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4.待他日马踏长安,痛饮庆功酒!!!(1 / 1)

加入书签

此地不远处。

有一群风流名士正在聚会喝酒赋诗弹琴,他们今日也是在此目送北伐军离去。

北伐中原,是多少晋人的梦想。

“谢安,你可能弹奏方才那首曲子?”王羲之身穿黑色宽袍大袖,头戴黑色纶巾,面相圆润,下巴留着大把的山羊胡,看上去不像正经人。

另一边,谢安打扮与他也差不多,在晋朝可以算是非主流。

东晋名士大多特立独行,不拘小节。

这群人要么是家族显赫,要么是才情惊人,并且早已经财务自由。

他们崇尚道家玄学,看不起当官的,认为游戏人生是人生意义所在。

谢安叹道:“难啊,我涉及虽广,可都是精通皮毛,人家都说我是万金油。”

一旁名士都说谢安谦虚。

王羲之淡道:“那个长亭上面弹琴之人,正是当朝太后!”

瞬间,众名士皆惊。

王羲之其实本来想在那个长亭设宴饮酒,那里目送北伐军最好不过。

然而,那个位置被皇宫的贵人定下来了。

现在皇宫贵人还抚琴一曲,仿佛天外之音,只有可能是那一位。

“没想到太后有如此琴艺,不愧是师承宋祎。宋祎当年是石崇侍妾绿珠的徒弟,师徒善笛,说来也真是唏嘘啊。”

孙绰叹道。

宋祎,是二十年前江左三美之一。

提到此女,不少名士都十分气愤,因为此女虽才华横溢,容貌惊人,却以玩弄感情,脚踏数条船,刺探情报而臭名昭著。

堪称古代女海王。

不少名士王公贵族都被她骗钱骗爱。

众人喷了一轮宋祎,王羲之又在谢安旁边低声问道:“我儿王凝之与你侄女道韫,还有没有可能?”

谢安苦笑:“建康城女子那么多,凝之出身名门,应该不缺媳妇。”

王羲之立刻明白,顿时脸黑。

那么好的儿媳妇就没了,他显然很生气。

只不过,王氏早就派出人去追杀那个王猛,敢劫王家亲,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忽然。

又有琴音响起,众名士面色都逐渐骇然。

这音律仿佛可以洞穿人心,恐怕宋祎琴艺都不是此人对手。

关键,这人竟然弹奏一曲凤求凰。

这是古代司马相如向卓文君示爱的琴曲。

居然有人敢向太后示爱。

惊了个呆啊。

.......

桓辰的琴艺无双天赋,一曲凤求凰可谓独步天下。

别说普通人,就连乡下老农都听得入神,更别提精通音律的褚蒜子。

只不过,褚蒜子依旧没有派人来传个信。

告白失败!

桓辰不气馁,因为做任何事情失败都只是暂时的。

褚蒜子身为太后,没有派台使来砍他,把他投到建康城大牢里面,那就是十分宽容了。

换成任何一个人告白太后。

绝对死到不能再死。

“阿姐,等我!”桓辰表示一定会给她性福的。

他只有强如桓温,才能主宰自己命运。

“梅长苏取来我昨日准备酿好的桂花酒,随我一同埋下。”

桓辰带着梅长苏还有黎刚、甄平,一起拿着十几坛好酒,爬上山坡,在长亭下埋酒。

长亭内,佳人已经离去。

桓辰脱离队伍,这也导致北伐军西进被耽误了。

最前面,桓温听到桓辰又跑到了山上,终于露出不耐烦。

桓熙:“三弟可能有其他重要事情。”

桓济:“父亲,看来三弟是不想北伐,不如把他留在建康,我可以担任粮草督运。”

这一次,桓家子弟基本都上战场,担任关键职位。

桓熙负责桓温的亲卫副统领。

桓济担任桓府参军,负责处理整理各地文书,这个官职很小。

然而他更嫉妒桓辰直接担任了粮草督运。

“你们随我来!”

桓温领众人,调转马头,去找桓辰。

山坡上。

甄平与黎刚还有江左盟勇士正在挖土。

桓辰与梅长苏把桂花酒埋到里面。

二人对视一眼,均露出期待的神色。

此次北伐。

桓辰为了军功。

梅长苏为了扩大江左盟。

桓辰这次嫡系部队约有两千人。

一千江左盟,五百镖师,五百丐帮高手。

并且,他还有调遣后方十万民夫搬运粮草的权力。

桓辰豪情万丈说道:“长苏,待他日马踏长安,痛饮庆功酒!!!”

“长苏必为主公尽心尽力!”

梅长苏一副肝胆相照的神情,只不过立刻咳嗽几声,可以看出他是个病秧子。

“就你还想马踏长安?好大的口气!!!不过一个运粮的!”

桓济走了过来,冷笑一声,疯狂嘲讽。

他身后是桓温等人。

桓温、桓熙看到桓辰正在埋酒,立刻神色就稍缓了。

毕竟,这是好兆头。

桓辰淡道:“二哥是说父亲北伐会失败吗?”

这话令桓济无言以对。

桓温淡笑,桓济果然不是桓辰的对手。

桓济的亲信杜吉志抱拳,说道:

“三公子中途脱离队伍,又是去长亭告别,又是抚琴奏乐,又是上来埋酒,是否会耽误大军行进?”

梅长苏上前,缓缓道:

“方才是太后在长亭送别三公子,三公子抚琴奏乐也是为了安太后之心,至于埋酒当然是为了桓大将军能够他日归来,痛饮此酒。”

这一番交战,桓辰这方丝毫不落下风。

反而桓温等人都没料到,长亭弹琴之人竟然是太后。

“这几坛怎么够喝,不如多埋几坛!”桓温又叮嘱:“兄弟和睦,其利断金!”

他也派人去取了几坛好酒,亲手蹲在坑里,把美酒埋下,瞬间就有了埋酒的快乐。

桓辰笑道:“祝爹,他日马踏长安,痛饮庆功酒!明年这个时候,蟹肥花香果熟,咱们必定再聚建康城内。”

“不错,太湖蟹肥,八月桂香,青果熟透,美酒醇香,爹借你的好兆头。”

桓温很满意:“只不过,此次是出征而不是度假,你身为粮草督运,任务艰巨,若有闪失则会人头落地,爹也保不了你。”

桓辰听出了他敲打,于是点头。

而后又深深看了桓济一样。

桓济内心冷笑。

就你一个后军督运,手上都是老弱病残,想马踏长安就是做梦。

其他将领也觉得,这句话适合桓温以及前方将领,却不适合后方的桓辰。

重新启程。

黎刚低声:“公子,方才那桓济是看不起咱们呐。”

“无妨,这孩子迟早有一天会求我。”桓辰淡笑。

而后。

桓辰派人告诉桓温,他肚子有些不舒服,想要再休息一会。

桓温简直无语了这孩子,只好再选一人临时负责督促粮草的事务,而桓济自告奋勇。

这个安排,桓辰是求之不得。

桓辰停留原地是在等张彤云和谢道韫啊。

那日去张府纳粮,张彤云给了他一个香囊之后,便杳无音信。

然而,谢道韫那日说为他守寡后,就已经多日没见到了。

逐渐他慢慢失望。

只不过,有一个小乞丐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似乎是受人委托。

“您是桓家三公子吗?”

桓辰惊喜道:“我就是!”

小乞丐递上信笺。

桓辰看了一眼信笺,瞬间露出笑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