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2章 港口建设(1 / 1)

加入书签

塔纳尔海港经过狮子国多年的经营,规模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同时停靠几百艘商船是毫无问题的,不过,考虑到日后商业贸易的更加繁荣,这点容纳量还是显得有些少了,至少应该增加十倍,达到能够同时停靠几千艘商船的规模。

扩建工作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若是顺利的话,三五年就可以了,而一旦得不到大型疏浚船的支援,则拖延二十余年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只要能挣到钱,扩建工作是一定会加速的。

此时的塔纳尔海港有两个彼此互不干扰的港池,就像两个露小豁口的方形大池子,一个是民用的,另外一个较小一些的是军用港池,军用港池的设施与民用港池的设施完全不同。

军用港池靠近岸边的浅水之中,设置了三个高大的箭塔,这三个箭塔的最高处距离水面最少有三四丈高,分为上下三层,每层都足以驻守十几名弓箭手,另外还有固定式的大威力巨弩,最顶层的平台上,还有一台投石机,防守的武力也算得上是比较强大了,只是面对一般的攻击还行,抵挡大唐是完全没有丝毫作用的。

三个大型箭塔的守卫兵力,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二百人,这些设施并没有被拆除,被很好的保存了下来,而且,还要进行修缮和加强,因为对于一般的防卫来说,这三个箭塔确实非常的实用,值得保留。

水中的三个箭塔是前哨守卫,在后面几百步外的港口陆地上,遍布着大小不同的七个箭塔,有三个大型的箭塔比水中的还要大许多,另外几个稍微小一些。

整个港口的箭塔总数加起来有十个之多,这还不算只能容纳两三个人的瞭望塔,这些瞭望塔也是可以作为箭塔使用的,只是面积太小了,只有一层,攻击的威力很小罢了。

十个箭塔最多可以容纳六百人,形成港口的高空打击力量,确保港口的安全,而在港口的一处位置还建设了几排的营房,有的是一层的房子,也有的是两层的楼房,这些房子都是供防守十倍居住的,这样的一个营地最多可以容纳两三千的兵马,只要十倍全部驻满,防守力量还是很可观的。

营房的一侧是粮库,里面还剩下不少的粮食,这些都是驻守士兵的食物来源,从来就没有空过,只要有粮食,士兵的士气就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训练的场所在营房的外面,有射箭场,训练场,还有一个小型跑马场,算得上是应有尽有了。

这个小型的军港内还有一个不太大的修船场,可以对受损的舰只进行一定程度的修缮,让战舰能够重新投入战斗。

军港的吃水仅有四五米的样子,算不上深水港,后世的很多大船都是难以入港的,不过,此时的船只普遍较小,就连大唐的蒸汽炮船的吃水都没有这么大,所以,都是可以在里面停靠的。

对于这样一个非常不错的军港,李安觉得必须要保留,而且,还要持续投入资金进行修缮和建设,将整个军港打造成大唐在次大陆一带的模范军港,从而震慑周边,保障大唐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较大一些的民用海港,设施比军用港口要多得多,因为是民用海港,所以,防御设施少的可怜,港口的浅水区域,只有两个瞭望塔,具有灯塔的作用,上面有一个遮雨的小棚子,下面的单层平台只有长款各三步,中间可以放一个悬挂的火盆,这样,夜间进入海港的船只就不会走错路了,另外,平台上还可以站立三两个弓箭手,负责监视海港内部的船只,一旦发现危险,会立即给后面的上级发信号,必要的时候,可以请求对面军港的帮助。

岸边的防御设施也是很少的,只有几座与水中差不多的瞭望塔,可以提供最低级别的防卫需求,用来防备小偷和盗贼,倒也完全够用了,其最主要的作用是监视,监视海港的一举一动。

由于民用海港的面积比较大,所以,在一侧的浅水区域聚集了很多渔船,这些渔船并排的靠在一起,显得非常的拥挤。

为了方便渔船的进出,在浅水区还搭建了可供人行走的悬空木架小路,这样,渔民朋友们就可以方便的进出自己的渔船了。

在靠近渔船的岸边,建设了不少渔人小屋,这些小屋都是单层的,里面放的都是渔民需要使用的渔网等物品,也包括一些晾晒的鱼干。

一般情况下,男人负责出海打渔,打回来渔获之后,由女人负责清洗和晾晒,这样分工合作,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

长期在海上漂泊,让这些渔民的肤色都非常的黝黑,当然,也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肤色。

南天竺兵马的到来,给这些渔民和他们的家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不过,李安很严厉的处置了南天竺的部分作恶士兵,让这些渔民的生活,很快的进入了正轨,生活变得安定起来。

由于渔民的捕鱼量比较大,晾晒的时候就散发出了很大的味道,一阵风吹过,可以将鱼的腥味传到很远的地方。

新鲜的海鱼能卖到一个很好的价钱,当然,品种也要非常好才行,若是品种不好,那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港口等待,等待渔民捕鱼归来,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海鱼买下,然后加价卖出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