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8 李世民前往益州(1 / 1)

加入书签

一个月过去了,整个益州有小半百姓们都有了炉子,还有的没买到炉子的甚至排队去买。

天不冷的时候觉得没什么。

但是当邻居家里点上炉子在家里暖暖和和的,自己却缩在被子里跟孙子一样。

这么一比较,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且,天冷了之后,头也得露出被子外边,冻得头都发蒙。

偶尔点个炭盆也坚持不了多久,又舍不得太使劲地烧,木炭成本高,太贵了。

煤炉子越卖越快,渐渐地成了一炉难求的状况。

李恪折腾了半天,赚的却并不多,一天也就百十文钱利润而已。

还得留着点利润,万一哪天摔死俩砸死俩什么的,还得发抚恤金,安抚家属,这些他都想到了。

煤矿是自己的,但是给了工费与运费之后,卖煤赚回来的钱基本快持平了。

不过看到这么多人都有活干,有钱赚,百姓们也有了更好的办法对付这个寒冬,心里还是挺得意的。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煤炭和炉子的价格良心,益州的百姓也纷纷称赞蜀王又给益州百姓谋福利了。

之所以这么多年煤炭没有普及,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想把益州,或者大同的煤运到外地,运费几乎比煤炭贵好几倍。

第一就是运输太难了,所以很少有人用这个取暖。

第二就是使用方法不当,烟也太多,还有就是中毒率太高了。

但是李恪懂啊,无非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和二氧化硫的异味而已,简简单单复制个后世的火炉子,这就彻底解决了。

有的百姓舍不得花钱买炉子,也跟着效仿,用砖块,石头垒一个炉子,也能使用。

并且排烟管道也单卖,由于够薄,价格不高,也让百姓们享受到了福利。

于是,整个益州,有一多半百姓几乎领先整个大唐,过上了暖冬。

……

这天,李恪闲的没事,正围在炉子上烤红薯。

不一会儿香味就飘满了院子,勾起了无数人的馋虫。

长乐闻着味就跑了过来。

“三哥,你烤的什么啊,怎么这么香这么甜啊?”

李恪抬头一看,只见长乐披着个棉毯子就跑进了柴房。

“烤红薯,辈儿香,辈儿甜,尝尝!”

长乐咽了一口唾沫:“那,我尝尝?”

说完,李恪就拿起一根木签子,串了一块不大的红薯递给了她。

“三哥抠门,我要大个的。”

李恪笑了笑:“大个的没烤透呢,小个的更甜。”

“不嘛,三哥,我就要大个的。”

“那吃不完不许浪费啊!”

说完,长乐串了一串大个的,啃了起来。

“嘶,好烫好烫!”

不一会儿,一个红薯就被她啃到只剩下个硬芯了。

擦了擦嘴,还打了个饱嗝。

朝着李恪尴尬笑道:“三哥,我吃不下了。”

“我就说里面没熟透呢,你非要吃那个,其实个小的更香。”

说完,李恪就拿起一块小的,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对了,长乐,你没把这炉子跟暖器工艺告诉父皇吗?”

长乐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宫里不缺炭盆,用不着烧这玩意。”

李恪点了点头。

若是皇宫还跟百姓一样,舍不得烧炭那就不正常了。

那帮有钱人,有的是办法取暖。

而且,李恪做炉子之前还查阅了唐朝贵族的取暖方法。

看完了都有点脸红。

在唐玄宗时代盛行的,叫做妓围。

找十几个妓女,围成一圈,供人取暖,简直是丧心病狂。

而且,这种取暖方式在贵族圈里还挺流行,其他的取暖方式在这种方式面前都黯然失色。

正当李恪吃着烤红薯的时候,长乐突然冒出了一句:“三哥,我想家了。”

李恪浑身一颤。

“想家?”

“嗯。”

“在我这不开心吗?”

长乐摇摇头:“在三哥这里的生活,是长乐这辈子最开心的事了,可我还是想家。

三哥,你知道的,我还是头一次出宫这么久,也不知道父皇和母后想没想我,三哥,你不想吗?”

李恪沉默了。

对于想家这个问题,李恪觉得是比较奢侈的。

可能这个世界上最关心自己的,只有那位素未谋面的母亲吧。

自己又不是他真正的儿子,说想念有点牵强了。

回想起杨妃信中的那些话文字中饱含的思念,李恪点了点头:“我也想了。”

“那我跟父皇通信一声,过年咱们回长安吧?”

李恪摇了摇头:“你回吧,我有点放不下这里。还有,父皇恐怕不会让我回去的。”

长乐急忙说道:“不会的,现在都冬天了,这里又没有什么事。我跟父皇禀报一声,我们回去一个月,再回来啊。”

李恪听着她说想家了,便知道她已经有心回长安了。

这里毕竟不是她的家。

李恪再次摇了摇头,整理了一下情绪,问道:“准备什么时候走,我送你!”

长乐见他放不下这里,索性不再强求,便说道:“就这几天吧,宫里会派人来接我。”

“好,到时候我送你!”

三日后……

尉迟恭带着上百护卫,不远千里来到了益州城外。

刚踏上十几里外的砖道,一群人就看到了益州的城池。

“陛下你看,益州就到了!”

朴素的轿子里伸出一只手,掀开了帘子。

一张英武不凡的脸庞露了出来,看到了欣欣向荣益州城,眼里冒出了精光。

“在外边喊别喊我陛下!”

尉迟恭立即改口道:“是,李大人!”

李世民走下了轿子,迈步在益州城外刚修好不久的砖路上,感慨万千。

尉迟恭兴奋地说道:“李大人,想不到蜀王殿下真有你三分本事,短短一年就把益州打造的这么好,可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李世民也惊异地叹了口气:“是啊,朕,我也没想到,恪儿在外,这么励精图治,我真好奇,这还是我那个恪儿吗!哈哈哈哈……”

“走!进去看看!”

说完,一众人马驶向前方,不一会儿,就看城门打开了,无数百姓正在一边观看,但是却让开了一条路。

李世民大惊:“是不是你们走漏了风声,说朕要来益州?”

尉迟恭立即否认道:“陛下,不可能啊,来这里只有你知我知,还有长孙皇后知道,不可能有第三人知道啊?”

李世民皱了眉头:“那这益州的百姓是怎么回事?”

尉迟恭回头问了一句:“你们来送过信,说说,怎么回事?”

突然,一个小兵跑上前来,他正是前些日子送信的那位。

“回陛下,大人,小人前些时日送信的时候,这些百姓也是这么迎接的。”

“什么?”

“什么?”

李世民和程咬金双双一惊。

“我大唐官员在益州这么受爱戴吗?”

送信的小兵点点头:“好像,是……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