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车合一!学姐的调教!(1 / 1)
赛车就是与时间的竞技。
争分夺秒。
观战的高耀喃语道。
“已经是第三个弯道!”
看到改装积木与AE86近乎复制之前的动态,姿态狂放,冲出了狭窄近道。
第四个近道近乎是这一场景的复刻。
“连续四个近道无失误,这绝不可能是苏麟的水平!”朱子清认真的说道。
“不错。”
高耀点头赞同。
能够做到这一操作的赛车手,已经能够去通过高级驾照的考核。
不久前高耀还与苏麟一同参加过竞技淘汰赛。
很清楚苏麟之前的水准。
“除非……”朱子清声音停顿。
已想到了唯一的可能性。
“你是说心流!”高耀眼前一亮。
确实,唯一的解释就是苏麟进入至心流状态。
所谓的心流状态,是一种心理学的概念。
指忘记杂物,心无旁骛,充满了灵感与天才般想法完成某样事物,自身实力将120%的完全发挥。
放到飞车世界。
这种状态还有另一个名字:人车合一!
心流状态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即便是最顶尖的职业八段冠军车王,也无法保证每一场赛事都可以进至心流的人车合一状态。
根据专家的研究。
进至心流状态必须满足三点。
第一:自身对所做事物无排斥的情绪。
第二:自身有着一定的基础,心流是在基础上的升华。
第三:必须是在做超越自身极限的事情,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将不会进至这一忘我、超常规发挥的状态!
“肯定是心流了。”朱子清羡慕的说道。
他从14岁通过至高规则认证,有资格成为赛车手。
再到15岁通过青大学院的考核,正式成为青大学院的学生。
历经许多场的赛事。
满打满算,进至心流的状态屈指可数。
那种感受回想起来都会令人身心愉悦,热血沸腾。
两人不知道的是……
进至心流状态的并非苏麟一人。
还有刘雯!
“最后一个弯道!”她眼眸盯着十一城的最后弯道。
此时此刻,她浑然无察觉鹅颈的汗珠更多,无察觉那汗珠滴落的瘙痒感。
改装积木在侧滑漂移切入时,同一刻,有两个引擎的轰鸣声在交映响起!
另一个则是AE86,两辆赛车近乎紧贴着平行的漂移。
透过车窗。
刘雯与叶牧两人的目光交汇,互不相让!
改装积木尾翼的扰流板改变形态,气流压低,卷向了后方的AE86。
“给我冲!”苏麟咬牙。
浑然无觉控住方向盘的手臂,手腕处血管膨胀发青。
盯着近在咫尺的终点线。
将最后储备的氮气释放出去!
时速表的数值已经达到极限的260km/h。
所有人的目光锁定终点线。
看到银色与黑白色的两道疾影,相继冲过了终点线。
因速度太快,甚至无法分辨是谁先冲过了终点线。
两人冲过终点线的瞬间。
排名靠后的四名赛车手,赛车的中控屏出现了倒计时。
10!
9!
“淦!要死啊!”排名第三的赛车手怒骂。
竞技淘汰赛又不是国家边境赛,至于这么拼吗?
他玩命的漂移,释放了氮气。
眼睁睁的看着倒计时剩余1秒,终点线近在咫尺。
无力的耷下了手臂。
“失败了。”苦涩一笑。
身为第三名,竟然是未完成。
简直是一种耻辱。
后方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同样的未完成比赛。
“太狠了!”高耀感慨。
还好,自己没有晋级前六强。
不然肯定也是为未完成,当众丢人。
“谁是第一名呢!”朱子清盯着最终的颁奖。
目睹赛场赛道变为蓝色立体框架消失,再次出现颁奖的现场。
三个台面。
最高处的是第一名,次之为第二名,再次之为第三名。
伫在第一名位置的正是改装积木,以及刘雯。
第二名则是AE86与苏麟。
第三名更是没有选手,颁奖台周围的四名选手目光幽怨盯着两人。
不讲武德!
苏麟则看向了眼前的光幕。
上面显示着最终的完成比赛时间。
【赛事排名】
第一名:刘雯(C+级-改装积木)——完成时间:10分17.15秒(个人新纪录!三倍经验!)
第二名:苏麟(C+级-AE86)——完成时间:10分17.23秒(个人新纪录!三倍经验!)
第三名:侯浩(C+级-冰锋)——完成时间:未完成赛事
省略
“可惜,只差了0.08秒。”苏麟感慨。
第一名可是有3000飞币与随机奖励。
第二名的好处就要少许多。
“学弟,表现不错嘛。”刘雯此时洋洋得意,眉宇间洋溢着笑意,很是可爱。
苏麟目光看向她,尤其刚经历完比赛,白皙鹅颈与锁骨处有着晶莹的汗珠,如出水芙蓉。
眼前一亮!刚才比赛时怎没发现呢?
“超常发挥。”
这时。
奖励发放。
苏麟得到2000飞币。
刘雯得到3000飞币+凯雷德-009系列的进气系统。
凯雷德-009的进气系统论级别,与柯尔特-009相等。
苏麟看得都眼馋!
一场大赛结束。
大厅中。
AE86,改装积木,凯旋,蓝豚,四辆车停在一个区域。
“你们还继续吗?”苏麟降下车窗,手搭在车的门框上看向两个同学。
“不好意思,打扰了!”朱子清果断开溜。
“牛逼,惹不起。”
高耀也退出比赛。
剩下苏麟与刘雯两人。
“手好酸啊。”苏麟甩了甩手腕。
“不用勉强,就到这儿吧。”刘雯说罢后又问道:“你快要期末考试了吧,地图是什么?”
“秋名山!”苏麟道。
刘雯嘴角扬起。
“秋名山可不简单,不过…学姐我刚好精通,走吧,退出大厅。
我们单独开个竞技赛场,学姐亲手调,不,是传授于你。”
……
↑返回顶部↑