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 道术(1 / 1)

加入书签

“行,老哥,你先喝点茶水,等我一会儿,我去解个手,回来咱哥俩再唠。”

说完太爷从东屋走了出来,来到了西屋。

太奶盘着腿,脸朝着屋门,坐在炕边上(挨着炕沿的地方),嘴里叼着烟袋,“吧嗒,吧嗒”地抽着烟。

见太爷进来了,把烟袋往炕墙上磕了磕,放在烟笸箩里,把腿从炕上抹下来,下了地。

“再过一会儿,你就烧火整(做)饭吧,掂对两菜儿,我和这老哥下晚(晚上)喝点。”太爷告诉太奶。

“下晚留他在这吃啊?”太奶问道。

“嗯,在这吃,我和他还没唠扯完呢。这老花子,你别看穿的埋汰吧啦地,还真有两下子。”

“都没去过咱家坟地,坟旁边哪旮瘩有啥,有啥,说的真亮儿(清楚)地,连咱家以前给三大爷(伯父)家孩子的事,都说出来了,你说他咋看出来的呢?这也真是能耐了。”太爷满脸狐疑地说道。

“瞎猫碰死耗子呗,他一个要饭花子,穿的破衣喽收的,能有啥能耐,没准就是个骗吃骗喝的。”太奶不屑地嘟囔着。

“别在那瞎咧咧,娘们家家的知道啥啊,我还不抵(如)你呀,老话说地好,这叫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太爷很文化地说了一句。

“这家里也没有啥菜啊,都整(做)啥啊?”太奶问太爷。

“你去园子里摘点豆角掐了,泡点粉条,炖上。家里还有鸡蛋吧,再炒盘鸡蛋。”

“鸡蛋没几个了,也不够一盘啊,伏天了,这天头(天气)热了,鸡也不爱下了。”

太爷抬眼看了看房后,“园子里不有韭菜吗,你挑嫩的割一把,打两个鸡蛋,炒一盘。看看还有嫩黄瓜没,切个黄瓜菜,再炒盘盐豆(黄豆炒熟,拌上盐水)。”

“别贴饽饽了,捞点高粱米水饭”。太爷安排完了,就又去了东屋。

到了屋里,老乞丐还在椅子上坐着,手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个小烟袋,一扎(拇指尖到食指尖)多长,烟杆儿上挂个空烟荷包,在那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茶桌。

“哎吆,老哥,对不住,对不住,你看,我也不会抽烟,没想起来,我这就去西屋给你搝(取)烟笸箩。”说完,太爷又去了西屋。

太爷把烟笸箩搝来,放到了老乞丐旁边的茶桌上。

“来,老哥,快装上抽,走前(时候),我让屋里的(我太奶),给你包一包拿着,留着道上抽。”

“嗯”老乞丐嗯了一声,点了一下头。把烟袋锅放进烟笸箩里,往里面装烟沫,装满后,叼上烟袋,点着,“吧嗒,吧嗒”抽了两口,这才开口说道:“大兄弟,你听说过东北仙家的事吗?”

“听说过,小时候,奶奶闲着没事的时候,就给我们讲古(故事),讲些鬼呀,神的,有时候给我们吓的,下晚(晚上)都不敢出屋撒尿。”太爷答到。

“那你相信真的有仙家吗?”老乞丐问道。

“这个我不相信,奶奶讲的那些事,我看,都是别人瞎编出来的。哪有什么仙啊,神的,谁看着了,纯粹扯蛋,都是吓唬人的。”

太爷接着又说:“我爷爷在(活着)的时候,挺信这些东西的。”

“记得在我不大儿,刚记事的时候,有一天爷爷从外面领来个老头。大高个,穿个青色,甩袍大袖的大布衫,留着长胡子,头上还梳个旮瘩揪,上面好像还别个簪子。”

“和爷爷一起进了屋里。我们当时岁数小,也没看见过这样的人啊,都躲到屋里门后头,从门缝里往外看着。”

“等了半天(好长时间),也没见那老头出来,就都进屋玩去了。”

“吃下晚饭的时候,奶奶过来了,把我和大哥叫到跟前(前面),说爷爷让我俩去他那屋。”

“奶奶告诉我和大哥,到屋里别害怕,问你啥就说啥,闯愣地(大大方方)。说完,就把我和大哥拉进了爷爷的屋里。”

“进屋看到爷爷和那老头,正面对面地盘腿坐在炕桌前喝酒。”

“奶奶把我俩拉到了炕沿边前,让站在那别动,就出去了。”

“爷爷放下酒盅,用手指着我大哥,说这是他大孙子,让老头给看看。”

“老头让大哥抬起脑袋,看了看脸,又让大哥往前去,拿起大哥的手又看了看,然后对爷爷哩了哇啦的说着。”

“老头说话侉(不是东北口音)了吧唧的,有的话,我也听不明白。”

“爷爷在那听着,不住地点着头,后来给我也看了,咋说的就不知道了。”

“一个是,老头说话太侉,有的话,听不明白,再一个是,当时岁数也小,也记不住。”

“后来听奶奶说,那个老头是关里(山海关以南)的,是爷爷请来看坟地的,还会相面,算命。”

“咱家老爷子在的时候,说这老头看的挺准,坟地占的也不错。”

“也不知道,老爷子是从哪看出来的,拥呼(因为)啥这么说,反正我是不太信。”

“今个儿,老哥和那老头一样,也是看的我手相,面相,把咱家的事说的一点不差,这回我是彻底相信了。”

“老乞丐听完太爷的话,把烟袋锅子往茶桌腿上敲了敲,又装了一袋,点着,这才瞅着太爷说:你说的那个老头,是关里的一个道家。”

“道家?什么是道家啊?”太爷问道。”

“道家,就是修道的,有个教门,叫道教。这个教门里的人,叫道士。他们主要以修炼心性为主,连带着一起修炼道术。”

“道术里面法门很多,有医术,相术,幻术,驱鬼术,占卜术,堪舆术……,很多种。你说的那位道士,修炼的应该是相术和堪舆术。”

“道士修炼,是为了自己今世能修成神仙,也就是所说的成仙得道。修炼道术,是为了更便于自己修炼。”

“我说的这些,你能听懂吗?”老乞丐问太爷。

太爷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老乞丐接着对太爷说:“大兄弟,有些东西,你是没看着,不是说你没看着的东西,他就没有。”

“比方说,咱天天都出气儿,进气儿,谁看着“气儿”了,在哪呢,拿出来我看看,那你能说没有“气儿”吗?”

“气儿”一进一出,靠的是感脚(感觉),神,鬼,也和这差不多。”

“仙,和这就不是一回事了,除了感脚(感觉),还能让你看到他。你奶奶给你讲古的时候,也讲过狐仙,黄仙啥的事吧。”

“这些仙,都是能看到的,只是平时他们不想让人看。”

“一个是怕吓到人,在一个就是怕有的人,心眼儿坏,趁着仙家不注意,在那现原形的时候,偷蔫(悄悄的)上跟前(旁边),一棒子给打死,那这几百年,几千年的道行,不就白修了吗。”

“这回你知道仙家拥呼(因为)啥不让你看见了吧。”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这我上哪知道去,以前从没听说过。”太爷答到,

“你听说过东北跳神吗?”老乞丐问太爷。

“没听说过”。太爷如实的答到。

“嗯,那我就给你简单说说,你也不是此门中人,听个大荒(大概),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

“跳神,其实跳的不是神,是仙,就是我和你说的,狐仙,黄仙。”

“这些仙家,要借人的身体才能跳,借谁呢,他们要找一个这样的人,也就是跳神的常说的抓地马,香童。”

“找到这样的人以后,这个人就成了仙家的弟马香童了。成了香童后,仙家开始给这个人串窍,窍串开了,串好了,仙家也就可以上这个人的身了,也就是常说的附体。”

“那怎么上身,附体呢,这就需要找一个二神,来接仙家。什么是二神呢?就是拿个鼓,唱着请仙词,把仙家接到香童身上的那个人。”

“为啥管这个人叫二神呢?大伙管附在弟马香童身上,蹦蹦跳跳的仙家叫大神,也就管接仙家的叫二神了。”

“这里边还有很多讲究,怎么看病啊,大神落马了怎么侍候啊,怎么抓弟马,磨香童啊,太多了,我就不说了,和你说了也没啥用。”

老乞丐说完,喝了口茶水,又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

太爷在那都听入迷了。

“老哥,你咋知道这么多新鲜事呢,真挺有意思的。你见过仙长啥样没。”太爷好奇地问道。

“走南闯北年头多了,听到的,见到的也就多了,这不足为奇。”

“怎么,你想知道仙家长啥样吗?”老乞丐看着太爷,笑眯眯地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