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八章(1 / 1)

加入书签

夫夫俩知道对方今生的名字叫冠英了吗?他们不知道。

因为他们俩之间太有默契了, 接通电话那一瞬间说的“我是”两个字就已经足够,沈怡知道那是边静玉,边静玉也知道那是沈怡,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就忽略了“大声说出我前世今生的名字”这一程序。

而且,沈怡先在报纸上看到了边静玉的文章, 边静玉把前世的真名用作今生的笔名, 沈怡给边静玉写第二封信时也直接写“边静玉”收, 于是沈怡理所当然地以为边静玉今生就叫了这个名字。而边静玉呢?他在电话里问清楚了沈怡今生的地址,说:“所以我给你寄信时就写京城某某区某某路某某园某号,沈怡收。这样就行了?”得到沈怡的确切回答后,边静玉同样理所当然地以为沈怡就叫了这名字。

大人们也不在意。在他们看来, 既然自家孩子都交笔友了,那么起个笔名也不稀奇了。

沈怡在家中面前提起边静玉时,总是说“我媳妇如何如何”, 连带着他家里人在说起边静玉时也渐渐习惯用“宝宝那小媳妇”来指代了。边静玉却没有沈怡那样的厚脸皮,他在家中提到沈怡时本来想像上辈子那样用“怡弟”来指代,但思量了一会儿又觉得不符合时代特色,于是就改称了“小怡”。至于“怡娘”这个小名,今生肯定不会有人这样叫沈怡了,倒是日后边静玉在床上和沈怡闹着玩时可以叫一叫。

贺桂花在私底下对边爱国开玩笑说:“小怡, 小姨, 这孩子的爹妈真会取名字, 硬是把孩子辈分抬高了一位, 谁都得冲着他们家孩子喊小姨。等孩子长大了, 那就是大姨。等孩子老了,就成老姨了。”

边爱国很给自己媳妇面子,被这个宛若冷笑话一样的调侃逗笑了。

沈家想请边家帮忙收购猪腿这事,贺桂花不敢自己做主,因着边爱国不在家,她就把边爱党叫过来商量了。边爱党问清楚了细节后,同样是站在边静玉这边的,劝着贺桂花说:“嫂子,你单想着不能让大宝占了他朋友家的便宜,但你真知道他朋友家是怎么想的吗?如果咱们收了辛苦费,这就像是做生意,银货两讫后就再不相欠。咱们要是不收辛苦费,那这件事的性质就是咱们帮了他们家的忙,这就让他们欠咱们人情了。你觉得他们真乐意欠咱们人情?嫂子,我虽然不知道小怡是谁家的孩子,但从他给大宝寄的东西来看,我知道那一定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他们有钱人吧,真的不差这几个钱。”

贺桂花恍然大悟。因为她忙于生意走不开,只好拜托边爱党领着边静玉往治寿村走一趟。

边爱党还挺乐意做这件事的,反正学校里已经放寒假了,他闲着也是闲着。他领着边静玉回到家中,毛春妹见他们叔侄俩回来了,可是乐坏了!自从边静玉住到镇上去,毛春妹就无时不刻不在想孙子,但她又不敢耽误孙子的前程,因此也不好说让边静玉别去图书馆里看书了赶紧回家待着吧的话。

毛春妹立马系上围裙,计划着去厨房里做一顿丰盛的晚饭给宝贝孙子吃。边静玉连忙阻止了她,叫她在堂屋里坐了,又把边老闷和三叔边爱军叫来,大家好商量事情。几个凤放了寒假也在家里,不过有些去外头找同龄人玩了,有些在小溪里洗东西,听说边静玉回来了,她们一个个也赶紧回了家。

三凤偷偷对着边静玉挤了挤眼睛,边静玉回了一个真诚的微笑。

这家拿主意的人自然是毛春妹。

毛春妹听完了边静玉的话,一拍大腿说:“这事包在我身上,一定给你办妥了,绝不让你在朋友面前丢人!”她之所以应得这么快,一个是因为这里头确实有钱赚,有钱不赚是傻子。一个是因为她觉得能把猪腿卖给京城里的“贵人”是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她要是能做成这笔生意,新一年的谈资就有了,村里人肯定羡慕她能和京城里的人打上交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自己说的,不想让边静玉丢面子。

“我相信奶。”边静玉笑眯眯地往毛春妹头上戴着高帽子,“对了,咱们给人家寄去的东西,质量一定要好。那种做得不好的熏猪腿可不能要。要是他们吃着满意,说不定以后还会再找我们帮忙,家里也就能多个进项了。对了,奶上次做的干菜和辣萝卜真是好呢,他们还说这次要花钱向奶奶买一点。”

毛春妹听着有些激动,没想到自己的手艺竟然能叫大城市里的人如此看重。他们这种从来没有去过大城市的乡下人总是把城里想得千好万好,觉得城里人都很有本事,能捧上铁饭碗,吃上公家饭。为什么边爱党在治寿村里颇受人追捧?因为他把农业户口转为了居民户口,大家都把他当城里人了。

毛春妹一边在心里算着这回帮沈家收熏肉能赚多少,一边豪迈地说:“干菜和辣萝卜能值几个钱?他们要是喜欢吃,只管叫我做了给他们寄去,不要他们的钱!”对于乡下人来说,干菜和辣萝卜确实不值钱。他们这儿的干菜是用芥菜做的,有时候自家吃不完,芥菜烂在了菜地里,邻家想要就白拿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