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罪在当代,功在千秋!(1 / 1)

加入书签

北疆的防御体系大致是‘边关有墙、墙又有关口、关口内还有要塞、要塞内又有兵’。

除了要塞外,各城池也有一些守军。

而长城也并非处处都有士卒看守。

一般只有在垛口和烽火台上,才会驻守有将士,通过点燃烽烟,来传递敌情。

以往,在没有这堵墙之前,匈奴仅凭十来个人,就敢骑马南下,想抢哪里便抢哪里,肆意纵横。

毕竟中原缺少骑兵,也没有太多好马,连追都追不上,又如何能逮的住?

而自从建了长城之后,又有‘夜不收’在四处巡视...

他们一旦发现有匈奴人入侵,便会往关内报信!

北疆的守将,一旦接到‘夜不收’的示警,便会迅速集结军队,前往驱赶、拦截闯进来的敌人。

首先!

第一时间,就会将缺口给堵上,安排好人马驻防。

再派一路精骑前往拦截,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遇的上。

倘若没有遇上....

等匈奴人烧杀抢掠完了某个村落,回到入口处时,还没靠近,就会发现:那里已经被堵得死死的。

还有一支大秦的精兵,在那等候多时!

如果这时候匈奴人想要发起冲阵,打算依靠骑兵的机动性,强制冲过那缺口,无疑是痴人说梦。

在那前方,不止有拒马、壕沟,还有以逸待劳的弓弩兵,敢冲过去,就只有死路一条!

没有办法!

这帮匈奴人就只能撤离,沿着长城线行进,看看能不能碰到新的缺口。

然而!

这时候,这些畜生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

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大秦的将士并不急着前去歼灭,压根就不用正面猛冲,而是不断掠袭而过,放几个冷箭就走,绝不停留。

匈奴人尽管叫苦不迭,却也不敢去追,毕竟这里是别人的地界。

一个个都只想尽快逃离!

就这样钝刀子割肉、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的折磨,等到最后这些家伙撑不住、四散而逃时...

大秦的将士才会进场,大开杀戒。

........

以往蒙恬还是郡守的时候,便是采用这般战术,每每都能无往而不利,一度将草原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也会时常感慨:“修筑长城,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而这一次,也是匈奴被逼急了,趁着大秦势微,宿敌蒙恬又被朝廷追杀之际,兴兵南下。

长城,只能挡得住小规模的敌人,却是挡不住匈奴大军!

而王离紧锣密鼓、调兵遣将,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便是:

趁着这一次的机会,来一个大迂回包围,依仗长城做防线,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完成这一战略意图,再一举将冒顿可汗给击溃!

可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样做,的确有一定的可行性,甚至从战略上来说,纵深穿插、来个大迂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关键是!

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

这样做的前提是:部队转移时,要足够隐蔽,并且机动灵活,能够及时到达指定的位置。

但!

匈奴人的骑兵,论及机动性,就算在万朝,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况且,冒顿可汗也不是平庸之辈,他信奉着长生天,豢养了不少草原上的雄鹰。

而它们在空中俯瞰着一切,地面上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那双锐利的眼睛。

兴许,王离差遣的人马,还没有完成合围,就已经暴露了,而那战略意图,又如何能不被冒顿可汗轻易看穿?

.........

这段日子!

军中接二连三的大动作,也让众将士颇有微词,尤其是对于王离这一年轻人,接管蒙将军的防务,是很不满意的。

即便他是王家的人!

而今,又还搞起了‘纸上谈兵’那一套,非但不听众多将官们的劝谏,还一意孤行...

这是准备葬送大伙儿。

三十余万大军,都怨声载道,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秦法严酷,将令又岂敢不从?

夜渐深。

武山军营,帅帐内,灯火通明。

王离仍旧伏在案桌上,处理军务。

一行人却鱼贯而入。

“王将军!”

为首之人,乃庞副将。

他曾经是蒙恬的左膀右臂、得力干将。

在这边陲,立下过赫赫战功。

“何事?”

王离拧了拧眉,神情不悦。

这群丘八,好生无礼。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庞副将心急如焚。

好几个县的兵马,已经被调动,粗略一算,也有五万大军。

倘若匈奴人趁虚而入,那么,这几个县顷刻间,将会生灵涂炭。并且,那些被调出城的弟兄...

还会迎来灭顶之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