忽数十年过去。且说天山脚下有个胡汉杂处的小镇,名叫“林芝镇”,镇子不大,两百来户人家,端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镇上居民,从事各个行当的都有,因这西域之所,奇珍物产阜积如山,镇上居民多以挖药采参、牧马放羊为最,镇上百姓羸弱者上山砍柴下水摸鱼,力富者猎杀野物,驰骋千里,逐水草而居放牧羊马,倒也收入颇丰。
这一日,天空阴沉沉的,乌云低垂,小镇西望,但见天山巍峨雄伟的山峰直插天际,奇峰怪岩,隐隐带了一丝狰狞。
“臭小子,别给老子磨磨蹭蹭的,赶快走!”声声喝骂从镇口传来,但见一个半大小孩衣裳褴褛,满身伤痕,脚步蹒跚地走了过来。那孩子看去十三四岁左右,眉目清秀,只是脸上沾满了血污,浑身到处都是伤痕,但他的眼里,却流露出和他年纪并不相当的坚韧与倔强,更有着一丝仇恨。他双手锁在一条粗粗的锁链中,手腕的皮肉也被锁链给磨破了,渗出来的血迹凝成了黑色的血痂。他的身后跟着两个身强力壮的黑衣人,其中一个拿着牛皮鞭子,正有一鞭没一鞭地抽打这瘦弱的孩子。小镇百姓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有几个身强力壮者正要上前阻拦询问,那两个黑衣人把眼一瞪,钢刀半拔,便把善良的人们吓了回来。一个小镇上原本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却因为这三个人的出现,忽然便得鸦雀无声。
忽听有人高宣道号,道:“无量天尊,两位施主何苦跟一个孩子为难?”百姓们循声望去,只见这小镇唯一的一条路上来了一位道士,谁也不知他什么时候来到,但见他身穿黑衣,神清目朗,白面长须,头戴镔铁冠,手抱铁拂尘,背插长剑,但他一身道家弟子的装束,手腕上却挂着一串碧玉佛珠,佛珠颗颗通体晶莹剔透,耀人眼目,发着淡淡的毫光。
手拿皮鞭的那人上前一步,趾高气扬地道:“牛鼻子道士,你是什么地方来的?挡住我们去路,想做什么?”那道士不答,双目如电,只将那小孩上下打量了好几个来回,见那孩子虽一身褴褛,狼狈之极,又在困顿中,眼光中隐隐英华,并无丝毫哀戚之色,心道:“好根骨!为何落得成为阶下囚?”这时另外一个大汉踏上一步,道:“喂,你到底是谁,到底想做什么?”那道士冷冰冰地看了他一眼,反问道:“贫道问你,这小小孩童犯了什么罪过,你们要如此虐待于他?!”那大汉发起怒来,道:“岂有此理!我问你要做什么,你反倒盘问起我来了,可是找死来了么?”那道士冷哼一声道:“天山脚下,岂容你在此猖狂!趁早把这孩子给贫道留下,否则可别怪贫道心狠手辣!”
那大汉勃然大怒,猛地一刀照那道士头顶就劈。那道士不闪不避,单掌竖起,冷笑一声道:“贫道让你砍!”那大汉一刀砍上他额头,火光四溅,那道士纹丝不动毫发无伤,大汉的长刀却崩了四五个大小不一的口子,手腕也震得麻木不仁。那道士伫立如山,连声冷笑道:“贫道已给了你个便宜,既然你们伤不了我,嘿嘿,少不得贫道就要让你们伤筋动骨一百天啦!”倏地身形一动,恍如飞星泻地般一瞬间便到了两人面前。只见他两袖带风,蓦地右手轻轻一带便将那孩子带过身后,左手骈指如戟,似掌似指,带着一股劲风,一招“飞鸟投林”直向那黑衣人“期门穴”上切来。那黑衣人不防他下手如电,也来不及看清对方招式,慌忙一个倒跃飞出两丈以外,身形方定,那道人身形在半空中又是倏地一转,指掌兼施,攻到了他同伴身前。
那同伴“啊呀”一声,手里的长刀还没举起来,那道士便如闪电般从他头顶飞过,单掌下按,一掌拍向他头顶。这黑衣人的武功比他的同伴稍高,长刀一翻一卷,一个“云龙三现”,一刀三式,向那道人胸口砍来,那道人端的是“能者不慌,慌者不能”,左掌提至胸前,手心向内,虚张四指,向上“崩”去。那黑衣人身手也极为快捷,但在那道人面前,却是宛如三岁小孩面对一个孔武有力的大人一般,蓦觉手腕一麻,手中长刀已自飞上半天!那道士下手快极,只见他左手向外一推,中指竖起向外一弹,一溜青光从他指尖飞出,那大汉只觉身体如中雷击,登时半身酥麻!两人一两招便在那道士掌下吃亏,吃惊非小,双刀并举,再次猛扑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