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再度上演孤军深入的一幕(1 / 1)
朱元璋带领大军兵临集庆城下。
说是兵临城下,其实还有好几里的路途。
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可以打到集庆城楼底下。
破城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正在行军的朱元璋得到了俩个情报。
这俩个情报,包括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郭天叙和张天佑都战死了。
而且,他们的军队也消耗了元军不少兵力。
名义上,他是这一片义军唯一的一个元帅。
即便他不去滁州城,滁州也会拱手送到他的手上面来。
一下子,算了少了俩个有力的敌人。
郭天叙张天佑死了也好,省得以后纠缠不休!
他们那种不堪货色,哪里能跟自己相提并论呢?
坏消息,则是大批元军正在往集庆城方向干,至少有好几万人。
集庆城里面,原来元军元帅福寿并没有在黑石矶,而是在城里面遥控整个局势。
所以,集庆城里面现在并不乱,而且井然有序。
据说里面元军们严阵以待,等待朱元璋大军进攻集庆城高池深的城池。
原本,朱元璋想坐收渔翁之利,轻而易举拿下来集庆城的计划就是落空了。
一边儿,集庆城里面严阵以待,等着他进攻。
虽然人马不多,有元军主帅坐镇,必定死战不降!
另外一边儿。
黑石矶的好几万大军正在回援,驰援集庆!
这下子,就弄得非常的尴尬!
朱元璋居然犯了跟郭天叙一样的错误,就是孤军深入!
郭天叙轻信陈野先的诈降计,一路孤军深入到黑石矶,中了元军的埋伏,全部阵亡!
而他朱元璋凭借着过人的智谋和情报,已然来到了集庆城池下面。
看似胜券在握,实际上也是孤军深入,凶险异常!
如今的情况,直接进攻集庆城高池深的城楼,显然是行不通了。
短时间里面,很快攻下来严阵以待的集庆城。
况且,身后的大批元军很快就会赶过来。
一旦被二者包围,就是歼灭战,损失惨重!
所以,朱元璋当即脑回路,决定改变之前直接进攻集庆城的计划。
而是立马寻找了俩处易守难攻的要塞,俩者互为掎角之势,抵御元军的进攻。
这种紧急的情况,后路很容易就被元军切断!
所以,绝对不可以后撤,一撤就全部完了。
元军后路掩杀,前路直接正面进攻,必然溃不成军!
所以,朱元璋既然不进攻,也不主动后退,而是选择了打围城战。
他们为这一次进攻集庆路,足足准备了好几个月时间,绝对不能退。
一退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将数万大军分别驻扎在俩处要塞,互为掎角之势,互相战斗和支援。
这一次,不光要打数倍的元军,还要进攻集庆城,凭硬实力拿下来。
汤和徐达众将领们也是团结一致,绝不后撤。
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打败元军,拿下来集庆城。
以前,面对数倍的元军,他们又不是没有打赢过。
所以,这一次也一定可以成功打败他们。
……
元军元帅福寿都有些忌惮朱元璋,觉得此人一定不简单。
面对数倍的大军,他既不进攻集庆城,,又不往后方撤退。
居然迅速修建防御阵地,要打持久战!
实在是一位卓越的统帅。
可惜,遇到的是他集庆元军统帅福寿。
福寿当即下达军令,命城外的民兵全部在城外要塞驻扎,阻挡朱元璋的军队前进,不准他们前进一步。
至于元军们,全部撤回到城里面来。
他要用民兵跟朱元璋死战,消耗他的兵力粮草。
手底下的元军们则用来守城,绝不让朱元璋的士兵攻入城里面。
违者格杀勿论!
军队自然按照统帅福寿的军令行军。
城外的民兵全部驻扎在城外的大营,不准进入城里面。
元军则是源源不断的进入到集庆城里面。
这下子,集庆城里面又兵多将广。
城外,民兵们架起来一座座大营,抵御朱元璋大军的进攻。
……
元帅大帐里面。
朱元璋听到元军统帅福寿安排妥当,元军撤回城里面,民兵则是城外驻扎大营。
一时间,也是有些慌了。
原本,他认为元军统帅大多没有帅才,只知道打硬仗,一定会全力进攻他的大军。
所有,提前占据了俩处高地要塞,居高临下,又互为犄角之势!
一旦元军大举进攻,便可以居高临下重创他们!
然后,伺机歼灭元军主力……
一旦元军主力尽失,就可以直接进攻集庆。
到时候,拿下来集庆也不是难事儿!
但是,这位元军统帅不但不主动进攻他,反而将元军全部撤回城里面防守。
把数万民兵放到城外抵御他们。
明显是把民兵们当炮灰!
实际上,元军将领经常这么干!
朱元璋即便歼灭了城外的几万民兵,损兵折将,也无法真正撼动集庆这座高城。
于是,就和一众将领们商量,决定想方设法劝降城外的几万民兵。
说到底,他们都是汉人,而元军大多都是胡虏,本质上很不同,待遇也差很多!
而且,元军统帅一次次把他们当炮灰,放在最前面抵御义军进攻。
最后,战功又被他们独吞,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净他们干了。
民兵们其实心里面很不甘心,根本不是真心替元军效力,只是迫于生计原因。
他们一个个怨声不断,可是又没有好的办法。
如此一来,招降他们很容易成功!
而且,集庆城外的民兵战力都不错,一个个身材魁梧,比其它地方寻常的民兵厉害得多。
劝降了他们,后面绝对可以排的上大用场。
后面,朱元璋果然真的这么干了。
他秘密派人联络了城外的民兵头目们,打算招降他们。
城外的民兵有数万人,也不都是一股绳子上面的。
其中,有几个重要的民兵头领,比如民兵元帅陈野先,金坛县民兵首领胡大彪,还有溧水县首领赵虎。
他们三人是其中主要的几个民兵首领,麾下最少都有好几千民兵。
民兵元帅陈野先是元军的狗,不仅一次出卖义军了,来来回回了好几次。
郭天叙就是被他出卖的,黑石矶一战全军覆没!
但是,这一次他说什么也不愿意投降义军。
他看不上朱元璋,不过几万人,自己手底下人马都快赶上他了。
与其投降他,还不如自己单干呢?
放着元军这么大的靠山,何必又要单干呢?
所以,还是继续老老实实当元军统帅的狗,拿手底下士兵的命给自己换荣华富贵。
金坛县民兵首领胡大彪则不同意。
他表面上附和元军,实际上非常痛恨他们。
如今,朱元璋都打到集庆城下面,还差一步就可以打进城里面。
所以,他很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既然陈野先死活不愿意投降,又要拿弟兄的命当炮灰。
那么,第一个宰的便是他。
金坛县民兵首领胡大彪趁着众首领开会时候,带的人都不多。
于是,他瞅准时机,直接一刀抹了老狗陈野先的脖子,当时鲜血四溅,宰杀了他。
妥妥的走狗陈野先终于被杀掉了。
然后,金坛县民兵首领胡大彪用陈野先的首级威胁众民兵首领,让他们纷纷归降朱元璋,不然就是同样的下场。
众首领看着血淋淋的陈野先人头,赶忙一个个答应下来,不敢不从。
说到底,他们也看不惯陈野先巴结元军统帅的所作所为。
他老是拿兄弟们的命当炮灰,替他争取赏赐。
所以,杀了他再好不过!
但是,投降实力一般的朱元璋,却是他们迫于金坛县民兵首领胡大彪的淫贼,不得不降的。
营帐里面,除了死去的陈野先外,到场的民兵首领们都愿意归降朱元璋。
一同夹击城高池深的集庆城!
不过,他们还没有高兴多久!
陈野先义子陈兆先就带着本部兵马杀了过来。
他们居然杀死了义父陈野先,而且还要投降,视作叛军。
营帐里面。
金坛县民兵首领胡大彪和其他首领自然不会束手就擒。
于是,纷纷召集了本部兵马跟陈兆先的人马打在了一起。
一时间,城外的民兵大营全乱了。
朱元璋还没有打他们,他们一个个互相打了起来。
最后,陈兆先部寡不敌众,没有收回来其他首领手里面的民兵。
于是,便是带着本部的几万人马撤了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